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种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温度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⑦ B.②⑥⑦ C.①④⑧ D.④⑥⑧
|
2. 难度:中等 | |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mol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200mL 2mol/L MgCl2溶液 B.1000mL 2.5mol/L NaCl溶液 C.250mL 1mol/L AlCl3溶液 D.300mL 5mol/L KClO3溶液
|
5. 难度:中等 | |
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 molNa+ ,0.4molMg2+ ,0.4molCl- 和SO42- ,则其含有的SO42-为 A、0.1mol B、0.3mol C、0.5mol D、0.15mol
|
6. 难度:中等 | |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SO42- C.分别含有Mg2+、Cu2+和Na+的三种盐酸盐溶液,用NaOH溶液就能一次鉴别开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7. 难度:中等 | |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密度比为16∶11 ②摩尔质量比为11∶16 ③物质的量比为16∶11 ④体积比为11∶16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 难度:中等 | |
若50滴水正好是 A. C.
|
9. 难度:简单 | |
现有三组溶液:①含有水份的植物油中除去水份 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 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份。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可在普通漏斗中完成 B.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盐酸冲洗 C.闻未知液体或气体的气味时,应该将试剂瓶口距离口鼻远一些,用手轻轻扇动 D.用容量瓶配制好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后,将溶液保存在容量瓶中并贴上标签
|
11. 难度:中等 | |
用10 mL的0.1 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B.1∶2∶3 C.1∶3∶3 D.3∶1∶1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A.2 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 mol水的摩尔质量 B.200 mL 1 mol/L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 mL 2 mol/L氯化钾溶液中c(Cl-) C.64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 D.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Mg变为MgO时化合价升高,因此,Mg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B.KMnO4受热分解时,Mn元素化合价一方面升高一方面降低,因此,在该反应中Mn元 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C.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能造福人类 D.在反应2H2O
|
15. 难度:中等 | |
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Cu2S + 2Cu2O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2S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
16. 难度:中等 | |
有一无色未知溶液中检验出有Ba2+、Ag+,同时又测得其酸性很强。某学生还要鉴定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①Cu2+ ②Fe3+ ③Cl- ④NO3- ⑤S2- ⑥CO32-⑦NH4+ ⑧Mg2+ ⑨Al3+,而事实上有部分离子不用鉴定就能加以否定,你认为不必鉴定的是 A.③⑤⑥⑦⑨ B.①②⑤⑥⑧ C.③④⑦⑧⑨ D.①②③⑤⑥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一元素间进行的是 A.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B.Fe + CuSO4 = FeSO4 + Cu C.2KClO3 D.2H2O
|
18. 难度:困难 | |
硫代硫酸钠可用作脱氯剂,已知25.0 mL 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标准状况下112 mL Cl2完全转化为Cl-时,S2O32-转化成 A.S2- B.S C.SO32- D.SO42-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氯化钾;液氧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来表示的是 A.稀硝酸和碳酸钡的反应 B.稀硝酸和碳酸钾溶液的反应 C.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 D.盐酸和NaHCO3溶液的反应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B.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
22. 难度:中等 | |
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H4NO2只是氧化剂 ②NH4NO2只是还原剂 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①③ B.①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
23. 难度:中等 | |
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变化: ①A2++B=B2++A ②A2++C=C2++A ③B2++C=C2++B ④C2++D=D2++C 由此可推知,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①氧化性:A2+>B2+>C2+>D2+ ②氧化性:D2+>C2+>B2+>A2+ ③还原性:A>B>C>D ④还原性:D>C>B>A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24. 难度:中等 | |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Ca2+、Na+、NO3-、CO32- B.Mg2+、Cl-、NH4+、SO42- C.K+、Cl-、HCO3-、NO3- D.Ca2+、Na+、Fe3+、NO3-
|
25. 难度:中等 | |
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鸦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 B.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 C.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 D.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
26. 难度:简单 | |
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分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电解质 ④钠盐 ⑤钠的含氧化合物 A.①④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
27. 难度:中等 | |
H-可以跟NH3反应,H-+NH3=NH A.NH3具有还原性 B.H-是很强的还原剂 C.H2是氧化产物,NH
|
28. 难度:中等 | |
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化合物X2+Y2-,有下列叙述: 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X具有氧化性 ④XY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⑤XY中的Y2-具有还原性 ⑥XY中的X2+具有氧化性 ⑦Y的氧化性比XY中的X2+氧化性强。 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⑥⑦
|
29. 难度:困难 | |
A、B、C、D为四种可溶性的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能 重复出现)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1)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写出盐酸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2)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若有73 g HCl被氧化,电子转移的总数为________。 (4)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H2SO4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浓H2SO4(密度为1.84 g·mL-1,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________mL。
|
31. 难度:中等 | |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 ①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__________。 ②所用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③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要求: A.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B.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C.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D.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④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
32. 难度:中等 | |
现有下列九种物质:①HCl气体②Cu ③蔗糖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固体 ⑦氯酸钾溶液 ⑧稀硝酸 ⑨熔融Al2(SO4)3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和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硝酸没有全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总硝酸的 。 用双线桥法分析上述反应(只需标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3)上述九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g ⑨溶于水配成1000 mL溶液,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