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蒸馏实验时,在烧瓶内加几粒沸石以防止暴沸 C.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要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上要贴上如图的标志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干冰、 铁、 氯化氢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烧碱、液态氧、碘酒 D.空气、氮气、胆矾
|
3. 难度:中等 | |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 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 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④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500 mL 1 mol·L-1的KNO3溶液 B.500 mL 1 mol·L-1的Ba(N C.1000 mL 0.5 mol·L-1的Mg(NO3)2溶液 D.1000 mL 0.5 mol·L-1的Fe(NO3)3溶液
|
5. 难度:中等 | |
设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Al3+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3NA B.1molCl2含有1 NA个原子 C.58.5g氯化钠固 D.欲配制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 58.5gNaCl溶于 1.00L水中
|
6. 难度:中等 | |
津冀地区遭遇三轮雾霾袭击,非常简洁地描述灰霾天气,就是“细粒子气溶胶粒子在高湿度条件下引发的低能见度事件”。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关于气溶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溶胶的分散剂是气体 B.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将胶体分为9种 C.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 D.胶粒不能透过滤纸
|
7. 难度:中等 | |
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 )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液氯 B.盐酸 C.食盐水 D.氯化钠晶体
|
9. 难度:中等 | |
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 A.Na2S B.S C.SO2 D.H2SO4
|
10. 难度:中等 | |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 离子中的3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Cu2+、H+、Cl- B.CO32-、OH-、Cl- C.K+、H+、Cl- D.K+、OH-、CO32-
|
11. 难度:中等 | |
已知有如下反应:①ClO3-+5Cl- +6H+=3Cl2+3H2O, ②2FeCl3+2KI=2FeCl2+2KCl+I2, ③2FeCl2+Cl2 =2FeCl3, 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Cl2 > ClO3- > Fe3+ > I2 B.Cl2 > ClO3- > I2 > Fe3+ C.ClO3- > Cl2 > Fe3+ > I2 D.ClO3- > Fe3+ > Cl2 > I2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Ba(OH)2 和 盐酸; Ba(OH)2 和 H2SO4 B.Ba C.NaHCO3 和 H2SO4; Ca(HCO3)2 和 HNO3 D.Ba(OH)2 和 HNO3; Cu(OH)2 和 H2SO4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SO42- C.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一定有 NH4+ D.加入Na2C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有Ba2+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首先要查漏 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C.向试管中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紧贴试管内壁 D.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一定要垫石棉网
|
15. 难度:中等 | |
对于反应8NH3+3Cl2===N2+6NH4Cl,下列 A.N2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8:3 B.N2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3 C.NH4Cl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8:3 D.NH4Cl是氧化产物,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2:3
|
16. 难度:中等 |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FeCl3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后生成NA个胶体粒子 B.在MnO2的作用下,1 mol H2O2充分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和4 g He均含有NA个分子 D.46 g NO2与92 g N2O4均含有3NA个原子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H++OH-= H2O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 = CO2↑+H2O C.铁与盐酸反应:2Fe+6H+= 2Fe3++3H2↑ D.CaCO3溶于稀盐酸中:CO32-+2H+= CO2↑+H2O
|
18. 难度:中等 | |
在xR2+ + yH+ +O2 = mR3+ + n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化学计量数m 和R2+、R3+判断正确的是 A.m=y, R3+ 是还原剂 B.m=2y, R2+ 被氧化 C.m=2,
|
19. 难度:中等 | |
在标准状况下,将wg 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
20. 难度:中等 | |
24mL浓度为0.05mol/L 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 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 A、+2 B、+3
|
21. 难度:中等 | |
质量都为4.2 g的A气体和B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分别为3.36 L和2.24 L,则这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 A.1∶1B.1∶3C.3∶2D.2∶3
|
22. 难度:中等 | |
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无颜色
|
23. 难度:中等 | ||||||||||||||||
只给出表中甲和乙对应的量,不能用来求物质的量的是( )
|
24. 难度:中等 | |
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体积比为1:1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25. 难度:中等 | |
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Na+、K+、SO42-、MnO4- B.Na+、NH4+、NO3-、Cl- C.K+、Mg2+、HCO3-、Cl- D.K+、Na+、CO32-、NO3-
|
26.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和Na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 (1)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_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 a.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b.两物质都是有机物 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d.两物质都是氧化物 (3)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相邻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且有离子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洁净的烧杯取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_______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1)人体内的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说明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起的作用________。 (2)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黑
|
28. 难度:中等 | |||||||||||||||
Ⅰ.下列是用98%的浓H2SO4(ρ=1.84 g/cm3)配制500 mL 0.5 mol·L-1的稀硫酸的实验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 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 (2) 如果实验室有10 mL、20 mL、50 mL的量筒,应选________规格的量筒最好,如果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____; (3) 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少量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4) 将冷却至室温的上述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中,并用50 mL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要转入到容量瓶中,并振荡;在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洒在桌子上,则最终所配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5) 加水至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加水至刻度线,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容量瓶刻度线相平,把容量瓶塞好,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II.)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
29. 难度:中等 | |||||||||||||||||||||||
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已知H2SiO3为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固体SiO2和H2O)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写出SiO32-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