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增大压强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D、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弱
|
2. 难度:中等 | ||||||||||||||||
室温下,将0.05 mol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 论正确的是( )
|
3. 难度:中等 | |
已知: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1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 D、3H2(g)+CO2(g)=CH3OH(l)+H2O(l) ΔH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 B、将硫酸铝和氯化铝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后灼烧,得到的固体都是氧化铝 C、中和体积与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消耗NaOH物质的量相同 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NaOH物质的量相同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B、在氢氧化铁胶体中能大量存在:H+、K+、S2-、Br- C、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Na+、[Al(OH)4]-、S2-、CO32-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②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③在H2、I2(g)和HI组成的平衡体系中,加压,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④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⑤高锰酸钾(KMnO4)溶液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 ⑥加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反应 ⑦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⑧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⑨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A、②③⑤⑥ B、③⑤⑥⑨ C、③⑤⑥⑦ D、④⑥⑦⑨
|
7. 难度:中等 | |
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 (NH4+)=c(CH3COO-)
|
8. 难度:困难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均在常温下)( ) ①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醋酸,c(H+) 之比为2∶1。 ③在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存在下列关系c(Na+)+c(H+)=c(OH-)+c(HCO3-)+2c(CO32-) ④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 则三者关系为:Ka·Kh=Kw ⑤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 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
9. 难度:困难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S2O3+2HCl==2NaCl+S↓+SO2↑+H2O在加热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C、在合成氨反应中,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有催化剂时(a)和无催化剂时(b)的速率—时间图像可用图一表示 D、若在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
|
10. 难度:困难 | |
室温下,向含有溶质为0.10mol的下列溶液中通入0.10mol的相应的气体(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向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 B、向Na2SO3溶液通入SO2:c(Na+)= [c(SO32-)+c(HSO3-)+c(H2SO3)] C、向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 D、向NH4Cl溶液中通入NH3:c(NH4+)< c(Cl-)
|
11. 难度:困难 | |||||||||||||||||||||||||||||
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起始温度和起始体积相同):A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v甲=v丙 B、c乙>c甲 C、V甲>V丙 D、K乙<K丙
|
12. 难度:压轴 |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D、F、X、Y 都是铂电极、C、E是铁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源B 极的名称是负极 B、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CuSO4+Fe C、设电解质溶液过量,则同一时内C、D电极上参加反应的单质或生成的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设甲池中溶液的体积在电解前后都是500ml,当乙池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时,甲池中所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
13. 难度:困难 | ||||||||||||||||||||||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5 L的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 (g)+3Y2(g)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容器①中达到平衡时,Y2的转化率为50% B、Q=27.78 kJ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X2 mol 、3.0 mol Y2和2 mol XY3;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K=
|
14. 难度:困难 | |
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 A、Z和W在该条件下均为非气态 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 平均摩尔质量不可能相等 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 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 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15. 难度:困难 | |
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腐蚀过程中,负极是a B、正极反应是 O2 + 4e- +2H2O = 4OH- C、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 D、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
|
16. 难度:困难 | |
一定温度下,将0.1molAgCl固体加入1L 0.1mol·L-1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不考虑液体体积变化),已知:Ksp(AgCl)=2×10-10;Ksp(Ag2CO3)=1×10-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淀转化反应2AgCl(s)+ CO32-(aq) B、约有2×10-5mol AgCl溶解 C、反应后溶液中的:c(Na+)>c (CO32-) >c (Ag+)>c (Cl-) >c (H+) D、反应后溶液中的:c(Na+)+ c (Ag+)+ c (H+)=c (CO32-)+ c (HCO3-)+ c (Cl-) +c (OH-)
|
17. 难度:压轴 | |||||||||||||||
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试回答以下问题: (1)T2℃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____。 (2)25℃时,用0.01mol/LNaOH溶液滴定0.02mol/L 的硫酸,中和后加蒸馏水稀释到5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NaOH溶液②少加1滴NaOH溶液(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溶液中c(OH-)之比是 。 (3)25℃时,0.1mol/L的NaHCO3溶液的pH为8,同浓度的NaAlO2溶液的pH为11。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可能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已知25℃时:
用废电池的锌皮制备ZnSO4·7H2O的过程中,需去除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稀硫酸和H2O2溶解。当加碱调节pH为 时,铁刚好完全沉淀而锌开始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假定Zn2+浓度为0.1mol/L)。若上述过程不加H2O2后果和原因是 。(lg2=0.3 lg3=0.48)
|
18. 难度:压轴 | ||||||||||||||||||||||||||||||||||||||||
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碱中和滴定——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2)氧化还原滴定——取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度为0.1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的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表格中记录了实验数据:
①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 (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滴定现象是 。 ②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3)沉淀滴定――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参考下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填选项字母)。
A.NaCl B.NaBr C.NaCN D.Na2CrO4
|
19. 难度:压轴 | |||||||||||||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1)请写出HNO2的电离方程式 。 (2)上表的5种酸进行比较,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__;HCOO-、S2-、HSO3- 3种离子中,最难结合H+的是 。 (3)在浓度均为0.1mol/L的HCOOH和H2C2O4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入0.1mol/L的NaOH溶液,被OH—先后消耗的酸及酸式酸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HNO2具有强氧化性,弱还原性。将HNO2溶液滴加到H2S溶液中,同时有沉淀和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试写出两酸之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NO2 + HS— == NO2—+ H2S↑ B.2HCOOH+SO32— == 2HCOO—+H2O+SO2↑ C.H2SO3+2HCOO— == 2HCOOH+SO32— D.H2SO3+ SO3 2— == 2HSO3— E.H2C2O4+ NO2—== HC2O4—+ HNO2 (6)已知HX为一元弱酸。某混合溶液中含有4mol NaX、2mol Na2CO3和1mol NaHCO3。往溶液中通入3mol CO2气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全部被吸收,计算某些物质的量: Na2CO3 _。NaHCO3 。
|
20. 难度:压轴 | |
CO是现代化工生产的基础原料,下列有关问题都和CO的使用有关。 (1) 工业上可利用CO生产乙醇: 2CO(g)+4H2(g) 又已知:H2O(l)=== H2O(g) ΔH2 CO(g)+H2O(g) 工业上也可利用CO2(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 2CO2(g)+6H2(g) 则:ΔH与ΔH1、ΔH2、ΔH3之间的关系是: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H2、CO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4H2(g)+2CO(g) 下列选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有 。 A.2v(H2)= v(CO) B.CO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CH3的生成速率 C.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3)工业可采用CO与H2反应合成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 CO(g)+ 2H2(g)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CO和20mol H2,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合成甲醇的反应为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 。 ③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为 L。 ④(图2)中虚线为该反应在使用催化剂条件下关于起始氢气与CO投料比和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图。当其条件完全相同时,用实线画出不使用催化剂情况下CO平衡转化率的示意图. ⑤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3)所示,实际生产时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
|
21. 难度:压轴 | |
以黄铜矿精矿为原料,制取硫酸铜及金属铜的工艺如下所示: Ⅰ. 将黄铜矿精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有少量CaO、MgO、Al2O3)粉碎 Ⅱ. 采用如下装置进行电化学浸出实验
将精选黄铜矿粉加入电解槽阳极区,恒速搅拌,使矿粉溶解。在阴极区通入氧气,并 加入少量催化剂。 Ⅲ. 一段时间后,抽取阴极区溶液,向其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发生反应: 2RH(有机相)+ Cu2+(水相) 分离出有机相,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使Cu2+得以再生。 Ⅳ. 电解硫酸铜溶液制得金属铜。 (1)黄铜矿粉加入阳极区与硫酸及硫酸铁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CuFeS2 + 4H+ = Cu2+ + Fe2+ + 2H2S 2Fe3+ + H2S = 2Fe2+ + S↓+ 2H+ ① 阳极区硫酸铁的主要作用是 。 ② 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3+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 。 (2)阴极区,电极上开始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后有固体析出,一段时间后固体溶解。 写出上述现象对应的反应式 。 (3)若在实验室进行步骤Ⅲ,分离有机相和水相的主要实验仪器是 ;加入有机萃取剂的目的是 。 (4)步骤Ⅲ,向有机相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硫酸,Cu2+得以再生的原理是 。 (5)步骤Ⅳ,若电解200mL0.5 mol/L的CuSO4溶液,生成铜3.2 g,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
22. 难度:压轴 | |
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pH相同的NH4Al(SO4)2中c(NH4+) (填“=”、“>” “<”)NH4HSO4中c(NH4+)。 (2)如图1是0.1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①其中符合0.1mol•L﹣1 NH4Al( ②室温时,0.1mol•L﹣1 NH4Al(SO4)2中2c(SO42﹣)﹣c(NH4+)﹣3c(Al3+)= mol•L﹣1(填数值) (3)室温时,向100mL 0.1mol•L﹣ 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在c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