1. 难度:中等 | |
化学试剂不变质和实验方法科学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或实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保存FeCl2溶液时,通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 B.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铁罐车贮运 C.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D.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可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瓶
|
2. 难度:中等 |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8g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原 B.在1L1mol.L-1的氨水中含有NA个NH3分子 C.标准状况下,11.2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NA D.1mol Fe分别与足量Cl2 、 S反应,Fe失去电子数都为2NA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氨气 B.吸收多余氨气 C.收集NO D.收集NO2
|
4. 难度:中等 | |
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A. FeSO4 B.Fe2(SO4)3 C.HCl D.CuSO4
|
5. 难度:中等 | |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Ca2+
|
6. 难度:中等 | |
为了检验NaH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2CO3,下列实验及判断正确的是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镁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
7. 难度:中等 |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3Fe2++4H++NO3-===3Fe3++2H2O+NO↑ D.将铁屑加入Fe3+溶液中: Fe3++Fe===2Fe2+
|
8. 难度:中等 | |
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有沉淀产生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 B.饱和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硝酸钡溶液
|
9. 难度:中等 | |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粉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保持不变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 C.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5∶1 D
|
10. 难度:中等 | |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1.0mol/L的KNO3溶液:H+、Fe2+、Cl B.强碱性溶液:Na+、HCO3-、NO3-、SO42- 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中:K+、Na+ D.强酸性溶液:Na+、NH4+、SO42-、Cl-
|
11. 难度:中等 | |
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钾、氯化镁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 B.氨水 C.AgNO3溶液 D.KSCN溶液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3. 难度:简单 | |
关于Na2CO3和NaHCO3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和Na2CO3均能和BaCl2反应 B.NaHCO3和Na2CO3都能加热分解,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质量相同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3放出气体多 D.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和
|
14. 难度:中等 | |
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 B.某溶液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C.某溶液 D.某溶液
|
15. 难度:中等 | |
用1L1.0mol.L-1NaOH溶液吸收0.6mol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3 B.1:2 C.
|
16. 难度:中等 | |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 、O2 、SO2 、NO 、NO2、CO2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可能有CO2 B.可能有O2和CO2 C.肯定有SO2 和NO D.肯定没有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合物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Al2S3 ④Fe2S3 ⑤Cu2S ⑥FeCl2⑦H2S ⑧FeCl3 A.②③⑤⑦⑧ B.①④⑥⑦ C.②③⑤⑥⑦ D.④⑥⑦⑧
|
19. 难度:困难 | |
Ⅰ、碳元素是日常生活中接触非常多的一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洞生成的反应原理: 。 (2)可用稀盐酸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现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碳酸钠溶液中,请写出开始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用小苏打来治疗胃酸过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II、氮元素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回答下列与氮及其化合物有关的问题: (1)德国化学家哈伯、波施等科学家成功地开发了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生产工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 写出在氨气的出气口处,检验有氨气生成的操作: (2)将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请用方程式解释原因: 。 Ⅲ、印刷电路板是由塑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溶解铜。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从使用过的腐蚀液中可以回收金属铜,下列试剂能实现的是 (填序号) A.氯气 B.铁 C.硝酸 D.稀硫酸 (3)向使用过的腐蚀液中通入Cl2,可使Fe2+转化为Fe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0. 难度:困难 |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__溶液吸收。
|
21. 难度:简单 | |
将过量的铜置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11.2 L气体(标准状况下),试回答下列问 (1)反应放出的气体中,含有 (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过程中的的化学方程式: ; (3)若有19.2g铜溶解,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 被还原HNO3的质量为
|
22. 难度:中等 | |
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50 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 ① 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__________mL(标准状况); ②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