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麦芽糖均能与银氨溶液反应 B.甘氨酸和丙氨酸缩合最多可以形成四种二肽 C.富含蛋白质的豆浆煮沸后即可得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D.油酯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可制得汽车洗涤用的液体肥皂
|
2. 难度:中等 | |
“蛟龙”号外壳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它可以在深海中承受700个大气压的压力。已知金属钛的原子序数为22,化学性质与铝类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属于主族元素 B.钛合金强度很大 C.蒸干TiCl4溶液可得无水钛盐 D.在空气中将金属钛、铝混合后熔化可制得合金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KI溶液中滴加稀硫酸:4H+ +4I-+O2=2I2+2H2O B.过量SO2通入氨水中:2NH3·H2O+SO2=2NH4++SO32-+H2O C.NaAlO2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AlO2-+H2O+H+= Al(OH)3↓ D.氨水滴入AgNO3溶液中至沉淀完全:Ag++2NH3·H2O=[Ag(NH3)2]++2H2O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5. 难度:困难 |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表示不同条件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图中各点温度:X > Z > Y B.表示浓度相同的两种一元酸分别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曲线,酸性:HA > HB C.表示pH相同的NH4Cl溶液和HCl溶液分别加同体积水稀释二者pH的变化曲线 D.表示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铝粉,产生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6. 难度:中等 | |
某密闭容器中的反应:3H2(g)+N2 A.增大NH3浓度的同时减小N2浓度 B.增大N2和H2的浓度 C.扩大容器的体积 D.降低反应温度
|
7. 难度:困难 | |
(14分)A~I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D、F均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1)化合物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物I中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E单质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物质所含元素原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依次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F与B按体积比2:1混合生成气体M,常温下测定M相对分子质量时,得到的实验值总是比理论值偏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容积为V L的试管中充满F气体(标准状况下),若将该气体完全被水吸收,需通入B的物质的量为(写含V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mol,此时所得溶液中再通入气体A,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难度:困难 | |
(18分)化合物A(C5H8)是形成天然橡胶的单体,它的一系列反应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和③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 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B形成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为一溴代物,分子中含 (5)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环状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2种氢原子 ③不含立体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难度:困难 | |
(18分)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氯气相关性质,其中A、B处的棉花浸有不同溶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t电极接电源________(填“正”、“负”)极,此电解总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阴极产生448 mL气体(标准状况,假设完全从U形管右侧支管导出)后停止实验,测得U形管中溶液的体积为400 mL,则常温下此溶液的理论pH=_____________。 (2)上图实验装置设计存在不足,请在C处方框内画出简图补充完善,并标注必要试剂。 (3)通电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A、B处的棉花颜色均发生变化。 ①A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先变红,稍后又变为黄色。其中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为探究B处由红变黄的原因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出B处棉花挤出变黄的溶液样品分为两份,取其中一份于试管X中滴加KSCN溶液,得红色溶液。查资料知SCN-电子式: ①可能发生的反应为(请配平): SCN-+ 当0.5 mol SCN-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一简约实验验证此猜想成立:取第二份样品溶液于试管Y中,滴加_________;观察有_____________生成,则证明此设想成立。
|
10. 难度:压轴 | |||||||||||||||||||||||||||||||||
(14分)碳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s)+O2(g) = CO2(g) △H = -393 kJ•mol-1; 2CO(g)+O2(g) = 2CO2(g) △H = -566 kJ•mol-1; 2H2(g)+O2(g) = 2H2O(g) △H = -484 kJ•mol-1 将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上可实现炭的气化(制得CO、H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定量CO(g)和H2O(g)分别通入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为CO(g)+H2O(g)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实验1中,0~4 min时段内,以v(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若在此温度下H2O(g)、CO(g)起始量分别为2 mol、4 mol,则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③实验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④实验3与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是 ; 请在下图坐标中画出“实验2”与“实验3”中c(CO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作标注实验编号。 (3)CO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下图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它有机物),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