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主要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和节约资源
|
2. 难度:简单 | |
在化学学习中使用数轴的表示方法可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 A.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与分散系种类的关系: B.常温下溶液的pH其酸碱性的关系: C.硫的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D.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HClO的结构式:H-Cl-O B.NH3分子的电子式: C.CO2的比例模型: D.18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比较中,大小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冰 B.热稳定性:CH4>H2S>HBr>NH3 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D.微粒的半径:Cl—>Na+> Mg2+> Al3+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铁屑溶于过量稀硝酸: C.石灰石溶于醋酸: D.FeI2溶液中通人少量氯气:
|
6. 难度:简单 |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36g镁在足量的氮气中完全燃烧共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1mol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A C.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为3NA D.1 mol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B.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C.用激光笔验证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 只有② B.②③ C.③④ D.全不对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
|
11. 难度:简单 | |||||||||||||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 ℃,此时测得CO为0.4 mol时,该反应为平衡状态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
|
12. 难度:简单 | |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进行②的操作需用到坩埚、坩埚钳、玻璃棒、酒精灯 B.步骤⑥电解MgCl2时,阴极产生H2 C.步骤⑤应将晶体置于HCl气体氛围中脱水 D.上述工艺流程中的反应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13.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Y>X C.Y、R形成的化合物YR2能使KMnO4溶液褪色 D.X、Z可形成化合物XZ5,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
14.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五种银盐的饱和溶液中,c(Ag+)最大的是Ag2SO4溶液 B.在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 C.25℃时,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Cl固体形成饱和溶液,则两溶液中AgCl的溶度积相同,且两溶液中c(Ag+)也相同 D.AgBr沉淀可以转化成AgI沉淀,而 AgI沉淀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AgBr沉淀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4)2SO4、NH4HSO4、NH4Cl溶液中c(NH4+): (NH4)2SO4> NH4HSO4> NH4Cl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 C.1.0mol/L Na2CO3溶液:c(OH-)=2c(HCO3-)+c(H+)+c(H2CO3) D.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c(H+)+c(Na+)=c(OH-)+c(HA—)+c(A2—)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四个图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183kJ/mol B.②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4A(g)+3B(g) C.③表示体积和pH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表示CH3COOH溶液 D.④表示10mL 0.1mol/L 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lmol/LHCl,产生CO2 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表示Na2CO3溶液
|
17. 难度:简单 | |
将17.9 g 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3.36 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 L NO(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 A.33.2 g B.25.4 g C.22.4 g D.19.6 g
|
18. 难度:简单 | |
(13分)已知A、B、C、D、E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A;B、D同主族,可形成DB2、DB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回答)。 (2)A、B两种元素能形成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M、N,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M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化合物N在同主族元素形成有具有相同结构的物质中,具有较高的沸点,其原因是 。 (3)在上述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写化学式,下同),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 。 (4)A、B、C、D中的三种或四种元素能形成多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的有 (写出所有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下同),呈酸性的有 (写出所有化合物)。 (5)元素B、E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 (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
19. 难度:简单 | |
(11分)下图为某实验者设计的验证银圆(银和铜的合金)完全溶解于一定量的浓硝酸后生成NO2气体中含有NO的实验装置图。常温时,NO2与N2O4同时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的晶体存在。 (1)反应前先打开A中的活塞K1,持续通一段时间N2,其理由是 。 (2)若装置中缺B,其后果是 。 (3)反应结束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气,D瓶内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若通入的是热氧气,则瓶内气体的颜色比以前更深,其原因是 。 (4)C装置的作用是 ;E中a仪器所起的作用是 。 (5)已知该银圆的质量为25g,加入75mL 12mol·L—1的浓硝酸。实验结束后,A中烧瓶内溶液中H+的浓度为2mol·L—1(反应中HNO3既无挥发也无分解),溶液体积仍为75mL。 ①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②为测定该银圆中铜的质量分数,还需进行的主要实验操作是 。
|
20. 难度:简单 | |
(12分)(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 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 mL 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 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E、配制溶液时,若在最后一次读数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最后实验结果偏大。 F、中和滴定时,若在最后一次读数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最后实验结果偏大。 (2)常温下,已知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c(OH-) / c(H+)=1×10-8。 ①常温下,0.1 mol·L-1 HA溶液的pH= ;写出该酸(H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pH=3的HA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4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 ; ③0.2 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H+)+c(HA)-c(OH-)= 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t℃时,有pH=2的稀硫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 ①该温度下(t℃),将100 mL 0.1 mol·L-1的稀H2SO4溶液与100 mL 0.4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 。 ②该温度下(t℃),1体积的稀硫酸和10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稀硫酸的pH(pHa)与NaOH溶液的pH(pHb)的关系是: 。
|
21. 难度:简单 | |||||||||||||||
(13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CO2(g)+3H2(g)
计算反应上述反应的焓变△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S______0(填“>”或“<”或“=”),在 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2)在25℃下,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Al(OH)3]=3×10-34。) (3)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在此温度下,将pH=2的H2SO4溶液VaL与pH=12的NaOH溶液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Va︰Vb= 。 (4)在25℃时,将c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刚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