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会导致温室效应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自来水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说明氯气无毒

D.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燃时产生的SO2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D.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偏高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C.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相同物质的量的H2O和H2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质量之比为9:1      B.原子数之比为1:1

C.分子数之比为1:1          D.电子数之比为5:1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2HClO+CaSO3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Cl2=2Fe3++2Cl

C.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

D.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0.3NA

D.常温下,22g CO2和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Cl2产生沉淀

B.向AlCl3溶液中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氨水,沉淀消失

C.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加快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细口试剂瓶保存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Cl2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SO2和FeSO4溶液都能使KMnO4溶液褪色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又褪色的是

①Cl2 ②盐酸 ③氯水 ④盐酸酸化的漂白粉 ⑤木炭 ⑥Na2O2

A.①③④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⑥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⑦     B.②⑥⑦    C.①④⑧    D.④⑥⑧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统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可溶于水的物质  ④电解质  ⑤钠盐  ⑥钠的含氧化合物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二氧化氯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安全杀菌消毒剂,工业制备ClO2的反应原理如下:

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盐酸在反应中仅体现还原性

B.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每生成0.1mol ClO2转移0.2mol电子

D.氧化性:NaClO3<Cl2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H3、CO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H3)>p(CO2)>p(O2)            B.p(CO2)>p(NH3)>p(O2)

C.p(CO2)>p(O2)>p(NH3)            D.p(NH3)>p(O2)>p(CO2)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A.检验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BaCl2溶液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时,用硝酸酸化

D.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用下列实验分离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用图I所示装置出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II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III所示装置Na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

D.用图IV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1.0mol·L-1的HNO3溶液:NH4、[Ag(NH3)2]+Cl、SO42-

B.c(H)/c(OH)=10-11的溶液:Na、Ba2+、NO3、Cl

C.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Ca2+、Al3+、NO3、HCO3

D.滴入碘化钾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溶液:Na、Fe2+、ClO、SO42-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NaAlO2(aq)满分5 manfen5.comAlCl3满分5 manfen5.comAl

②NH3满分5 manfen5.comNO满分5 manfen5.com HNO3

③NaCl(饱和溶液满分5 manfen5.comNaHCO3满分5 manfen5.comNa2CO3

④FeS2满分5 manfen5.comSO3满分5 manfen5.comH2SO4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②④①③     B.④②⑤①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④②①③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满分5 manfen5.com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NaOH

NH3

H2O

B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

H2O

D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取一定量的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样品,放入盛有100mL H2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mol·L-1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H2SO4物质的量浓度是

满分5 manfen5.com

A.1mol·L-1       B.2mol·L-1 

C.3mol·L-1      D.4mol·L-1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的反应及生成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152℃

满分5 manfen5.com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按左→右连接):A→C→        →B

(2)关闭弹簧夹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为探究H2O2、SO2、Br2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ii.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iii.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认为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②丙同学认为还应该在B和C之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                

③iii中滴入少量H2O2没有明显变化提出假设:

观点1: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观点2:B中有未反应的H2SO3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4)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二氧化钛是钛的重要化合物,钛白粉(纯净的二氧化钛)是一种折射率高、着色力和遮盖力强、化学性质稳定的白色颜料从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含Fe2O3、SiO2等杂质)制取二氧化钛,常用硫酸法,其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钛铁矿主要成分与浓硫酸反应的主要产物是TiOSO4和Fe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取少量浸取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         离子(填写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                               (写明步骤、试剂和现象)

(3)浸取液与铁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X(晶体)的化学式为      

(4)第③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有难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样品,可能含有Al、Fe2O3、Cu2O、SiO2、Fe3O4中的一种或几种,研究小组通过实验确定样品的成分

【查阅资料知】① Cu2O + 2H+ = Cu + Cu2+ + H2O; 

部分氢氧化物在溶液中沉淀的pH见下表:

物质

Fe(OH)3

Fe(OH)2

Cu(OH)2

开始沉淀的pH

1.8

6.3

5.2

完全沉淀的pH

3.0

8.3

6.7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1 

【实验步骤】

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NaOH溶液,有气体产生,过滤得固体A和无色溶液B;

Ⅱ.向B中加入稀硫酸,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白色沉淀完全溶解;

Ⅲ.向A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并微热,固体完全溶解,得溶液C; 

Ⅳ.向C中加入NaClO,调节溶液的pH至4~5,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得到蓝绿色溶液D;

Ⅴ.向D中加入NaOH,调节溶液的pH到7~8,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由Ⅰ、Ⅱ知,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3)溶液C中除H+、Cu2+外一定还含有的阳离子是               

(4)Ⅳ中加NaClO的目的是                                 

(5)将Ⅳ中得到的溶液D电解,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电路中有0.1mol电子通过,则理论上阴极质量增重        g

(6)由上述实验可以获得结论:原样品所有可能的成分组合为组合为                          

                                                                   (用化学式表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