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2013年12月2日凌晨,搭载嫦娥三号的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其玉兔号月球车的车内还专门准备了“暖宝”——核电池,确保月球车有剩余电力在月球的白天“自主醒来”,重新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迎接阳光。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就可以使用5000天。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电力 B. 核能 C. 太阳能 D. 氢能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566.0 kJ·mol-1 B.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114.6kJ·mol-1 C.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D.在101Kpa时,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或不变 C.ΔH<0、ΔS<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D.ΔH>0、Δ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
5. 难度:简单 | |
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A.加入少量烧碱溶液 B.降低温度 C.加入少量冰醋酸 D.加水
|
6. 难度:中等 | |
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NaCN+HNO2=HCN+NaNO2, ②NaCN+HF=HCN+NaF, ③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HF的电离平衡常数为7.2×10-4 B.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9×10-10 C.根据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 D.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N大,比HF小
|
7. 难度:困难 | |
在一个绝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独立的反应: A(g)+B(g) X(g)+3Y(g)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作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B.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存在Fe3++3SCN-- B.用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来除去氯气中的少量HCl气体杂质 C.反应CO(g)+NO2(g) D.合成氨:N2(g)+3H2(g)
|
9. 难度:简单 | |
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已知为了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消耗50mL 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则1mol无水乙醇的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可能是 A.10Q B.5Q C.11Q D.7Q
|
10. 难度:困难 | |
反应:CO(g)+H2O(g)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少 D.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
11. 难度:困难 | |
如下图所示,左侧注射器吸入10mLNO2 、N2O4的混合气体,右侧注射器吸入10mL空气,且U型管内两侧液面保持水平位置(液体不与气体反应),现将两侧注射器活塞同时快速向内推到5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忽略温度变化) A.压缩后U型管内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 B.对于2NO2 C.左侧气体颜色先变深后逐渐变浅(比原来深) D.若将两侧注射器活塞重新拉到10mL的位置,平衡后U型管两侧液面仍然保持水平
|
12. 难度:中等 | |||||||||
已知
则表中a为 A.404 B.260 C.230 D.200
|
13. 难度:困难 | |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可逆反应:A(g)+B(g) A.P3>P4,y轴表示C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14. 难度:中等 | |
化学反应N2+3H2 = 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 = 2NH3(l) ⊿H = 2(a—b—c)kJ·mol-1 B.N2(g)+3H2(g) = 2NH3(g) ⊿H = 2(b—a)kJ·mol-1 C.1/2N2(g)+3/2H2(g) = NH3(l) ⊿H = (b+c—a)kJ·mol-1 D.1/2N2(g)+3/2H2(g) =NH3(g) ⊿H = (a+b)kJ·mol-1
|
15. 难度:中等 |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 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
16. 难度:压轴 | |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17. 难度:困难 | |
(1)在25℃、101kPa下,1g 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55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_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 (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 C2H2(g) +5/2O2(g) == 2CO2(g)+H2O(l) ΔH1=-1301.0 kJ•mol-1 ② C(s)+ O2(g) == CO2(g) △H2=-393.5 kJ•mol-1 ③ H2(g)+ 则反应④ 2C(s)+ H2(g) == C2H2(g)的△H为
|
18. 难度:困难 | |
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硫酸和醋酸三种溶液,试分析: (1)若溶液的C(H+)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 (2)分别用三种酸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溶液的体积分别是a、b、c,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用“>”“<”“=”表示)。 (3)等体积的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若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关系是 。 (4)可逆反应2Cl2(g)+2H2O(g) ①降低温度,Cl2的转化率__________; ②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则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③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加入He,则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
|
19. 难度:困难 | |
在量热计(如图)中将100 mL 0.50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0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98.0 K升高到300.7 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 K所需要的热量)是150.5 J·K-1,溶液密度均为1 g·mL-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4 J·g-1·K(已知CH3COOH电离要吸热)。 (1)CH3COOH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COOH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 kJ·mol-1,你认为造成(1)中测得的实验值有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 。 (3)实验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 _。 (4)你认为CH3COOH的中和热与盐酸的中和热绝对值相比,_________的较大,其原因是 。
|
20. 难度:困难 | |||||||||
已知2A(g)+B(g) (1)比较a b(填“>”“=”或“<”)。 (2)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 T2(填“>”“=”或“<”)。
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 mol C,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 吸收热量为c kJ,C的浓度 (填“>”“=”或“<”)ω mol/L,a、b、c之间满足何种关系 (用代数式表示)。 (3)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2a kJ热量,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4 mol A和2 mol B B.4 mol A、2 mol B和2 mol C C.4 mol A和4 mol B D.6 mol A和4 mol B (4)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 mol A和1 mol B,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为d kJ,则d b(填“>”“=”或“<”) (5)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通入3 mol A和2 mol B及固体催化剂,使反应,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为起始时的90%。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4 mol A、3 mol B和2 mol C,则平衡时A的百分含量 (填“不变”“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
|
21. 难度:困难 | ||||||||||||||||||||||||||||||||||||||||||||||
实验室中做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1)若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零,通入C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 实验2中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3中n3 1.0 mol(填“>、=、<”)。 ②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中Q 0(填“>、=、<”), (2)在另一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15 min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b.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20 min时可能缩小了容器体积 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 (3)一定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通入5molA (g)和3molB(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始)。反应进行并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始)的 ①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