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 B.MgCl2是强电解质,电解氯化镁溶液可以制得镁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涉及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12C 14C C60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金属氧化物存在酸性氧化物 D.N2O3的水溶液能导电,说明N2O3是电解质
|
3. 难度:中等 |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已知N2(g)+3H2(g) B.1mol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NA个 C.7.8gNa2O2与过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D.由1mol CH3COONa和
|
4. 难度:困难 | |
把200 mL 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二等份,取一 A.( C.(5b-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
6. 难度:中等 | |
黑火药爆炸时可发生如下反应:4S+16KNO3+16C=3K2SO4+4K2CO3+K2S+12CO2↑+8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产物只有一种 B.C即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C.被氧化与被还原的S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黑火药爆炸过程中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
7. 难度:困难 | |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AlO2-、SO32-、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OH-、AlO2-、SO32- 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D.在含Fe3+、H+、NH4+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H+、NH4+、Fe3+
|
8. 难度:中等 | |
已知常温下可用Co2O3制备Cl2,反应前后存在六种微粒:Co2O3﹑H2O﹑Cl2、H+ 、Cl-和C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为Cl2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若有3mol 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 D.当该反应生成2.24L Cl2时,则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
|
9. 难度:困难 | |
用pH大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相对强弱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荷兰科学家Henk Van Lubeck引入了酸度(AG)的概念,即把电解质溶液中 A.Ca2+、K+、Cl-、SO32- B.NH4+、Fe2+、 I一、SO42- C.Na+ 、K+、ClO-、S2- D.Na+、S2O32-、AlO2-、K+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乙醇溶液和淀粉溶液 B.16O转化为18O属于化学变化 C.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盛有煤油的细口瓶中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将偏高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 铝和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电工操作 ② 汽车尾气中含有能污染空气的氮的氧化物,原因是汽油燃烧不充分 ③ 用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与病人尿液共热,可检验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④ 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⑤ 明矾可以用于净水, ⑥“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③④⑤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D.强
|
13. 难度:简单 | |
若氧元素只有16O、18O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和18O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16O与18O的相互转化 C.向2SO2(g)+ O2(g) D.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H218O的普通水时,阳极可能产生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氧分子
|
14. 难度:中等 | |
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①Cl2+H2O A.加入CaCO3悬浊液,CaCO3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澄清石灰水,c(H+)一定减小 C.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可能为c(Cl-) +c(ClO-) =c(Na+) D.通入过量Cl2,①、②均向右移动,溶液pH减小
|
15. 难度:中等 | |
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
16. 难度:中等 | |||||||||||||||||||||||||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某课外小组欲测定过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 A.隔绝空气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 m1g B.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并蒸干,,称量剩余固体质量 m2 g C.与足量水反应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V1 L干燥气体 D.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V2 L干燥气体
|
19. 难度:困难 | |
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C、D同周期,E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D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且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氢化物形成的浓溶液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A、D、E可以形成多种盐,其中一种盐中A、D、E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该盐的名称为______。它的水溶液与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可生成D的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工业上制取D单质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难度:压轴 | |
(一)(1)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常用物质,核潜艇或宇宙飞船常用过氧化钠做供氧剂,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上述变化过程中消耗过氧化钠的质量为 (2)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C.取a g某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生成物与足量Na2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该物质可能是C6H12O6 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E.Na2O2与水反应是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F.Na2O2与NaHCO3固体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中Na2CO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亦为1:1 (二)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其变化过程如下: (1)反应Ⅰ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 ① 反应Ⅰ 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1 mol Na(s)全部氧化成Na2O(s)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粉末为Na2CO3。将其溶于水配制为0.1 mol/L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OH-)-c (H+)=c (HCO3-)+2 c (H2CO3) C.加入少量NaOH固体,c (CO32―)与c (Na+)均增大 D.c (Na+) > c (CO32―) > c (HCO3―) > c(OH―) > c (H+) (3) 钠电池的研究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因锂资源短缺引发的电池发展受限问题。 ① 钠比锂活泼,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ZEBRA 电池是一种钠电池,总反应为NiCl2 + 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