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的每个分子内一定含有共价键 B.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一定存在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D.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中都一定不存在小分子
|
2. 难度:简单 | |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 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Ba(NO3 )2溶液鉴别Na2SO3和Na2SO4 B.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 C.将碘水和CCl4倒入分液漏斗,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CCl4中 D.取0.1mol FeCl3溶于蒸馏水,转移到100mL容量瓶定容后得到1 mol·L-1FeCl3溶液
|
4. 难度:简单 | |
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NaCl、NaClO B.NaCl、NaClO3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
|
5. 难度:简单 | |
某物质有以下性质:①是电解质,②溶解时有化学键的破坏,③熔化时没有化学键的破坏,则该物质固态时属于 A.原子晶体 B.离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金属晶体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HCO3-+ OH—+ Ca2+=CaCO3↓+2H2O B.向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2Al+2OH-+2H2O=2AlO2-+3H2↑ C.向HI溶液中加入Fe(OH)3固体:Fe(OH)3+3H+=Fe3++3H2O D.向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4 2--= BaSO4↓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同等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ΔH= +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 -57.3 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稀硫酸与1 mol NaOH固体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D.在101kPa、25℃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 -285.8 kJ/mol
|
8. 难度:简单 | |
用48mL0.1mol/L的FeSO4溶液,恰好还原2.4×10-3mol[RO(OH)2]+ 离子,则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A.+2 B.+3 C.+4 D.+5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B.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C.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D.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存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中的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当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有气体产生;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后则会有沉淀生成。则该组离子可能是 A.Na+、Cu2+、NO3-、CO32- B.Cu2+、K+、Cl-、SO32- C.Fe2+、Na+、SO42-、NO3- D.Mg2+、NH4+、SO42-、Cl-
|
11. 难度:简单 | |
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与CO2反应由先到后的顺序是:OH- AlO2- CO3 2- ) A B C D
|
12. 难度:简单 | |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 +S +SO2。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锂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从锂电极通过外电路流向碳电极 C.每生成1mol SO2转移4mol电子 D.S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中的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 D.原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分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
14. 难度:简单 | |
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4mol B.0.21mol C.0.16mol D.0.14mol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相同的是 A.AlCl3和NaOH B.硫酸铝和浓氨水 C.NaAlO2和H2SO4 D.氨水和AgNO3溶液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1.00mol NaCl的水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应多于6.02×1023 B. 在标准下,11.2L水所含有的电子总数为5×6.02×1023 C. 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D. 将氯化钡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中使其发生盐析而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
|
17. 难度:简单 | |
(14分) 课题式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D、F、X、Y 都是铂电极、C、E是铁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B 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_____。 (3)设电解质溶液过量,则同一时内C、D电极上参加反应的单质或生成的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4)欲用丙装置将粗铜(含少量铁、锌等杂质)精炼,G极材料应该是__________(填“粗铜”或“精铜”),电解液中原电解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装置丁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设甲池中溶液的体积在电解前后都是500ml,当乙池所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时,甲池中所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18. 难度:简单 | |
、(12分)钡盐生产中会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 (1)酸溶后溶液中 。 (2)酸溶时通常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且不使用浓硝酸,其原因是防止反应速率过快、浓硝酸挥发且易 。 (3)该厂结合本厂生产实际选用的X为 (填化学式);“中和Ⅰ”会使溶液中(填离子符号) 的浓度减少。 (4)从 (5)废渣可直接排放。上述流程中洗涤的目的是 。
|
19. 难度:简单 | |
(14分,每空2分)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C________ 、 D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反应管E(用“H”表示)”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用“I”表示)”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用“H”或“I”表示)____________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 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 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称量) 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 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含“c”字母的一个计算式(可以不写单位。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Ar(W)=____________; (5)此实验除了要对G口余气作处理外,似还有待改正之处,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你认为应该作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0. 难度:简单 | |||||||||||||||||||||
(12分)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原料是硫铁矿和空气。 I、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中,三个最主要的设备是: 、 和吸收塔; 为了避免酸雾的形成,提高SO3的吸收率,工业上常用 来作吸收剂。 II、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硫酸厂常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SO3等气体,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SO2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为了测定上述(NH4)2SO4 和NH4HSO4 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四份,分别加入浓度为3.00 mol·L-1的NaOH溶液50.00 mL,加热至120 ℃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SO4的分解温度均高于200 ℃〕,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
(1)由第1组数据直接推测:用1.81 g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为 L。 (2)14.48g该混合物中n((NH4)2SO4)= mol n(NH4HSO4)= mol (3)第4组中过量的NH4+ 的物质的量为: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