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 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C.碳酸钙受热分解 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B.2NO2(g) C.反应CO+NO2 D.合成氨反应N2+3H2
|
3. 难度:中等 | |
对可逆反应2A(s)+3B(g)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 ΔH=-57.3kJ/mol 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成为阴极 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的正极反应式:O2 +4e-→2O2-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 D.铁件上镀铜时,将铁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
6. 难度:中等 | |
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4molB和1molA、2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2B(g) A.x可能等于3 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A的转化率降低 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c(A)可达到0.78mol/L 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平衡时甲容器中c(A)大于1.56mol/L
|
7. 难度:中等 | |
合成氨反应:N2(g)+3H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时增大了压强 D.t4时降低了温度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 B.②③④ C.④ D.①②③
|
9. 难度:中等 | |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铜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10. 难度:中等 | |
将含有0.4molCu(NO3)2和0.4molK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3molCu,此时在另一个电极上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A.13.44L B.6.72L C.2.8L D.5.6L
|
11. 难度:中等 | |
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
12. 难度:中等 | |
温度一定时,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气)+nB(气)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 C.气体A的转化率升高 D.m+n>p
|
13. 难度:中等 | |
在下图装置中,若通电一段时间后乙装置左侧电极质量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甲装置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时,Cu电极上质量增加43.2g B.电解过程中装置丙的pH无变化 C.丙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不变 D.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Cu2++2e-=Cu
|
14. 难度:中等 | |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 A.9 B.16 C.20 D.25
|
15. 难度:中等 | |
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kJ/mol,CO(g)+O2(g)=CO2(g);ΔH=-282.9kJ/mol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2∶1 D.2∶3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 C.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g)△H=-571.6kJ/mol
|
17. 难度:中等 | |
蓄电池放电时是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放电时的反应:Fe+NiO2+2H2O A.充电时铁做负极,NiO2做正极 B.放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Fe(OH)2+2e-=Fe+2OH-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向正极方向移动 D.蓄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浸入在碱性溶液中
|
18. 难度:中等 | |
有一种新燃料的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13O2-→4CO2+5H2O+26e-
|
19. 难度:中等 | |
写出298K常温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在稀溶液中1molH2SO4与足量NaOH反应放热114.6kJ,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 难度:中等 | |
在101kPa时,H2在1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H2的燃烧热为 ,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1. 难度:困难 | |
(20分)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进入,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1)a是__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b是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3OH+3O2+4KOH=2K2CO3+6H2O ①请回答:甲池是 装置,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 ②写出下列电极反应式: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转移电子 mol。
|
22. 难度:困难 | |
(16分)进入秋冬季节后,郑州市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人们“谈霾色变”。目前郑州市汽车保有量达230万量,汽车尾气的污染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NO和C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 (1)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NO2(g)+SO2(g)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2的同时生成1molNO (2)某科研机构设计传感器检测C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Pt电极上发生的是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23. 难度:中等 | |
(12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 2NO(g)+Cl2(g) (1)4NO2(g)+2NaCl(s) (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 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α1=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 α1(填“>”“<”或“=”),平衡常数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