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安微省池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描述违背化学原理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B.反应A(g)+3B(g) 满分5 manfen5.com2C(g)达平衡后,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增大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D.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到原温度时,溶液中c(OH-)不变,OH-数目减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mol SO2和11.2LCO2所含的分子数目一定相等

B.25℃和100℃时,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氨水所消耗的n(H2SO4)相等

D.2SO2(g)+O2(g)满分5 manfen5.com2SO3(g) 和4SO2(g)+2O2(g)满分5 manfen5.com4SO3(g)的△H相等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

A.碳酸钠的水解反应:CO32+H2O 满分5 manfen5.comHCO3+OH

B.Fe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Fe3++3H2O满分5 manfen5.com Fe (OH)3+3H+

C.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H(aq)+OH(aq)=H2O(l)ΔH=-57.3 kJ· mol1

D.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1/2O2(g)=CO(g)  △H = 110.5kJ·mol-1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下列关于常温下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铵溶液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HCO3-+OH-=CO32-+H2O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c(H+)+ c(NH4+)= c(Cl-)+ c(OH-)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溶液和NH3·H2O溶液,溶液中c(NH4+)前者小于后者

D.25℃时,pH=8的0.1mol·L-1Na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1×10-8mol·L-1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和OH-

B.NaHCO3溶液中:c (H+)+ c (H2CO3)=c(OH-)

C.10 mL0.10mol·L-1CH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

D.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某温度下,把3molA和2.5molB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容器内,使它们发生反应:

3A(气)+B(气)满分5 manfen5.comxC(气)+2D(气)

经过5min后达到平衡生成1mol D , 测得C的平均生成速率为0.10mol·L-1·min-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2

B.B的转化率为20%

C.平衡常数为1/3

D.A的平均消耗速率为0.15mol·L-1·min-1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关于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c(OH)=1:10-2的溶液中K、Ba2、ClO、CO32一定能大量存在

B.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K、Cl、NO3、I一定能大量存在

C.往0.1mol/LCH3COOH溶液中通人少量HCl,醋酸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溶液中增大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H2CO3②Na2CO3③NaHCO3④(NH4)2CO3中c(CO32)的大小关系为:②>④>③>①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 = c(Cl-) + c(ClO-) + c(OH)

B.pH = 8.3的NaHCO3溶液:c(Na+) > c(HCO3-) > c(CO32-) > c(H2CO3)

C.pH = 11的氨水与pH = 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 = c(NH4+) > c(OH) = c(H+)

D.0.2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 – 2c(OH-) = c(CH3COO-) – c(CH3COOH)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CO32-、Cl-    B.H+、Fe2+、Cl-、NO3-

C.Na+、Al3+、OH-、Cl-    D.NH4+、H+、OH-、NO3-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B.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2+ 2H+ = H2SiO3

C.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 +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 Al(OH)3↓ + NH3·H2O

D.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 + 3NO3 + 6H+ = Fe3+ + 3NO2↑ + 3H2O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科学解释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实验现象或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在AgI饱和溶液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AgCl的溶解度或Ksp比AgI小,生成更难溶的AgCl沉淀

B        盛放浓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久后,瓶塞很难打开   NaOH腐蚀玻璃,生成的硅酸钠将瓶口与瓶塞粘在一起

C        配制FeC13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酸化                     抑制Fe3+水解,防止所配制溶液变浑浊

D        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可逆反应2A(g)+B(g)满分5 manfen5.com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一定温度下,往a、b两容器中各注人1 mol三氧化硫,a、b两容器起始体积和压强均相同,分别保持恒容和恒压,发生以下反应: 2SO3(g) 满分5 manfen5.com2SO2(g)+O2(g),两容器中三氧化硫物质的量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   )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在容积均为500 mL的I、Ⅱ、Ⅲ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l molN2和2.5 mol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生反应N2(g)+3H2(g) 满分5 manfen5.com2NH3(g)H<O。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N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当v(H2)=3v(N2)时,可以说明三个容器中的反应达平衡状态

B.在t min时,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Ⅱ和Ⅲ

C.在t min时,一定没有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I

D.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后,容器I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已知:2SO2(g)+O2(g) 满分5 manfen5.com2SO3(g)  △H=—196.6kJ·mol—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SO2(g)和1mol O2,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在t2和t4时刻分别只改变一个条件(温度或压强),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注:t1~t2、t3~t4、t5之后各时间段表示达到平衡状态①、②、③。

A.t2~t3时间段,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状态①和②,平衡常数K值相同

C.平衡状态①和②,SO2转化率相同

D.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2)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满分5 manfen5.com (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结构式:         ;D的电子式:       

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         ;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常温下,A、B浓度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世界上相当普遍,科研人员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了热值高达122500~16000 kJ·m-3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CO和H2可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

(1)已知: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①

2H2(g)+O2(g)=2H2O(g)  ΔH2=—483.6 kJ·mol-1   ②

C(s)+H2O(g)=CO(g)+H2(g) ΔH3=+131.3 kJ·mol-1   ③

则反应CO(g)+H2(g) +O2(g)= H2O(g)+CO2(g),ΔH=     kJ·mol-1。标准状况下的煤炭气(CO、H2)33.6 L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CO2和H2O,反应过程中转移    mol e-

(2)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与2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满分5 manfen5.com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①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VA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A、B两点时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     

②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降温     B.加压     C.使用催化剂    D.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而水质的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目前,世界各国已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理。

(1)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可多选)。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

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C

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

 

(2)下图是某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① 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混凝剂(沉降剂)使用的是         (填字母编号,可多选)。

A.偏铝酸钠      B.氧化铝      C.碱式氯化铝       D.氯化铁

② 混凝剂除去悬浮物质的过程是          (填字母编号)。

A.只是物理过程    B. 只是化学过程    C. 是物理和化学过程

(3)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

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650 mg·L-1。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

KCN + 2KOH + Cl2 = KOCN + 2KCl + H2O  再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氯化为氮气。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口KOCN + 口KOH + 口Cl2→口CO2 + 口N2 + 口KCl + 口H2O若处理上述废水20L,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液氯         g。

 

详细信息
19. 难度:压轴

硫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对SO2性质的研究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I.对比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若将硫的单质及部分化合物按如下表所示分成3 组,则第2组中物质M的化学式是         。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S (单质)

SO2、H2SO3、M、NaHSO3

SO3、H2SO4、Na2SO4、 NaHSO4

Ⅱ.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SO2气体还原Fe3+、Br2的反应。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实验方案可以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                         。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的浓硫酸

(2)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已知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的 过程中,往往得到Na2SO3和NaHSO3的混合溶液,常温下,溶液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当吸收液中n(SO32—):n(HSO3) =10: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 c(H+)= 2c(SO32—)+ c(HSO3)+ c(OH)

B.c(Na+)>c(HSO3)>c(SO32—)>c(OH)>c(H+)

C.c(Na+)>c(SO32—)>c(HSO3)>c(OH)>c(H+)

(3)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评价并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限选试剂:KMnO4溶液、KSCN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 酸、Ba(NO3)2溶液、新制的氯水)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①

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溶液

紫红色褪去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Fe2+

方案②

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Fe2+

方案③

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SO42—

 

上述方案①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原因                                 。

如果他们设计的方案②与方案③均合理并且得到相应结论,请你将上面表格补充完整。

(4)装置B中能表明Br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