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份是硅

B.常用氢氟酸(HF)来刻蚀玻璃

C.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烧碱、石灰石、石英

D.实验室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某溶液能溶解Al (OH)3,不能溶解SiO2,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Na+、Cl-、NO3-                                                                                  B.K+、Ca2+、CH3COO-、HCO3-

C.Na+、Mg2+、NO-3、SO42-                                                                           D.Ba2+、K+、Cl-、SO42-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6ec8aac122bd4f6e 

① C、CO     ② AlCl3 、Al(OH)3 ③ Fe、Fe(NO3)2     ④ Na2CO3 、NaHCO3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某酸性溶液中Cl和SO42,选用试剂及顺序是BaCl2溶液、AgNO3溶液

B.将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

C.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不一定有铁

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无法鉴别的一组是 

A.Ba(OH)2、KSCN              、NaCl、K2SO4(FeCl3溶液)

B.NaNO3、NaHCO3、Na2SO3、Na2SiO3(H2SO4溶液)

C.NaBr、NH4Cl、KI、CaCl2(AgNO3溶液)

D.NH4Cl、Mg(NO3)2、CuSO4、AlCl3(KOH溶液)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能正确解释下列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4H+3NO3=Ag+NO↑+2H2O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

C.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 2+6OH

D.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4+CO32-=CaCO3↓+SO42-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假定奥运五环旗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常见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四种反应中必须包含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适合的一组是

选项

绿

A

SiO2

CuSO4溶液

CO2

NaOH溶液

Ag

B

O2

稀H2SO4

CO2

Fe

NaOH溶液

C

O2

稀H2SO4

Al(OH)3

NH3

NaOH溶液

D

Mg

CO2

KOH溶液

Al

Fe2O3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只是氧化产物 

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C.每生成1mol Cu2S,有4 mol硫被氧化

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C.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己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6ec8aac122bd4f6e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 > Cl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由相关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将15.6 g Na2O2和5.4 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7.8g沉淀

B.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的气体

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只含NaCl溶质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1.5mol/L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某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2:1,加入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变为1:1:2;则投入的铁粉与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2:1     D.2:3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催化剂)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mol/L     B.1.5 mol/L               C.0.18 mol/L    D.0.24mol/L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6分)X、Y为常见的两种单质,Z是氧气,A、B为常见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均是在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6ec8aac122bd4f6e

(1)画出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当X为金属,Y为非金属时,A可能的电子式为              

(3)当X为非金属,Y为金属时,X可能的化学式为              

(4)当X与Y均为金属时,写出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当X与Y均为非金属时,若X与Y同主族,写出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X与Y不在同一主族,写出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6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证明、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6ec8aac122bd4f6e

(1) 实验室常选用制CO2的发生装置制SO2;实验室在用MnO2跟浓盐酸反应制备Cl2时,应选用上图A、E两发生装置中    装置(填装置序号)制Cl2

(2) 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去,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        

(3) 装置C的作用是                          

(4) 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漂白性。试分析:

6ec8aac122bd4f6e

①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盛有浓硫酸装置的目的是:

                                    

②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其原因是:           ,并写出其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颜色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浅,其原因是: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2分)工业上以锂辉石(Li2O·A12O3·4SiO2,含少量Ca、Mg元素)为原料生产碳酸锂。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6ec8aac122bd4f6e

已知:① Li2O·Al2O3·4SiO2 +H2SO4(浓)6ec8aac122bd4f6eLi2SO4+Al2O3·4SiO2·H2O↓

② 某些物质的溶解度(S)如下表所示。

T/℃

20

40

60

80

S(Li2CO3)/g

1.33

1.17

1.01

0.85

S(Li2SO4)/g

34.2

32.8

31.9

30.7

(1)从滤渣1中分离出Al2O3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括号表示加入的试剂,方框表示所得到的物质。则步骤Ⅱ中最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c8aac122bd4f6e

(2)已知滤液1中的主要离子为Li+、Mg2、Ca2+、SO42,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g(OH)2和CaCO3。向滤液1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并写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2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过滤后,用“热水洗涤”的原因是       

(4)工业上,将Li2CO3粗品制备成高纯Li2CO3的部分工艺如下。

a.将Li2CO3溶于盐酸作电解槽的阳极液,LiOH溶液作阴极液,两者用离子选择透过膜隔开,用惰性电极电解。

b.电解后向LiOH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过滤、烘干得高纯Li2CO3

① a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中,生成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8分)钙是人体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细胞膜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功能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常量元素,维生素D参与钙和磷的代谢作用,促进其吸收并对骨质的形成和改善有重要的作用。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钙尔奇D600片剂”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碳酸钙1.5克(相当于钙元素600毫克),成人每天服用1片。”

(1)“1.5克碳酸钙与600毫克的钙”的计量关系是如何得出来的,请列式表示。

(2)该公司的另一种产品,其主要成分与“钙尔奇D600”相同,仅仅是碳酸钙的含量不同。为测定该片剂中碳酸钙含量,某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取一片该片剂碾碎后放入足量的HCl中(假设该片剂的其余部分不与HCl反应)过滤,取滤液加(NH4)2C2O4,使Ca2生成CaC2O4沉淀,沉淀过滤洗涤后溶解于强酸中,并稀释成1升溶液,取其20毫升,然后用0.01mol/L KMnO4 溶液滴定,反应中用去6毫升KMnO4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未配平):

MnO4+H2C2O4+H-Mn2+CO2↑+H2O

(1)通过计算回答该片剂中碳酸钙的含量。

(2)你认为该片剂的名称应该叫“钙尔奇D        片剂”。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