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某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其原子在L层分布中能量最低的是( )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s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 B.6C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x2违反了洪特规则 C.电子排布式(21Sc)1s22s22p63s23p63d3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 D.电子排布式(22Ti)1s22s22p63s23p10违反了泡利原理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的是 ( ) 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l 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l s2 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一个空 轨道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
4. 难度:简单 | |
甲苯的二氯代物的结构可能有( ) A、8种 B、9种 C、10 种 D、11种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
6. 难度:简单 | |
足量锌投入到1L14mol/L浓硫酸中充分反应,经测定没有硫酸剩余则此过程转移的电子数( ) A、大于14NA B、 等于14NA C、 小于14NA D、无法确定
|
7. 难度:简单 |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4g白磷含有的P—P键数目为0.4NA B、15.6gNa2O2与过量的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C、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为a NA /22.4 D、5.6 g铁粉与硝酸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n 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n NA /4 个氯分子( ) B、在密闭容器中建立了N2+3H2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A D、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
9. 难度:简单 | |
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四种元素A、B、C、D分别为O、Ca、Na、Ar B.元素A、B、C两两组成的化合物可为CaO、Ca02、Na2 0、 Na2 02等 C元素A、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A<C D-元素A、C电负性大小关系为A>C
|
10. 难度:简单 | |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l s2 2s2 2p6 3s2 3p4 ②l s2 2s2 2p6 3s2 3p3 ③1s2 2s2 2p3④1 s2 2s2 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
11. 难度:简单 | |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 A、C02、H2S B 、C2H4、CH4 C.Cl2、C2H2 D、NH3、HCl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B.F2、C1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C.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分子一定不含非极性键 D.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 >晶体硅 >二氧化硅 >碳化硅 B.CI4>CBr4>CCl4>CH4 C.MgO>O2>N2>H2O 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
15. 难度:简单 | |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水的熔点比H2S高 D.由于氢键作用,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
|
16. 难度:简单 | |
(15分)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A、B、C、D、E是周期表中前30号元素。已知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A与C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之一是主要的温室气体;D与A同主族,其单质在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E原子M能层为全充满状态,且核外的未成对电子只有一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该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填化学式)。 (2)根据等电子原理分析,BC2 + 中B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 (3)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是晶体,其晶体类型是 。 (4)+1价气态基态阳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基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二电离能I2,依次还有I3、I4、I5…,推测D元素的电离能突增应出现在第 电离能。 (5)A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氢化物,其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 ;; (6)E的基态原子有 种形状不同的原子轨道;E2+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下 图(填甲、乙或丙) 表示的是E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方式。
甲 乙 丙
|
17. 难度:简单 | |
(6分). 金晶体是面心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5个金原子紧密堆砌(如图3,其余各面省略),金原子半径为A cm,求: (1)金晶体中最小的一个立方体含有___________个金原子。 (2)金的密度为___________ (3)金原子空间占有率为___________。(A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 用带A计算式表示)
|
18. 难度:简单 | |
(10分)下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已知B、D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液态化合物,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 (1)A的化学式 B的电子式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G→ H , F+J → B + C + I 。 (3)写出A+NaOH→D的离子方程式 。
|
19. 难度:简单 | |
.利用下图装置可测定m g纯碱样品(含少量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A) (B) (C) (1)实验中使用的药品可能有:a.浓H2SO4、b.稀硫酸、c.稀盐酸、d.纯碱样品、e.碱石灰、f.NaOH溶液、g.空气.请将这些药品的盛装部分对号入座(必要时可重复使用),请填写对应的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2)实验中使用了空气,其作用是 ;若通入空气的速度过快或通入空气的量不足,则所测定Na2CO3的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准确”). (3)干燥管Ⅱ的作用是 ,若缺乏干燥管Ⅱ,其后果是 . (4)若分液漏斗中④的滴液速度过快,将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高”、“偏低” 和“准确”). (5)若干燥管Ⅰ内药品的质量实验前为m1 g,实验后为m2 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
|
20. 难度:简单 | |
已知2X2(g)+Y2(g) 2Z(g) ΔH=-akJ·mol-1(a>0),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mol X2和1mol Y2 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Z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b kJ。 ⑴ 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若将温度降低到300℃,则反应平衡常数将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⑵ 若原来容器中只加入2mol Z,500℃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c kJ,则Z浓度_______Wmol·L—1(填“>”、“<”或“=”),a、b、c之间满足关系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⑶ 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浓度c(Z)=2c(Y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逆(X2)=2v正(Y2) D.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⑷ 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器开始体积相同),相同温度下起始加入2mol X2和1mol Y2达到平衡后,Y2的转化率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