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B.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得金属钠 D.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B.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C.钢铁表面烤蓝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能起到防腐蚀作用 D.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
3. 难度:简单 | |
用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60g C60晶体中的分子数为NA B.标况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5NA C.0.1mol/L稀硫酸中含SO42-离子个数为0.1NA D.0.1mol CH5+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稀氨水吸收足量SO2: NH3·H2O + SO2 = NH4+ + HSO3-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lO- + H2O + CO2 = HClO + HCO3- C.稀硝酸中加入铁粉:2Fe + 6H+ = 2Fe3+ + 3H2↑ D.过氧化钠与冷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中指定的比值是2∶1的是 A.C2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B.K2S溶液中c(K+)与c(S2-)之比 C.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D.16O原子的中子数和质量数之比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7的溶液中:Al3+、K+、SO42-、HCO3- B.FeCl2溶液中:SO42-、H+、MnO4-、Na+ C.能使pH试纸变深红色的溶液中:S2-、SO32-、S2O32-、SO42- D.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NH4+、Cl-、NO3-
|
7.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 + NH4Cl = NaCl + N2↑ + 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NO2是氧化剂 B.每生成1mol N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8.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像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3A(g) + B(g)
|
10. 难度:简单 |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可把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 难度:简单 | |
有机物A 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 A最多能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有机物A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HBr发生反应 C.有机物A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1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2mol NaOH
|
12. 难度:简单 | |
化学平衡常数(K)、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的平衡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有关 B.当温度升高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变小 C.KSP(AgCl) > KSP(AgI) ,由此可以判断AgCl(s) + I-(aq) = AgI(s)+ Cl-(aq)能够发生 D.Ka(HCN) < Ka(CH3COOH) ,说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氨气,能够防止倒吸 C.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少量NH D.装置④从a口进气可收集Cl2、NO2等气体
|
14. 难度:简单 | |
已知:①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证明Cl-具有还原性 B.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实验③说明KI被氧化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O3- > Cl2 > I2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 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C.pH=12的Ba(OH)2溶液和pH=12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的c(H+)后者大 D.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
16. 难度:简单 | |
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如H2、CO、CH4等)跟氧气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NaOH溶液作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 B.负极反应为:CH4 + 10OH- - 8e- = CO32- + 7H2O C.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D.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值不发生改变
|
17. 难度:简单 | ||||||||||||||||
下述实验不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 B.由“ 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 + OH-(aq) = H2O(l) △H=-57.3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g) + O2(g) = 2H2O(l) △H=-285.8kJ·mol-1
|
19. 难度:简单 | |
(10分)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⑴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写出C中的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上述①②③三个反应中,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⑸ 乙酸苯甲酯有很多同分异构体,含有酯基和一取代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五个,其中三个的结构简式是 请写出另外两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
20. 难度:简单 | |
(8分)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呈弱酸性,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过氧化氢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B.H2O2与H2O互为同素异形体 C.34g H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 D.实验室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⑵ H2O2是一种二元弱酸,请写出它的第二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将H2O2溶液加入酸性FeCl2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某厂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氯气,为了除去氯气,常加入H2O2作脱氯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难度:简单 | |
(10分)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⑴ 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___________。 ⑵ 该反应450℃的平衡常数________50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 ⑶ 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3v正(H2)=2v逆(NH3)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⑷ 第5分钟末,保持恒温恒压,若继续通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平衡__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⑸ 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
22. 难度:简单 | |
(6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 CO(g) + 2H2(g) ⑴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 该反应的焓变△H _____0(填“>”、“<”或“=”)。 ② 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⑶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H=-a kJ·mol-1 ② 2CO(g) + O2(g) = 2CO2(g) △H=-b kJ·mol-1 ③ H2O(g) = H2O(l) △H=-c kJ·mol-1 则CH3OH(l) + O2(g) = CO(g) + 2H2O(l) △H = ____________________ kJ·mol-1。
|
23. 难度:简单 | |||||||||||||
(10分)蛇纹石是一种含水的富镁硅酸盐矿物的总称,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实验室以蛇纹石为原料制取水合碱式碳酸镁,已知:
实验步骤如下: ⑴ 实验室完成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操作②中应控制溶液pH的合理范围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小于1.5 B. 1.5~3.3 C. 7~8 D. 大于9.4 ⑶ 检验溶液Ⅱ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与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从沉淀混合物B中制取D,应加入一种试剂进行分离,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进行____________、洗涤 、___________(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
24. 难度:简单 | |||||||||
(10分)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某兴趣小组欲探究SO2的性质及绿色实验方法,设计如下方案:
⑴ 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其中C、D分别为碘水和硫化氢的水溶液,则B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___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为了实现绿色实验的目标,某同学重新设计了如上右图A2的制取装置来代替A1装置,与A1装置相比,A2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即可)。 ⑶ E中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SO32-、SO42-、HSO3-等阴离子。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现有仪器和试剂为:小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和滤纸;2mol/L盐酸、2mol/L HNO3、1mol/L BaCl2溶液、1mol/L Ba(OH)2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证明“吸收液”中存在SO32-和HSO3-,完成下表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