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A.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3.80mL B.将胆矾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所得质量10.4g(左盘砝码10g,游码0.4g) C.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30.4℃ D.用量筒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5.8mL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能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汽油和煤油 B.乙醇和水 C.乙酸和乙醇 D.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4. 难度:中等 | |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分子数之比为2:3 C.原子总数之比为2:3 D.质量之比为7:11
|
5. 难度:中等 |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L-1的Ca(ClO)2溶液中含Ca2+数目为NA B.22.4LCl2分别与足量的Cu、Fe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分别为2NA、3NA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1 mol -OH与1 molOH-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B.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HI溶液:Fe(OH)3+3H+=Fe3++3H2O 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D.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3Ag+4H++NO3﹣=3Ag++NO↑+2H2O
|
7. 难度:中等 | |
已知几种阴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OH﹣<Cl﹣<Br﹣<I﹣<S2﹣,若某溶液含有相同浓度的OH﹣、Cl﹣、Br﹣、I﹣、S2﹣,当向其中逐滴滴入新制的饱和氯水直至过量时,最后被氧化的离子是 A.Br﹣ B.Cl﹣ C.OH﹣ D.S2﹣
|
8. 难度:中等 | |
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一定有Cl- B.一定有SO42- C.一定没有Al3+ D.可能含有CO32-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 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O2+2SO3=2Na2SO4+O2 C.2Na2O2+H2SO4=Na2SO4+H2O2 D.3Na2O2+Cr2O3=2Na2CrO4+Na2O
|
10. 难度:中等 | |
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 B.1molNa2O2和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mol C.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 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反应现象或原理正确的一组是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14. 难度:中等 | |
一定质量的铁和足量的稀硝酸或浓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①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 ②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Fe(NO3)3的物质的量相同 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 A.只有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量相同的N2、O2、CO2混合后,通过Na2O2颗粒一段时间,测得体积变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8/9(同温同压下),此时N2、O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0 B.6∶9∶0 C.3∶4∶1 D.3∶3∶2
|
16. 难度:困难 | |
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4 mol B.0.16 mol C.0.21 mol D.0.14 mol
|
17. 难度:中等 | |
(8分)实验室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 的NaCl溶液和稀硫酸各500mL.提供的试剂是:NaCl固体和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及蒸馏水. (1)应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 g,应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mL; (2)配制两种溶液时都需要的仪器是 ; (3)稀释浓硫酸时应注意 ; (4)在配制上述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低的有 (填序号)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再重新加水到刻度线 D、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E、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 F、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G、量筒量取浓H2SO4后没有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
18. 难度:压轴 | |||||
(11分)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
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 (1)若Y是盐酸,所得到的关系图如甲所示,则oa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指来源于X溶液的,下同)是 ,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 ,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若Y是NaOH溶液,所得到的关系图如乙所示,则X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假设X溶液只含这几种离子,则溶液各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 ,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19. 难度:压轴 | |
(15分)工业上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制备CuSO4·5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1)下列装置可用于吸收气体X的是 (填代号)。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泡铜与CO反应来制取粗铜。 ①装置B中的药品为 。 ②实验时,依次进行如下操作:组装仪器、 、加装药品、通入气体、 、点燃酒精灯。 (3)熔渣Y的成分为Fe2O3和FeO,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熔渣中含有FeO。写出有关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提供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氯水。 (4)向粗铜中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酸溶液制取硫酸铜时(杂质不参加反应),混酸中H2SO4与HNO3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 。 (5)用滴定法测定所得产品中CuSO4·5H2O的含量,称取a g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出20.00 mL,用c mol·L-1滴定剂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剂不与杂质反应),消耗滴定剂b mL。滴定反应如下:Cu2+ + H2Y2-= CuY2-+ 2H+。则CuSO4·5H2O质量分数为________。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溶液,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 。
|
20. 难度:压轴 | |||||||||||||||||||
(18分)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金属离子浓度为:0.01mol/L)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1)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慎向“浸出液”中加过量NaClO3时,可能会生成有毒气体,写出生成该有毒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 。 (4)“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