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B.“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碳纳米泡沫”称为第五形态的单质碳,它与石墨互称为同位素

D.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CO2分子比例模型满分5 manfen5.com

B氨基满分5 manfen5.com

C.原子结构示意图满分5 manfen5.com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

D.乙炔的最简式 CH≡CH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Na2O       BAlCl3   C.FeCl2        D.SiO2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C.制氨气时,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验满

D.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内共价键越强,分子越稳定,其熔、沸点也越高

B.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分子内共价键一定被破坏

C.离子键的形成一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OH3和HI反应:FeOH3 +3H+== Fe3++3H2O

B.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H+==Ca2++H2O+CO2

C.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呈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

D.电解饱和MgCl2溶液:2Cl+2H2O满分5 manfen5.com2OH+H2↑+C12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L 18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充分反应,其中有0.09NA个H2SO4体现氧化性

B33.6LCl2一定能与56g铁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C12.0g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2NA

D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5molFeS2发生反应,有21NA个电子发生转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已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同周期,W、Z同主族,其中X、Y为金属元素,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离子的氧化性大于Y离子

B.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

C.含Y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D.X离子的半径小于W离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瓷坩埚熔融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C.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大

D.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

B.甲烷的标准燃烧热△H=﹣890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H=﹣890kJ•mol﹣1

C.已知常温常压下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 kJ•mol﹣1

D.已知Ss+O2g=SO2g△H1=﹣Q1 kJ•mol﹣1,Sg+O2g=SO2g△H2=﹣Q2kJ•mol﹣1,则Q1<Q2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

B.溴元素在第中被氧化,在第中被还原

C.工业上一般用金属钠与无水MgCl2反应制取Mg单质

D.海水中还含有碘元素,只需将海水中的碘升华就可以得到碘单质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 > I2 > SO2

B.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D.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 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满分5 manfen5.com。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装置,除去SO2中混有的CO2

B.乙装置,用于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取少量的SO2

C.丙装置,分离NH4Cl和Ca(OH)2固体

D.丁装置, 做喷泉实验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有A、B两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是:rA<rB,且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的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BOHm 是强碱,则AOHm一定为强碱

B.若HnAOm是强酸,则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若B是金属,则A可能是非金属,若B是非金属,则A可能是金属

D.若HnAOm是强酸,则A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新制饱和氯水中,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

B.加入少量的碳酸钠粉末,pH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 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X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O+2e-==H2+O2-    CO2+2e-==CO+O2-

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满分5 manfen5.comH2+CO+O2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 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若向该溶液中加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1)砷(As)与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以及含砷药物中。回答下列问题:

砷是氮的同族元素,且比氮多2个电子层,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AsH3的热稳定性比NH3的热稳定性             (填“强”或“弱”)。

As2O3俗称砒霜,As2O3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是亚砷酸(H3AsO3)的酸

酐,易溶于碱生成亚砷酸盐,写出As2O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As2S3和HNO3反应如下:As2S3+10H++10NO3-=2H3AsO4+3S+10NO2↑+2H2O,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NO2应该在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综合利用CO2对环境保护及能源开发意义重大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可在A、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1已知:

2H2g+O2g=2H2Ol)         △H1= -a kJ•mol-1

2COg+O2g=2CO2g)        △H2 = -b kJ•mol-1

COg+2H2g满分5 manfen5.comCH3OHg)  △H3 = -c kJ•mol-1

计算甲醇蒸气的标准燃烧热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2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

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    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过程中Li+    电极迁移填“A”或“B”

利用钴渣[含CoOH3、FeOH3等]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CoOH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三、推断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可以两两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其中的甲、乙、丙、丁4种化合物有两种属于离子化合物。A、B的原子序数之和是元素D的一半。B既是组成蛋白质的必要元素,也是某化肥的组成元素。只有C为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B和D形成的化合物甲,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D的质量分数为70%,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A和B形成的化合物乙为B4A4,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电离出两种离子,其中一种为10e-的离子,该物质一定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为              

(4)化合物C2D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变质生成丙C2D­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过程            

(5)D和E形成的化合物丁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该物质遇水剧烈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X和Y,同时还有固体单质产生,已知X是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Y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63g/L,该混合气体相对于H2的密度为21,上述过程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研究小组同学为确定干燥的X和Y混合气体中Y 的存在,设计方案如下:把干燥的X和Y与干燥的NH3混合,出现白烟,则证明有Y气体,你认为此方案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验证:“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定,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的溶液体积变化)

满分5 manfen5.co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球内充满空气),经A、B、C反应后,进入D中的气体主要成分  是           (填化学式);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               ,打开            (填K1、K2或K3)。

(2)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D中滴加浓硝酸,此时D中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入CCl4至满。

(3)若E装置中出现倒吸,可采取的应急操作是               

(4)经测定,E装置中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实验测得F装置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120 mL,则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             (填“有”或“无”)NO生成 ,其依据是(请用数据和文字说明)           

 

五、推断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固体甲(二元化合物)和固体乙(无机矿物盐,含五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向溶液1中连续滴加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向溶液2中连续通入气体2,也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           ,气体1的结构            

(2)加热条件下,气体1与固体2反应,产物中有一种气体和一种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乙的化学式             

(4)足量气体2与溶液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