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谱和核磁共振不仅可用于有机小分子结构的分析,还可用于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B.储氢金属吸氢形成金属氢化物,改变条件释放吸收的氢气,是氢气贮存的重要途径 C.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源的阳极保护法和改变金属组成或结构的方法都是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D.乙醇与水互溶,这与乙醇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先打开旋塞,待下层液体完全分出后,关闭旋塞,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B.准确量取25.00 mL的液体可选用移液管、量筒或滴定管等量具 C.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盐酸和NaOH溶液的总质量m g,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反应液的比热容为c J·g-1·℃-1,则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kJ D.在抽滤装置中洗涤晶体时,为减少晶体溶解损失,应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滤纸
|
3.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为短周期元素,其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Y氢化物的沸点高 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一定比W的强 C.XZ2、XW4与Na2O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存在T3Y4 、TZ2和TW4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3CH2CH(CH3)CH2CH(CH3)2的系统命名为3,5-二甲基己烷 B.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乙醇在铜催化下加热可脱氢生成乙醛,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得到葡萄糖
|
5. 难度:困难 | |
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 KOH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 - =N2+4H2O 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K+从负极向正极迁移,因而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相同浓度的弱酸HX和HY(前者的Ka较小)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HY溶液的pH改变值小于HX溶液的pH改变值 B.在NH3·H2O和NH4Cl浓度均为0.1 mol·L-1的体系中,外加少量酸或碱时,溶液的pH可保持基本不变 C.在NaH2PO4水溶液中存在关系:c(H3PO4) + c(H+) = c(HPO42-) + c(PO43-) + c(OH-) D.沉淀溶解平衡AgI
|
7. 难度:困难 | |
CuCl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工业上,由孔雀石(主要成分Cu(OH)2·CuCO3,含FeS、FeO和SiO2杂质)制备CuCl的某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2将溶液1中Fe2+氧化为Fe3+,再通过控制pH转化为Fe(OH)3除去 B.SO32-将溶液3中的Cu2+还原,反应得到CuCl C.CO32-作用是控制溶液pH,促使CuCl沉淀的生成 D.若改变试剂加入顺序,将溶液3缓慢加入到含大量SO32-/CO32-的溶液中,同样可制取CuCl
|
8. 难度:困难 | |
某研究小组以甲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医药中间体F和Y。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是C7H7NO2Br B.能形成内盐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缩聚反应 D.1 mol的 F最多可以和2 mol NaOH反应 (2)C→ D的反应类型是 。 (3)B→C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合成F的过程中,B→C步骤不能省略,理由是 。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写出3个)。 ①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分子中含有 (5)以X和乙烯为原料可合成Y,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
9. 难度:困难 | |
一定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例如,干冰与液氨反应可生成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氨基甲酸铵受热可转化为尿素[CO(NH2)2]。新近研究发现,海底热液中有CO2和H2等无机物,还有可能通过非生物途径形成的CH4等烃类。 请回答: (1)干冰的结构式 。 (2)干冰与液氨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的化学方程式 。 (3)氨基甲酸铵受热转化为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 (4)有人推测,海底热液中CH4由CO2和H2反应生成。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说明该推测的合理性 。 (5) 也有人推测,海底热液中的CH4由海底矿物直接生成。热液条件(如50 MPa,300 ℃)下,矿物中NaHCO3、Fe与H2O反应可生成CH4的化学方程式 。 (6)探究某矿物(xNa2CO3 ·yNaHCO3·zH2O)组成:取22.60 g试样分成两等份后进行实验。一份用酒精灯加热至恒重(270),得到固体质量为7.95 g;另一份加入足量酸,放出的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10.00 g。该矿物的化学式是 (用x、y、z的最简整数比表示)。 (7)BaSO4不溶于酸,若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可转化为溶于酸的BaCO3,沉淀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10. 难度:困难 | |
烟气脱硫(SO2)脱硝(NOx)一体化技术是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的热点。烟气中NO通常占NOx总量的90%以上,但NO的脱除难度较大。某研究小组探究用次氯酸钙溶液同时脱除烟气中SO2和NO的方法。 脱硫:Ca(ClO)2(aq) + 2SO2(g) + 2H2O(l)=CaSO4(s) + H2SO4(aq) + 2HCl(aq) Ⅰ 脱硝:3Ca(ClO)2(aq) + 4NO(g) + 2H2O(l)=3CaCl2(aq) + 4HNO3(aq) Ⅱ 请回答: (1)脱硫过程涉及的各化学反应及其ΔH如下: SO2(g) + H2O(l) Ca(ClO)2(aq) + H2SO3(aq) = CaSO3(s) + 2HClO(aq) ΔH=b CaSO3(s) + HClO(aq) = CaSO4(s) + HCl(aq) ΔH=c H2SO3(aq) + HClO(aq) = H2SO4(aq) + HCl(aq) ΔH=d 脱硫反应Ⅰ的ΔH1= 。 (2)脱硫反应Ⅰ和脱硝反应Ⅱ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判断反应Ⅱ的ΔS2 0、ΔH2 0(填<、=或>),指出有利于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是 (填“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 ②预测用次氯酸钙溶液脱硫脱硝反应进行的程度并说明理由 。 (3)与NaClO溶液吸收法相比,Ca(ClO)2法更能促进脱硫反应进行,理由是 。 (4)与NaOH溶液吸收法相比,Ca(ClO)2法的脱硫脱硝效率更高,理由是 。
|
11. 难度:困难 | |||||||||||||||||||||
乙酰苯胺是常用的医药中间体,可由苯胺与乙酸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有关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合成: 方案甲:采用装置甲(分馏柱的作用类似于石油分馏中的分馏塔)。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 mL 苯胺、7.4 mL乙酸,加热至沸,控制温度计读数100 ~ 105℃, 保持液体平缓流出,反应40 min后停止加热。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趁热倒入盛有100 mL水的烧杯,冷却后有乙酰苯胺固体析出,过滤得粗产物。 方案乙:采用装置乙,加热回流,反应40 min后停止加热。其余与方案甲相同。 提纯: 甲乙两方案均采用重结晶方法。操作如下: ①加热溶解→②活性炭脱色→③趁热过滤→④冷却结晶→⑤过滤→⑥洗涤→⑦干燥 装置甲 装置乙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b处水流方向是 (填“进水”或“出水”)。 (2)合成步骤中,乙酰苯胺固体析出后,过滤分离出粗产物。留在滤液中的主要物质是 。 (3)提纯过程中的第③步,过滤要趁热的理由是 。 (4)提纯过程第⑥步洗涤,下列洗涤剂中最合适的是 。 A.蒸馏水 B.乙醇 C.5%Na2CO3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5)从投料量分析,为提高乙酰苯胺产率,甲乙两种方案均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结果表明方案甲的产率较高,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