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b c(填“<”、“=”、“>”)。 (2)20s时,N2O4的的浓度为 mol/L,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保留2位小数)。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 。 A、N2O4的转化率越高 B、NO2的产量越大 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 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
2. 难度:简单 | |
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激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2O ①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氢气是一级能源 ③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④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以改善生存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高压有利于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C.用V2O5催化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 D.Cl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
4. 难度:简单 | |
与我国的“神舟六号”采用液态燃料作推进剂不同,美国的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N2↑+4H2O+Cl2↑+2O2↑ ΔH<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
5. 难度:中等 | |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2=-57.3kJ/mol,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 A.若碳的燃烧热用 B.若碳的燃烧热用 C.浓硫酸与稀 D.稀醋酸与稀
|
6. 难度:中等 | |
某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 A.只有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 B.K+、Na+、Cl-、NO3-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
8. 难度:中等 | |
将下列四组溶液在烧杯中分别同时迅速混合,此时,硫代硫酸钠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则出现浑浊的先后顺序是( ) ① 20℃ 10mL 5.4mol/L的Na2S2O3溶液和20mL 1.5mol/L盐酸 ② 20℃ 10mL 4.0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 2.0mol/L盐酸③ 30℃ 15mL 3.5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 2.5mol/L盐酸 ④ 30℃ 20mL 3.0mol/L的Na2S2O3溶液和10mL 3.0mol/L盐酸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
9. 难度:简单 | |
在稀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体系:NH3·H2O A.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B.增大 C.减小 D.无变化
|
10. 难度:困难 | |
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A. 无法确定 B.a=b C.a﹤b D. a﹥b
|
11. 难度:困难 | |
已知常温下,N2(气)和H2(气)生成2mol NH3(气)放出92.4 kJ热量。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在常温下:①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 molN2和3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kJ。②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0.5 mol N2和1.5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Q1=2Q2=92.4 B.Ql>2Q2 C.Q1<2Q2 D.Q1=2Q2≠92.4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42-)>c(NH4+)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的别为a和a+1,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减小。
|
13. 难度:困难 | |
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t1min时,3V正(B)=2V逆(C) 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
14.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反应中,反应混合物A、B、C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 2B+C B.4 min末A的转化率约为31% C.4~6min时,反应停止了 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D.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
16. 难度:困难 | |
对于可逆反应A(g)+2B(g)
|
17. 难度:中等 |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 难度:简单 | |||||||||||
(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H (填大于或小于)0; (2)对于反应2SO2 + O2
|
19. 难度:简单 | |
某温度时,在1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开始至2min末,A的反应速率为 ; (3)该反应是由 开始进行的。填序号 ①正反应 ②逆反应 ③正逆反应同时
|
20. 难度:中等 | |
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但中和热应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相比较会__________;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相比较会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21. 难度:中等 | |
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1)集气瓶中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分别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条,产生气体有快有慢:_______。 (4)夏天的食品易霉变,而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