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C.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D.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
2. 难度:简单 | |
工业上所说的“液碱”,一般是指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液碱”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2 mol NO中含2 mol氮和2 molO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1 mol O2 的体积是22.4L
|
4. 难度:中等 | |
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密度小于1 g/mL,沸点约55℃,分离水和丙酮时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分液 B.过滤 C.蒸馏 D.蒸发
|
5. 难度:中等 |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的MgCl2溶液,含有的Cl- 数目为0.5NA B.常温常压下,80g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C.常温常压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A
|
6. 难度:中等 | |
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因是( )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l-、NO、Fe3+、Na+ B.Ag+、NO3-、Cl-、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
8.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 A.HCl→SO3→石墨→液氧 B.NaCl→乙醇→铁→空气 C.蔗糖→CuSO4→氮气→波尔多液 D.KCl→NaNO3→氯气→石灰水
|
9. 难度:中等 | |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1:1:1,则三种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 :2 :3 B. 3 :2 :1 C.1 :1 :1 D.6 :3 :2
|
10. 难度:中等 | |
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 A.钠的化合物 B.可与硝酸反应 C.可溶于水 D.电解质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①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②铁跟稀盐酸反应:Fe+2H+=Fe2++H2↑ ③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I-+Br2=2Br-+I ④铁跟硫酸铜反应:Cu2++Fe=Fe2++Cu ⑤碳酸氢钙溶液跟足量烧碱溶液反应:Ca2++HCO3-+OH-=CaCO3↓+H2O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在含有Cu(NO3)2、Mg(NO3)2、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被置换出的是( ) A.Mg B.Cu C.Ag D.H2
|
13. 难度:中等 | |
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①NaOH溶液,②Mg(NO3)2溶液,③CuSO4溶液,④KCl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
14. 难度:中等 | |
某10%的 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无晶体析出)得到80mL 20%的NaOH溶液,则该20%的 NaOH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6.25mol·L-1 B.12.5mol·L-1 C.7mol·L-1 D.7.5mol·L-1
|
15. 难度:中等 | |
氢化钠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NaH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 NaH+H2O=NaOH+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是置换反应,反应中有2个电子转移 B.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为1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 H2↑
|
16. 难度:困难 | |
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 ①I2 + SO2 + 2H2O =H2SO4 + 2HI ②2FeCl2 + Cl2 = 2FeCl3 ③2FeCl3 + 2HI =2FeCl2 + I2 + 2HCl A. I- > Fe2+ >Cl- >SO2 B. Cl- > Fe2+ > SO2 >I- C. Fe2+ >I- >Cl- >SO2 D. SO2 >I- > Fe2+ >Cl-
|
17. 难度:中等 | |
I.用元素符号给相关的词语填空(填空对应的字必须与元素的名称谐音): 例:只要功夫深, Fe 杵磨成针 (1)高歌 进 (2)高贵 雅 II.用化学用语填空: (1) 5个磷酸根离子 _____________ (2)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III.(1)NH4+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Na2O2中氧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
|
18. 难度:困难 | |
根据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剂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 (2)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当有8 mol HNO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g,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
19. 难度:中等 | |
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BaCl2溶液、K2CO3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 B C D 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另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与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难度:困难 | |
实验室欲配制0.5mol·L-1的NaOH溶液500mL,有以下仪器:①烧杯② 100mL量筒 ③100mL容量瓶④胶头滴管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⑦药匙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②计算 ③溶解 ④倒转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其中在①操作中需称量NaOH______________g。 (3)下列操作结果会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_________ 。 A.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B.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 (4)若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在托盘天平左盘放有20g砝码,天平达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则该同学所称量药品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g。
|
21. 难度:中等 | |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注明“被氧化”、“被还原”。 KClO3和MnO2在共热条件下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MnO2+4HCl(浓)
|
22. 难度:中等 | |
将25℃、101KPa条件下的氯化氢(HCl)气体49.6L,通入127mL水中(已知水的密度为:1.00g/mL),得到密度为1.19g/mL的盐酸(即氯化氢的水溶液)。(注:25℃、101KPa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8L/mol。) (1)此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此盐酸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3)取出20.0 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 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 mL; (4)0.100 mol/L的稀盐酸500mL中含有的氯离子的数目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