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A、碳和二氧化碳 B、1mol碳和3mol碳 C、3mol乙炔(C2H2)和1mol苯 D、淀粉和纤维素
|
2. 难度:中等 | |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时放出445KJ热量.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KJ/mol B.CH4(g)+ 2O2(g)= CO2(g)+2H2O(l);ΔH=+890KJ/mol C.CH4(g)+ 2O2(g)= CO2(g)+2H2O(l);ΔH=-890KJ/mol D.1/2 CH4(g)+O2(g)=1/2 CO2(g)+H2O(l);ΔH=-890KJ/mol
|
3. 难度:中等 | |
已知有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1/2O2(g)== ZnO(s); △H= -351.1KJ/mol , Hg(l)+ 1/2O2(g)== HgO(s) ; △H= -90.7KJ/mol,由此可知: Zn(s)+ HgO(s)== ZnO(s)+ Hg(l),在相同条件下的△H为 A.-441.8KJ/mol B.+260.4KJ/mol C.+441.8KJ/mol D.-260.4KJ/mol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反应在常温下均为非自发反应,则在高温下仍为非自发的是 A.2CO(g)=2 C(s)+ O2(g) B.2CuO(s)=Cu2O(s)+1/2O2(g) C.MgCO3(s)=MgO(s)+CO2 (g) D.SnO2(s)+C(s)=Sn(s)+ CO2 (g)
|
5. 难度:简单 | |
已知反应:3A + 4B A.V(A)=1/3V(C) B.V(B)=4/3V(A) C.V(C)=4V(B) D.V(D)=1/2V(C)
|
6. 难度:中等 | |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A.加(正)催化剂 B.增大压强(体积减小) C.给体系加热 D.从体系中不断移去部分CO2
|
7. 难度:压轴 |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C.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ΔH<0
|
8. 难度:中等 |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 A(g)+n B(g) A.A的质量分数增加 B.平衡不移动 C.化学计量数:m+n=3 D.物质C的体积分数增加
|
9. 难度:简单 | |
纯水在25℃和80℃时氢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 B.相等 C.前者小 D.不能确定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因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是 A.CuCl2 B.NaHSO4 C.NaHCO3 D.SO2
|
11. 难度:中等 | |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12. 难度:困难 | |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 p% D.无法判断
|
13. 难度:中等 | |
某次酸雨的分析数据如下:c(NH4+)=2.0×10-5 mol·L-1,c(Cl-)=6.0×10-5 mol·L-1,c(Na+)=1.9×10-5 mol·L-1,c(NO3—)=2.3×10-5 mol·L-1,c(SO42—)=2.8×10-5 mol·L-1,则此次酸雨的pH大约为 A.3 B.4 C.5 D.6
|
14. 难度:简单 | |
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 A.加NaOH B.加盐酸 C.加NH4Cl D.加同浓度氨水
|
15. 难度:困难 | |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C.若从A点到C点,可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的方法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l2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纸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B.若用0.010mo1·L—1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偏小 C.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标准液润洗,再加进标准液 D.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左手震荡锥形瓶,右手转动活塞控制液滴流速,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的变化
|
17. 难度:中等 | |
在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 和一定量的O2 ,发生反应2SO2+O2 A.1.6mol B.1.2mol C.大于1.6mol D.小于1.2mol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溶质的溶液中C(H+)相同,则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HCl B.CH3COOH C.HClO4 D.H2SO4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平衡常数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平衡常数一定变大。 B.温度升高,平衡常数一定不变。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后,平衡常数一定变大。 D.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一定不变。
|
21. 难度:困难 | |||||||||||||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 = 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c(CO2)·c(H2)= c(CO)﹒ 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
22. 难度:压轴 |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s)+CO2(g) 反应②2CO(g)+O2(g) 反应③2Fe(s)+O2(g) (1) △H3=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500℃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0,在此温度下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和CO2的起始量均为2.0 mol,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CO的平衡浓度为 。 (3)将上述平衡体系升温至700℃,再次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O的浓度是CO2浓度的两倍,则a 0(填“>”、“<”或“=”)。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使体系中CO的物质的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缩小容器的体积 B.再通入CO2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 (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
|
23. 难度:困难 | ||||||||||||||||||||||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准确称取烧碱样2.50g,将样品配成250mL的待测液。 (2)滴定管使用前除洗涤外,还应 。 (3)取10.00mL待测液,用 量取注入锥形瓶中。(填仪器) (4)用0.2000mol/L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 直到滴定终点。 (5)根据下列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 。
(6)根据上述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 。
|
24. 难度:中等 | |
(1)对于可逆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 热反应方向移动。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 (增大或小) 的方向移动。 (3)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4)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千焦,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5)甲溶液的pH是4,乙溶液的p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