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H:Cl B.HClO的结构式H-Cl-O C.Cl-的结构示意图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17 37Cl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Al3+ B.Mg2+ C.Be2+ D.H+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A.NaF B.NaCl C.MgI2 D.KBr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液态水气化 B.氢气燃烧 C.浓硫酸的稀释 D.Ba(OH)2·8H2O和NH4Cl(s)混合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 B.H2O C.SiCl4 D.PCl5
|
6. 难度:简单 | |
现代生活中,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多种多样,消耗的能量类型各不相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普通汽车消耗的能量类型分别是①生物质能②核能③电能④太阳能⑤化学能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①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A.CaCl2和Na2S B.Na2O和Na2O2 C.N2和Ne D.HCl和NaOH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F>HCl>HBr B.原子半径:Na>S>O C.酸性:H3PO4>H2SO4>HClO4 D.元素金属性:Na>Mg>Al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变化中既有离子键断裂,又有共价键断裂的是 A.NaCl溶于水 B.HCl溶于水 C.干冰气化 D.KClO3受热分解
|
10. 难度:中等 | |
表明金属甲比金属乙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的电子比乙多 B.将甲和乙用导线相连接,一同放入CuSO4溶液中,乙的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 C.同价态阳离子,甲比乙氧化性强 D.将甲、乙组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
|
11. 难度:中等 | |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硫化氢稳定的气体 B.砹化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硫酸镭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锗单质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
12. 难度:中等 | |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bB2-、cC+、dD2+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为D>C>A>B B.原子序数为a>b>c>d C.离子半径为aA->bB2->cC+>dD2+ D.a+2=c
|
13. 难度:中等 | |
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①位于第七周期; ②是非金属元素; ③最外电子层含有6个电子; ④没有放射性; ⑤属于氧族元素; ⑥属于卤素。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
14. 难度:中等 |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内部可能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原子或离子间相互的吸引力叫化学键 C.非金属元素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成离子键
|
15.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H3PO4溶液)构造示意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是负极 B.电子由a通过灯泡流向b C.正极的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 D.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
|
16. 难度:中等 | |
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C同主族,B、D同周期, A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的阳离子比D的阳离子氧化性强;若B的阳离子比C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B>D>C B.金属性B>D,非金属性A>C C.原子半径:D>B>C>A D.简单离子半径:C>B>D>A
|
17. 难度:中等 | |
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 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 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晶体中所含离子数约为1.806×1024 B.4.48L氨气分子中含0.6NA个N-H键 C.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N2H4分子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比值为1:4
|
1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X棒变重,Y棒变轻,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X、Y、Z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20. 难度:中等 | |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C.电池放电时,若外电路中有2mol电子转移,则内电路中有2molOH-移向正极 D.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C.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D.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Al3++3H2O
|
22. 难度:中等 | |
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电池放电时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对电池放电时的分析正确的 A.Pb为正极被氧化 B.电子从PbO2 流向外电路 C.SO42-向PbO2处移动 D.电解质溶液pH不断增大
|
23. 难度:中等 | |
已知A2-核内有x个中子,A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总物质的量是 A. C.
|
24. 难度:中等 | |
(8分)X、Y、Z、W为短周期的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为+1、+3、+5、+7,核电荷数按照Z、X、Y、W的顺序增大。已知Z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为2,W、X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8。 (1)元素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用电子式表示X在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 。 (3)X、Y、Z、W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请写出W的单质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5. 难度:中等 | |
(15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元素,列出了10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试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可形成18电子的氢化物X其电子式为 ,⑥与⑨形成的5原子分子的结构式为 。 (2)①②③④⑤五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该物质内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3)④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4)第五周期元素中,与⑨元素同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为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比较该元素与⑨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5)⑦的氢化物比⑧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的原因是___ __ (6)⑤的单质与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6. 难度:压轴 | |
(15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验证同周期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将钠、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Al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 现象,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 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利用如图装置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 ,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 。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 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
27. 难度:中等 | |
(16分)I.(4分)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三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形成1mol N—H键,会放出能量391kJ,在反应N2 + 3H2== 2NH3中,每生成2mol NH3 ___ 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_____ kJ。 II.(6分)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是将两根特制电极插入氢氧化钾溶液中,然后从两极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 X极:CH4+10OH- -8e- == CO32-+7H2O Y极:4H2O+2O2+8e- ==8OH- (1)指出该电池的正极__________(X或Y)极 (2)在标准状况下,通入5.6L甲烷气体,完全反应后有__________mol电子转移; (3)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的PH变化是_______ 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III.(6分)利用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1)画出装置图(在图中标出电极材料、正负极、电解质溶液)。 (2)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 正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