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据报道,在我国各地发生过多次因混合洁污剂而引起氯气中毒事件,请推测,相混合的洁污剂中最有可能含有的是 A.ClO-、Cl-、H+ B.ClO3-、Cl-、OH- C.NaClO、NaClO3 D.NaClO、NaCl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H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CaCl2、NaOH、HCl、HD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C.168O、188O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D.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爆炸等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备用盐酸制H2,可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氯化氢 B. 168O、188O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硝酸钠固体,铜粉仍不溶 D. 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但在化学反应中可能作还原剂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②由Cu、Zn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若Cu极生成0.2gH2,则电路通过电子0.2NA ③5.6克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一定是0.3NA ④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O3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⑤1 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 NA ⑥1 mol Cl2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 NA ⑦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分子数为NA A.②③④ B.②③⑥⑦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
6. 难度:简单 | |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可用于漂白,是因为氯气有强氧化性 B.工业用石灰石、纯碱和石英在高温下制得玻璃的原理与硅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有关 C.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硫酸工业中,从吸收塔上部导出的气体再次通入接触室进行二次氧化,进一步吸收后,二氧化硫的含量很少,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可以实现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③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产物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有气体生成 A.①②③④⑤⑥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③④⑤⑥ D.只有②④⑤
|
8. 难度:简单 | |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如铜屑与稀硝酸 B.装置②中,白色沉淀为BaSO3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 D.装置④能用于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
9. 难度:简单 | |
在化学学习中使用数轴的表示方法可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A.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与分散系种类的关系: B.常温下溶液的pH其酸碱性的关系: C.硫的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D.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①HClO的氧化性比H2SO4的氧化性强②常温下氯气是气态而硫是固态 ③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 ④HCl比H2S稳定 ⑤H2S能被Cl2氧化成硫 ⑥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⑦氯气与氢气化合比硫与氢气化合要容易进行 ⑧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⑤⑥⑦ C.④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⑦⑧
|
11. 难度:简单 | |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7的溶液中:Na+、Cl-、Ba2、Fe3+ B.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C.碳酸氢钠溶液中:K+、ClO-、Cl-、OH- D.由水电离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Al3+、K+、NO3—、SO42—
|
12. 难度:简单 | |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的氮、磷废水排入海洋,易引发赤潮 B.第②步中结晶出的MgCl2·6H20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MgCl2 C.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 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2Fe(OH)3 =2 FeO42-+3Cl-+H2O+4H+ B.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 C.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中性:H++SO42-+Ba2+十OH-===BaSO4↓+H2O D.把少量磷酸二氢钠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钡溶液中: 2H2PO4-+3Ba2++4OH-=Ba3(PO4)3↓+4H2O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二氧化硫中的少量三氧化硫可用98%的浓硫酸 ②盛溴的试剂瓶里加少量水以减少溴的挥发 ③钾、钠、白磷都应保存在水中 ④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铂丝,每次用完后用稀硫酸洗涤后再使用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
15. 难度:简单 | |
某Al2(SO4)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已知C(Al3+):C(Na+) == 1:2,若C(SO42-) == 2.5mol/L,则C(Al3+)为 A.0.5 mol/L B. l mol/L C.2 mol/L D.3mol/L
|
16. 难度:简单 | |
将50g质量分数为ω1,物质的量浓度为C1的浓硫酸沿玻璃棒加入到VmL水中,稀释后得到质量分数为ω2,物质的量浓度为C2的稀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ω1=2ω2,则C1<2C2,V=50mL B.若C1=2C2,则ω1<2ω2,V>50mL C.若C1=2C2,则ω1<2ω2,V<50mL D.若ω1=2ω2,则C1>2C2,V<50ml
|
17. 难度:简单 | |
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 、②Ba2 +、 ③Cl一、 ④Br一、⑤SO32一、⑥SO42一 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H+、OH-),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
|
18. 难度:简单 | |
(6分)(1)有以下八种饱和溶液:①Ba(NO3)2;②Ca(OH)2;③Ca(ClO)2;④CaCl2;⑤Na2CO3;⑥NaAlO2;⑦NH3和NaCl;⑧Na2SiO3。向其中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能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描述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联氨(N2H4)是一种无色可燃的液体,溶于水显碱性,其原理与氨相似,但其碱性不如氨强,写出其溶于水呈碱性的离子方程式: 。 ② 联氨(N2H4)是航天飞船常用的高能燃料。联氨可以采用尿素[CO(NH2)2]为原料制取,方法是在高锰酸钾催化剂存在下,尿素[CO(NH2)2]和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联氨、碳酸钠、另一种钠盐和水,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9. 难度:简单 | |
(8分) 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 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 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有毒,③的反应中还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相遇有白烟生成,则A、D反应产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D、F都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列举物质B的一个重要用途 。
|
20. 难度:简单 | |
(7分).已知:CuI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氧化性Cu2+>I2> Cu+, 还原性Cu>I-> Cu+ (1)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推测,在溶液中Cu2+和I-反应的产物是 、 ;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向其中加入一些铜粉,可使溶液黄色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消除(2)中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这是因为当浓度接近时,还原性H2S_______(填“>”、“<”、“=”)I-;与加入铜粉的方法相比,用此方法得到的HI溶液浓度________(填“高”、“低”、“相等”); (4)CuI可用于监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汞蒸气:4CuI(白色)+Hg=Cu2HgI4(亮黄色)+2Cu。下列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a. 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铜元素和汞元素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 c.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21. 难度:简单 | |
(8分)A、B均为无色盐溶液,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一定条件下A、B可以发生图所E和F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H不溶于酸,示的物质之间的一系列变化: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气体F的化学式为 ,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 ; D+G→H ; (3) 在混合溶液G中若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可见现象为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溶液的形成过程)
|
22. 难度:简单 | |
(6分)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____(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______。 (2)为了验证甲、乙同学的推断,现提供以下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 请选择合适的试剂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验证甲同学方案: 。 验证乙同学方案: 。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你认为_______的推断是正确的;则溴化亚铁与氯气以4:5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难度:简单 | |
(13分) 某研究性实验小组欲验证浓硝酸在与Cu、Ag合金的反应过程中除生成NO2气体外,还会有少量NO生成、并测定Cu、Ag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常温下,NO2与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液体或晶体存在”。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Cu与HNO3反应可能的离子方程式 。 (2)实验前先打开A部分的活塞K1,持续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再关闭K1,其目的是 ;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 。 (3)停止反应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O2,若有NO生成,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发现,通入的O2温度高低对实验现象有较大影响,为便于观察应通入(填“热”或“冷”) 的O2。 (4)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实验前,Cu、Ag合金的质量:15.0g,浓HNO3:40mL 13.5 mol·L-1;实验后A溶液:V=40mL c(H+)=1.0 mol·L-1。假设反应中HNO3 既无挥发也无分解,则:①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②若已测出反应后E装置的生成物中含氮元素的质量m克,则为确定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若测得该数据为n,写出合金中铜的质量(设为x克)的求算式子(只需列式子,不需解方程) 。 (5)为减小上述实验误差,在D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后还须进行的操作是 。 (6)若已知Cu、Ag合金的质量为m g,且溶解完全。只利用A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简单的操作,也可以确定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其实验操作过程为 。
|
24. 难度:简单 | |
取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x g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加热至250℃,充分反应后排出所有气体。将反应后的固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将其中一份投入到足量的BaCl2溶液中,最后可得到3.94g沉淀。另一份溶于适量的水,无气体放出,再向水溶液中缓慢逐滴加入某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产生气体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盐酸后总共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L; (2)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的固体的成分(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4)密闭容器中排出气体的成分(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 (5)x=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