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仅用水能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B.仅用CO2能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 C.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 D.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试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
|
3. 难度:简单 | |
“纳米材料”(1 nm=10-9 m)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对于所得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速通过此分散系时会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此分散系中“纳米材料”的粒子在做不停的、无序的运动 C.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纳米材料”的粒子可能向电极做定向运动 D.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 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向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的集气瓶加入少量的水,所得溶液显绿色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A.NO2——酸性氧化物 Na2O2——碱性氧化物 Al2O3——两性氧化物 B.漂白粉——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HD——单质 C.纯碱——碱 硫化氢——酸 小苏打——酸式盐 D.盐酸——强电解质 硫酸钡——强电解质 醋酸——弱电解质
|
6. 难度:简单 | |
“5·12”地震给四川等省市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灾难。在灾区经常发生因混合使用消毒剂或洁污剂而产生的氯气中毒事件,据此推测,产生类似中毒事件的相混合的洁污剂或消毒剂中最有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lO3-,Cl-,K+ B.ClO-,Cl-,H+ C. NaClO,NaClO3,NaNO3 D.NaClO,Na2SO4,NaCl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才能电离出Na+和Cl- B.硫酸钡虽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D.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2Na++S6++4O2-
|
8. 难度:简单 | |
标准状况下,氯气和氢气混合气体22.4L,在一密闭容器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向该密闭容器加入2L 1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后所得溶液( ) A.一定显酸性 B.一定显碱性 C.可能显酸性或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D.可能显中性
|
9. 难度:简单 | |
已知:①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②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则下列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 g O2占有的体积为22.4 L B.22.4 L N2含NA个氮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为18 g D.在标准状况下,18 g的H2O和22.4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
11. 难度:简单 | |
(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方程式各物质前的系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 A.SO2、H2O、N2、NH3 B. N2、SO2、H2O 、NH3 C. N2、SO2、NH3、H2O D. H2O、NH3、SO2、N2
|
12. 难度:简单 | |
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1 mol·L-1的稀硫酸180 mL,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5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2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配置过程一定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② ③ ⑤ ⑥ ⑦ B.③ ④ ⑤ ⑥ ⑦ C.① ② ③ ⑤ ⑦ ⑥ D.① ③ ⑤ ⑥ ⑦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Na+、K+、N ②在pH=1的溶液中:Na+、N ③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l-、HC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 A.②④ B.④ C.②③ D.①②
|
14. 难度:简单 | |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2Y2++X2+,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X具有还原性 ④Y2+是氧化产物 ⑤Y2+具有还原性 ⑥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 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
15. 难度:简单 | |
有关物质保存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钠应该密封在煤油中保存 ②过氧化钠可以露置在空气中保存 ③氯水应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保存 ④漂白粉不能露置在空气中保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
16. 难度:简单 | |
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5.6 g Fe粉,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50 mL0.5mol·L-1 KN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FeSO4 + KNO3 + H2SO4= K2SO4 + Fe2(SO4)3+ NxOy + 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 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5.6g铁参加反应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 D.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计量数是:8、2、5、1、4、1、5
|
17. 难度:简单 | ||||||||||||||||
将溶液(或气体)X逐渐加入(或通入)到一定量的Y溶液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中情况的一组物质是( )
|
18. 难度:简单 | |
在一无色未知溶液中已检验出有Ba2+、Ag+,同时又测得其酸性很强。某学生还要鉴定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①Cu2+ ②Fe3+ ③Cl- ④NO3- ⑤S2- ⑥CO32- ⑦NH4+ ⑧Mg2+ ⑨Al3+。其实这些离子中有一部分不必再鉴定,就能加以否定,你认为不必鉴定的离子组是( ) A.③⑤⑥⑦ B.①②⑤⑥⑧⑨ C.③④⑦⑧⑨ D.①②③⑤⑥
|
19. 难度:简单 | |
20. 难度:简单 | |
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各条曲线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大致对应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NS:K+;
MP:H+; QR:C B.NS:K+;
MP:C C.NS:K+;
MP:Cl-; QR:H+; OT:HC D.NS:K+;
MP:H+; OQR:Cl-; OT:C
|
21. 难度:简单 | |
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 PbSO4(s)+2CH3COONH4(aq)===(CH3COO)2Pb(aq)+(NH4)2SO4(aq)。当在(CH3COO)2Pb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PbS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COO)2Pb+H2S===PbS↓+2CH3COOH B.Pb2++H2S===PbS↓+2H+ C.Pb2++2CH3COO-+H2S===PbS↓+2CH3COOH D.Pb2++2CH3COO-+2H++S2-===PbS↓+2CH3COOH
|
22. 难度:简单 | |
用足量的CO还原23.2 g某铁的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40g,则此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FeO B.Fe2O3 C.Fe3O4 D.FeO2
|
23. 难度:简单 | |
(6分)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金属单质、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列框图进行反应。又知D溶液是黄色的。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难度:简单 | |
(5分)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25. 难度:简单 | ||||||||||
(6分)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常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如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可表示为下左图。下右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则表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的字母分别是 。 (2)离子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是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一些错误观点,请在下列表格中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否定这些观点。 反应物从下列物质中选取:Na、Fe、H2O、H2SO4、HCl、NaOH、Ba(OH)2、CuCl2
|
26. 难度:简单 | |||||||||||
(5分)10℃时加热NaHCO3的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 (1)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沉淀,则乙判断正确。请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上述丙同学的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代替BaCl2溶液。
|
27. 难度:简单 | |
(8分)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变化关系,E是淡黄色粉末,判断: (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A.________, F.________。 (2)①写出B→C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F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E→B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难度:简单 | |||||||||||||||||
(4分)下表为四种无机化合物在水中、液氨中的溶解度(克溶质/100克溶剂)的数据:
根据给出的数据请分别写出上述几种化合物在水和液氨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在水溶液中 。 (2)在液氨溶液中 。
|
29. 难度:简单 | |
(8分)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新制的还原性铁粉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FeCl2还是FeCl3”。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一位同学用在空气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方法来验证溶液中含有Fe2+。①可观察到整个过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②加入NaOH溶液后,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呈现红色,但当滴加过量新制氯水时,却发现红色褪去。为了弄清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同学们查到如下资料: Ⅰ.铁有一种化合物称为铁酸盐(含有Fe Ⅱ.SCN-的电子式为 Ⅲ.氯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于是同学们提出两种假设: ①第一种假设是:Cl2可将Fe3+氧化为Fe ②第二种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难度:简单 | |
(7分)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2005年《化学教育》报道了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定性研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请回答: (1)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 。 (2)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②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 实验二、定量研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和150mL饱和氯水,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 请回答: (3)实验结束后检测量筒收集到的气体除CO2外还混有O2,请写出I中产生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2因溶解而造 成的损失,且水槽中仍然为水,请你对装置Ⅲ进行改进,最简单的方法是 。
|
31. 难度:简单 | |
(5分)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完成下列填空: (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____ ____。 (2)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 ; 2SO2+SeO2+2H2O→Se+2SO42-+4H+ 则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 __。 (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测定的原理如下:反应①发生后产生的I2,I2的量在反应②中被滴定,淀粉为指示剂,以Na2S2O3溶液为标准溶液 ①SeO2+KI+HNO3→Se+I2+KNO3+H2O ②I2+2Na2S2O3→Na2S4O6+2NaI 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2500g,消耗了0.2000 mol/L的Na2S2O3溶液25.00 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_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