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对于反应4NH3(g)+5O2(g) A.v(NH3) = 0.2 mol·L-1·s-1 B.v(O2) = 0.24 mol·L-1·s-1 C.v(H2O) = 0.25 mol·L-1·s-1 D.v(NO) = 0.15 mol·L-1·s-1
|
2. 难度:简单 | |
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
3. 难度:简单 | |
不能证明HA是弱酸的是 A.0.1 mol·L-1 NaA溶液pH=10 B.0.01 mol·L-1 HA溶液的pH=4 C.pH=2的HA溶液稀释100倍后pH=3.5 D.HA溶液跟锌反应,放出H2很慢
|
4. 难度:简单 | |
25℃时,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 A.pH = 2 的CH3COOH溶液 B.0.01 mol/L Na2CO3溶液 C.0.001 mol/L盐酸 D.pH =10氨水
|
5. 难度:简单 | |
在25℃时,下列溶液的pH值最小的是 A.0.01mol·L-1HCl B.pH=2的H2SO4溶液 C.c(OH)=10-13 mol·L-1 D.pH=1溶液加水稀释1倍
|
6. 难度:中等 | |
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g)+O2(g) ═ 2N2O(g) △H=+163 kJ·mol-1 B.Ag(s)+ C.HgO(s) ═ Hg(l) + D.H2O2(l) ═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42— = BaSO4↓+2H2O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2MnO4-+5H2O2+6H+ = 2Mn2++5O2↑+8H2O C.HCO3-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 D.Cl2与H2O反应:Cl2+H2O = H++Cl-+HClO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说明某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 C.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D.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检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10. 难度:中等 | |
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c(Cl-)>c(NH4+)>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H+)>c(OH-)
|
11. 难度:中等 | |
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 时刻改变温度或压强,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示意图的反应是 A.2SO2(g)+O2(g) B.4NH3(g)+5O2(g) C.H2(g)+I2(g) D.C(s)+H2O(g)
|
12.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A. B. C. D.
|
13. 难度:简单 | |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A.2H2(g)+O2(g)=2H2O(l) B.S(g)+O2(g)=SO2(g);△H1; S(s)+O2(g)=SO2(g);△H2 C.C(s)+1/2O2(g)=CO(g);△H1; C(s)+O2(g)=CO2(g);△H2 D.H2(g)+Cl2(g)=2HCl(g);△H1; 1/2H2(g)+1/2Cl2(g)=HCl(g);△H2
|
14. 难度:中等 | |
在25℃时,用0.125 mol·L-1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K点代表的pH为 A.13 B.12 C.10 D.11
|
15. 难度:中等 | |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所有粒子的浓度都减少 B.溶液中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
16. 难度:中等 | |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反应为:Cd +2NiO(OH)+2H2O A.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d(OH)2+2e- =Cd + 2OH - C.放电时电池内部OH - 向正极移动 D.充电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发生Ni(OH)2转化为NiO(OH)的反应
|
17. 难度:困难 | |
对室温下2 mL pH=2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 mL,醋酸溶液的pH变为4 B.温度都升高20 ℃后,两溶液的pH不再相等 C.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 mL后,醋酸的电离度减小,电离平衡常数也减小 D.加
|
18. 难度:中等 | |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乙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 = 2CO32-+12H2O,2H2O+O2+4e- = 4OH-,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电子向正极移动 B.放电一段时间后,KOH C.通乙烷的电极为负极 D.参加反应的O2和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
|
19. 难度:困难 | |
醋酸钡晶体[(CH3COO)2Ba•H2O]是一种媒染剂,易溶于水.下列有关0.1mol•L-1醋酸钡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的表示中,错误的是( ) A.2c(Ba2+)=c(CH3COO-)+c(CH3COOH) B.c(H+)+2c(Ba2+)=c(CH3COO-)+c(OH-) C.c(Ba2+)>c(CH3COO-)>c(OH-)>c(H+) D.c(H+)=c(OH-) -c(CH3COOH)
|
20. 难度:简单 | |
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2 A.等于1.6 mol B.等于1.2 mol C.大于1.6 mol D.小于1.2 mol
|
21. 难度:中等 | |
可逆反应aA(s)+bB(g)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增大 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b>c+d[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向右移动
|
22. 难度:中等 | |
一定温度下,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 ①H2(g)+I2(g) a.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c.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 e.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不变; f.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A. ae
|
23. 难度:中等 | |
在指定环境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在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 B.在 C.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H4+、K+、ClO-、Cl- D.与Al反应只放出H2的溶液中:K+、Cu2+、Cl-、NO3-
|
24. 难度:中等 | |
2 mol的PCl3和1 mol的Cl2混合后充入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PCl3(g)+Cl2(g) A.等于0.4 mol B.等于0.2 mol C.小于0.2 mol D.大于0.2 mol
|
25. 难度:中等 | |
反应mX(g) A.该反应的△H >0 B.m<n+p C.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B>KC D.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
|
26. 难度:困难 | |
(1)已知Zn+CuSO4=Cu+ZnSO4,设计成原电池,构造如图所示,试问CuSO4溶液放在 (填“甲”或“乙”)烧杯,盐桥中的Cl-移向 (填“甲”或“乙”)烧杯; (2)已知①C(s)+ O2(g ) = CO2(g) ΔH=-393.5kJ/mol ②CO(g)+ 请写出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电解饱和食盐水是重要的化工产业,它被称为“氯碱工业”。在教材《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中均有提及,请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中右图是《化学反应原理》中电解饱和食盐水工业中所采用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部分图标文字已被除去,请根据图中残留的信息(通电以后Na+的移动方向)判断电极2的名称是 ,并写出电极1的电极反应式 。
|
27. 难度:困难 | |
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 mL容量瓶中配制250 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 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酚酞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1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V2 mL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写字母): → → →D→ 。 (2)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 ;开始E操作前须确保尖嘴部分 。 (3)以下操作会造成所测烧碱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C.锥形瓶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D.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在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平视 F.滴定结束还有一滴挂在滴定管尖嘴外面 (4)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 (需化简)。
|
28. 难度:困难 | |||||||||
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1)三种酸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2)常温下,0.02 mol·L-1的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约为 ,体积为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亚硫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稀释后溶液的pH,前者 后者(填“>”、“<”或“=”)。 (3)下列离子CH3COO-、CO32-、HSO3-、SO32-在溶液中结合H+能力由大到小为 。 (4)c(NH4+)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NH4Al(SO4)2 B.NH4HCO3 C.NH4HSO4 D.NH4NO3 E.CH3COONH4 (5)等浓度的CH3COONa、NaHCO3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H3COO-)>c(HCO3-)>c(OH-) B.c(Na+)+c(H+) = c(CH3COO-)+c(HCO3-)+c C.c(OH-)>c(HCO3-)>c(CH3COO-) D.c(CH3COO-)+c(CH3COOH) = c(HCO3-)+c(CO32-)
|
29. 难度:压轴 | |
氨气是重要化工产品之一。传统的工业合成氨技术的反应原理是: N2(g)+3H2(g) (1)计算反应在第一次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 。(保留二位小数) (2)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采取的措施是 。 (3)45 min时刻改变的条件是 。 (4)产物NH3在5~10 min、25~30min和45~50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 (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1、v2、v3表示)。 (5)随着条件的改变,达到三次平衡时H2的转化率也发生[了变化,如分别以α1、α2、α3表示,其中最小的是 。 (6)请在图中用实线表示25~45、45~60min 两阶段化学平衡常数K的变化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