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Li               B.Na               C.F                D.Cl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

A.MgCl2            B.Na2O2             C.H2O              D.N2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发生得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述递变关系中,错误的是: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C.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已知下列各组原子序数,其中能形成X2Y5型化合物的是

A.17和13          B.7和8            C.15和17          D.12和19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元素符号、反应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等通常叫做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A.异丁烷的结构式: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B.S2的结构示意图: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C.O—18的原子符号: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D.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

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烷烃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起反应

B.互为同系物的烷烃分子,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的一定是14的倍数

C.甲烷跟氯气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烷烃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CO2和水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是可逆反应X2 + 3Y2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B.t2时,反应未到达最大限度

C.t2- t3,反应不再发生

D.t2- 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电子计算机所用钮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 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pH增大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粒子中,与NH4+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                                 B.F

C.Na+                                  D.NH3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乙醇燃料电池中采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电池工作时,H+向电池的负极迁移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流向b极

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2H5OH+3H2O+12e=2CO2+12H

D.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O2+4e=2H2O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根据下列事实:①X+Y2+=X2++Y;②Z+H2O(冷)=Z(OH)2+H2↑;③Z2+氧化性比X2+弱;④由Y、W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 > Z > Y > W                           B.Z > W > X > Y

C.Z > Y > X > W                           D.Z > X > Y > W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烷                                 B.丁烷

C.异丁烷                               D.新戊烷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该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铝罐将逐渐被腐蚀

B.炭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O2

C.炭棒应与玩具电机的负极相连

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炭粒的质量会减轻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列几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的有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同种物质的有__________。

①O2和O3 ②35Cl和37Cl ③CH3CH3和CH3CH2CH3   ④CH3CH2CH(CH3)CH2CH3

CH3CH2CH(CH3)CH(CH3)CH3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⑥CH3(CH2)2CH3和(CH3)2CHCH3    ⑦CH3CH(CH3)CH3和CH(CH3)3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氢能源是21世纪极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

(1)请在下图的两个空格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过程Ⅱ应是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3)该燃料电池中以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请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燃料电池的优点为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个化学反应,我们不但关心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还通常要研究化学反应的快慢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用纯净的锌粒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回答:

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原因是                   ,_______段收集的氢气最多。

为了加快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A.胆矾晶体                    B.硫酸氢钠固体

C.氯化锌浓溶液                D.浓硝酸

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                    措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下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试回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达到平衡状态的所需时间是2min,A物质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   ______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ⅧA

 

2

 

 

 

 

 

3

 

 

 

(1)证明⑨的非金属性比⑧强的实验事实是                                  ;

②的单质与③、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与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现有Z、W两种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由①、③、④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Z的浓溶液常温下能使铁钝化,由此可知Z的化学式为          ;W中①、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4,写出W的电子式             ;W与④的单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工业制取Z的基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电动汽车的某种燃料电池,通常用NaOH作电解质,用⑥的单质、石墨作电极,在石墨电极一侧通入空气,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                             

⑧的一种氧化物,通常情况为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利用某种燃料电池,通常用硫酸溶液作电解质,用石墨作电极,在一端通入空气,另一端通入该气体,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                        。该燃料电池的产物为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用图中所示实验装置证明氧化铜能加快约7%的双氧水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即比较反应速率)。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从实验原理来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可以指                        、也可以指                            

(2)实验时气体收集在B中,B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若要检验产生的气体是O2,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下端乳胶管,打开单孔橡皮塞,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3)为探究CuO在实验②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除与①比较外,还需补做下列实验不必写具体步骤):a.证明CuO的化学性质没有变化,b.                                                

(4)为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加入双氧水前后没有发生改变,你设计验证的实验是                                                           

(5)实验开始时,当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后,由于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不能顺利流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采取的措施是                         

                                         ;

在测量生成的气体体积时,除了要注意视线与凹液面相平以外,还应注意              

 

四、计算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定温度下在某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3B(g) ===2C(g),开始时,A的浓度为2 mol·L -1,B的浓度是4 mol·L-1,2 min后,A的浓度减少0.8 mol·L-1,则

(1)求v(B)和v(C)。

(2)在2min末,C的浓度是多少?B的浓度是多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