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种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混合物 溶液 B.电解质 化合物 C.浊液 胶体 D.单质 化合物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u(OH)2 + HCl;Cu(OH)2 + CH3COOH B.NaHCO3 + H2SO4;Na2CO3 + HCl C.NaHCO3 + NaOH;Ca(HCO3)2 + NaOH D.BaCl2 + H2SO4;Ba(OH)2 + Na2SO4
|
4. 难度:中等 | |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4 g 氮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A B.0.1mol/L BaCl2溶液中Cl-数目是0.2 NA C.标况时,22.4L水所含水分子的数目为1NA D.56g铁与过量硫酸反应,需失去3NA个电子
|
5. 难度:中等 | |
用0.2 mol/L Na2SO3溶液32 mL,还原含2×10-3 mol X2O72-的溶液,过量的Na2SO3用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氧化(其中KMnO4被还原成Mn2+),共消耗KMnO4溶液1.6 mL,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无色溶液中:NH4+、Cu2+、SO42-、CO32- B.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NH4+、Na+、Cl-、NO3- C.在强碱溶液中:Na+、K+、Cl-、HSO3- 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CH3COO-
|
7. 难度:中等 | |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4Fe(OH)2+O2+2H2O===4Fe(OH)3 B.2NaHCO3 C.4NH3+5O2 D.Zn+H2SO4===ZnSO4+H2↑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铝片插入硝酸铜溶液中:Cu2++Al=Al3++Cu B.盐酸与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反应:H++OH-══ H2O C.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H+ ══ Ca2+ + CO2↑+H2O D.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Cu2+ + H2 ↑
|
9. 难度:中等 | |
3Cu+ 8HNO3(稀) =3Cu(NO3)2+2NO↑+ 4H2O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NO3在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出酸性 B.每生成22.4 L NO(标准状况)有3 mol电子转移 C.HNO3作氧化剂,铜作还原剂,3 mol Cu还原8 mol的HNO3 D.HNO3作氧化剂,铜作还原剂,3 mol Cu还原2 mol的HNO3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不一定是两种不同的反应物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生成物不一定是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 C.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不可制得Fe(OH)3胶体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半透膜分离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 D.Fe(OH)3胶体逐渐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溶解
|
12. 难度:中等 | |
A2、B2、C2 3种单质和它们离子间能发生下列反应2A-+C2=2C-+A2、2C-+B2=2B-+C2,若X-能与C2发生反应2X-+C2=2C-+X2,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B2>C2>A2 B.还原性X->C->B- C.X2与B-能发生反应 D.X2与B-不能发生反应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钡溶液,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有SO42— D.某无色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一定有CO32—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2Na2O2+2CO2=2Na2CO3+O2↑②3S+6NaOH=2Na2S+Na2SO3+3H2O③KClO3+6HCl=KCl+3Cl2↑+3H2O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或仪器不正确的是
|
16. 难度:中等 | |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 K+、 H+、 Cl-、 CO32-、OH- 六种离子中的三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u2+、H+、Cl- B.Cl-、CO32-、OH- C.K+、H+、 Cl- D.K+、CO32-、OH-
|
17. 难度:中等 | |
(1)现有下列物质 ①Fe、② HCl气体、③NaOH固体、④NH3气体、⑤ KCl溶液、⑥CH3COOH、⑦SO3、⑧乙醇、⑨BaSO4固体请用以上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电解质: ;非电解质: ;上述状态能导电的是: 。 (2)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①Mg(OH)2和盐酸: (写出离子方程式) ②足量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 (写出离子方程式) ③Fe2(SO4)3: (写出电离方程式) ④H++OH—=H2O: (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CO32—+2H+=CO2↑+H2O: (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难度:中等 | |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 ,沉淀A 。 (2)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 (3)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确认Na2CO3已过量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右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 ml 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进俯视观察凹液面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若容量瓶中洗净后未干燥,残留少量水,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D.定容时,眼睛俯视 E.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③配制过程中,所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 。
|
20. 难度:中等 | |
(1)已知反应MnO2+4HCl (浓) (2)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 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①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写出一个包含上述七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不需配平)_________ ________。 ③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 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KBrO3 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