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奥运”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 B.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 C.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 D.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 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则20.0 g 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 D.在101KPa时,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就是CH4的燃烧热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
5. 难度:中等 |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
6. 难度:中等 | |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①增加Fe2O3的量 ②移出部分CO2 ③提高反应温度④减小容器的容积 ⑤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⑥降低反应温度 A.①③ B.②⑥ C.②④ D.④⑥
|
7. 难度:中等 |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A(g)+3B(g)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C的百分含量增加 D.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情况不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是否再次达平衡的依据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氨水应密闭保存 B.光照新制氯水,溶液中的C(H+)增大 C.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氧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500℃比室温更有利于氨气的合成
|
9. 难度:中等 | |
已知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S(g)与O2(g)完全反应生成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7.0 kJ B.在相同条件下,SO2 (g)比SO3 (g)稳定 C.S(s)与O2(g)反应生成SO3(g)的热化学方程式S(s)+ D.一定条件下1 mol SO2(g)和
|
10. 难度:中等 | |||||||||
已知H2(g)+Br2(l)=2HBr(g);△H=-72kJ/mol, 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则表中a为 A.404 B.260 C.230 D.200
|
11. 难度:中等 |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气) + Y2(气) A.Y2为0.2 mol/L B.Y2 为0.35 mol/L C.X2 为0.2 mol/L D. Z为 0.4 mol/L
|
12. 难度:困难 | |
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I:反应H2+I2 B.图Ⅱ:反应2SO2+O2 C.图III:反应N2+3H 2 D.图IV:反应CO2(g)+H2(g)
|
13. 难度:中等 | |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1mol B,发生如下反应: 2A(g)+B A.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速率为2.4mol/(L·min) B.若使容器变为1L,则C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大 C.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热量为x kJ,则x=Q D.若向容器再充入1mol C,重新达平衡,A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则B为气态
|
14. 难度:困难 | |
关于下列图象及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A图可判断:2O3(g)=3O2(g);△H=-44.8KJ/mol B.根据B图可判断A(g) C.根据C图可判断2A(g) D.D图表示2NO2(g)
|
15. 难度:困难 | |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可逆反应:A(g)+B(g) A.P3>P4,y轴表示C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16. 难度:困难 | |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17. 难度:困难 | |||||||||||||||
(1)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又已知:H2O(g)=H2O(l);△H2=-44.0kJ/mol,则11.2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kJ。 (2)已知:2NO2(g)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 A B C (3)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C(s,石墨)+O2(g)===CO2(g) ΔH1=-393.5 kJ·mol-1 2H2(g)+O2(g)===2H2O(l) ΔH2=-571.6 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3=-2 599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 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 mol C2H2(g)反应的焓变(列出简单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来制备甲醇气体(结构简式为CH3OH)。 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则工业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18.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已知:Q=cm(t2-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kJ·℃-1·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 g·cm-3。根据该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若用冰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
19. 难度:困难 | ||||||||||
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已知H2C2O4是二元弱酸) (2)该实验探究的是 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 < (填实验序号)。 (3)若实验①在2 min末收集了2.24 m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 min末, c(MnO4-)=__________mol/L(假设混合液体积为50 mL) (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 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一条即可)
① ;② 。
|
20. 难度:困难 | |
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 (1)某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 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NO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 (2)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 mol/L、4.0×10-2 mol/L和3.0×10-3 mol/L,此时反应_______________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难度:困难 | |
(一)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 x A(g) +2B(s) (1)0~l0min容器内压强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推测第l0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 ;第16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 ; ①减压;②增大A的浓度;③增大C的量;④升温;⑤降温;⑥加催化剂 (3)若平衡I的平衡常数为K1,平衡Ⅱ平衡常数为K2,则K1 __________ K2(填“>”“=”或“<”) (二) 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也是重要的化学肥料。工业合成尿素反应如下: 2NH3(g)+CO2(g) (1)在一个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NH3发生上述反应合成尿素,恒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的氨气含量如图所示。 A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_______B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填“>”、“<”或“=”);氨气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基甲酸铵是合成尿素的一种中间产物。将体积比为2:1的NH3和CO2混合气体充入一个容积不变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平衡:2NH3(g)+CO2(g) A.分离出少量的氨基甲酸铵,反应物的转化率将增大 B.平衡时降低体系温度,CO2的体积分数下降 C.NH3的转化率始终等于CO2的转化率 D.加入有效的催化剂能够提高氨基甲酸铵的产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