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二上学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选修)(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ASU)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设计出生产氢气的人造树叶,原理为:2H2O(g)满分5 manfen5.com2H2(g)+O2(g)。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H <0             B.△S <0

C.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

A.+184.6kJ·mol—1      B.+92.3kJ·mol—1

C.―184.6kJ·mol—1     D.―92.3kJ·mol—1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电解Al2O3得到Al和O2           B.石灰石高温分解为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C.铝粉与氧化铁高温反应            D.Ba(OH)2·8H2O和NH4Cl晶体混合反应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对反应H2(g)+I2(g) 满分5 manfen5.com2HI(g),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①升高体系的温度  ②增加反应物浓度  ③增大气体的压强 ④使用催化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反应:PCl5(g) 满分5 manfen5.comPCl3 (g)+Cl2(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PCl5 (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Cl2的浓度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一种反应物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对于平衡CO2(g)满分5 manfen5.comCO2(aq) ΔH=-19.75 kJ·mol-1,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H2O(g) 满分5 manfen5.comCO(g)+H2(g),下列叙述不能认定该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C.反应中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生成nmol CO的同时生成nmol H2O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相关实验示意图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条件一定时,反应2A(g)+B(g)满分5 manfen5.com2C(g),B的转化率α与温度T变化关系曲线图如下所示,图中4个点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V的点是

满分5 manfen5.com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反应A(g)+2B(g)===C(g)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B.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

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焓变ΔH=+ 91 kJ·mol-1

D.反应中将气体A换为固体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放出热量小于91kJ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H2O(g)=2H2(g)+O2(g) ΔH=+285.8 kJ·mol-1

B.对于反应2H2O2==2H2O+O2↑,升高温度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C.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D.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4Cl满分5 manfen5.com [CuCl4]2—(绿)+4H2O,若向溶液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可使溶液呈现绿色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满分5 manfen5.com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B的转化率降低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x+y<z                    D.C的体积分数增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i(s)+4CO(g) 满分5 manfen5.com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A.上述生成Ni(CO)4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25 ℃时,反应Ni(CO)4(g) 满分5 manfen5.com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

D.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υ(正)>υ(逆)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6分)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机动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①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满分5 manfen5.com 2NO(g) △H >0。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请分析两点原因                        

②汽车汽油不完全燃烧时还产生CO,若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  ΔH>0,该设想能否实现?                (选填“能”或“不能”),依据是                          

(2)氯气在298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1/3与水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l浓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一定条件下,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2I+2Fe3+满分5 manfen5.comI2+2Fe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充分振荡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向          (选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请设计一种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的实验方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4分)针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决下列问题。

1)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中和热为57.3 kJ·mol-1)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某兴趣小组的实验数值结果小于57.3 kJ·mol-1,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读取混合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点温度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未洗涤,直接测定

H2SO4溶液的温度

(2)利用氢气可以制取工业原料乙酸。已知:

a.CH3COOH(l)+2O2(g) ==2CO2(g)+2H2O(l)   △H = —870.3kJ/mo1

b.C(s)+O2(g) ==CO2(g)    △H = —393.5kJ/mo1

c.H2(g) +1/2 O2(g)==H2O(l)   △H = —285.8kJ/mo1

①相同质量的CH3COOH、C、H2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利用上述信息计算下述反应:2C(s)+2H2(g)+O2(g)=CH3COOH(l) H=        kJ/mol。

(3)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4HCl+O2满分5 manfen5.com2Cl2+2H2O

已知:ⅰ.此条件下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ⅱ.满分5 manfen5.com

①写出此条件下,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12分)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

(1)O3可将KI氧化,生成的两种单质化学式为                    

(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pH升高,O3分解速率           ;温度升高,O3分解速率        (选填“加快”或“减慢”)

(3)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满分5 manfen5.com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相关图像正确的是                (填字母)。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14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1)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

满分5 manfen5.com

II,2NO(g)+O2(g)满分5 manfen5.com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①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向__________(选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

(2)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步骤II中制氢气原理如下:

a.CH4(g)+H2O(g)满分5 manfen5.comCO(g)+3H2(g)   △H = +206.4 kJ/mol

b.CO(g)+H2O(g)满分5 manfen5.comCO2(g)+H2(g)   △H = —41.2 kJ/mol

①对于反应a而言,增大CH4的浓度,达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_   _   __增大(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②利用反应b,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产量。若在500 ℃时,把等浓度的CO和H2O(g)充入反应容器,达到平衡时c(CO)=0.005 mol·L-1、c(H2)=0.015 mol·L-1,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      ,④简述一种本流程中可以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12分)T℃时,容积固定为1L的密闭容器甲中充入2molSO2、1molO2,发生反应:2SO2(g) +O2(g) 满分5 manfen5.com2SO3(g)  △H<0,维持温度为T℃,4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n(SO3)=1.2mol。

(1)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             

(2)另有容器乙和丙均分别充入2molSO2、1molO2,起始容器容积与甲相同,起始温度均为T℃。在反应过程中乙容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丙容器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并与外界绝热,分别建立平衡后: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三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K(甲)           K(乙)            K(丙)(选填“>”、“<”或“=”)。

②达到平衡时,甲、乙、丙三容器中,SO2的转化率α最小的是         容器,混合气体密度ρ最大的是            容器

(3)若向上述容器甲的平衡体系中继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在相同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后,SO3的物质的量             填字母

a.2.4mol       b.大于1.2mol,小于2.4mol       c.大于2.4mol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2分)已知反应2HI(g) 满分5 manfen5.comH2(g) +I2(g)在T℃下的平衡常数为0.01。T℃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HI ,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HI

H2

I2

浓度/(mol·L-1

0.40

0.60

0.60

请计算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

(1)起始加入HI的物质的量               mol

(2)达到平衡后HI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请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将I2(g)与H2(g) 置于其中发生上述反应,若达到平衡时H2(g)与I2(g)的体积比为1∶4,计算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为              ,以及开始时H2(g)与I2(g)的体积比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