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碳酸钙高温分解 D.氢氧化钾和氯化铵的反应
|
2. 难度:简单 | |
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 g 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C.
|
3. 难度:简单 | |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甲:在500℃时,SO2和O2各10 mol反应 乙:在500℃时,用 V2O5做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丙:在450℃时,8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丁:在500℃时,8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丁、丙、乙、甲
|
4. 难度:简单 | |
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Y>X>Z>W B.离子半径:X>Y>Z>W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Y>X D.还原性:X>Y,W2—>Z—
|
5. 难度:简单 | |
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B.“四中子”不显电性 C.“四中子”的质量与一个4He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A.I2升华 B.NaCl颗粒高温熔化 C.HCl溶于水得盐酸 D.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
7. 难度:简单 | |
欲迅速除去水壶底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 和Mg(OH)2〕,又不损坏铝壶,最好选用 A.浓盐酸 B.稀硝酸 C.冷的浓硫酸 D.冷的浓硝酸
|
8. 难度:简单 | |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为烧液化石油气,应采用正确措施是 A.减小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B.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小石油气进气量 C.减小空气进入量,减小石油气进气量 D.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B.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非金属元素 D.离子键和极性键只存在于化合物中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Y=M+N为放热反应,可推知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B.1mol 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硫和1 mol氧气的键能之和 C.由C(石墨)=C(金刚石);△H= +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1/2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1/2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H1 CaO(s)+H2O(l)===Ca(OH)2(s)△H2 A.只有① B.只有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
|
12. 难度:简单 | |
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时c(X2)=0.4mol·L-1、c(Y2)=0.8mol·L-1、c(Z)=0.4mol·L-1,则该反应的反应式是 A. X2+2Y2
C. X2+3Y2
|
13.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里可按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M,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M是 A.NH3 B.CO C.CH4 D.HCl
|
14. 难度:简单 | |
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Ag+、Ca2+、Cl-、CO32- B.Cl-、SO42-、K+、Na+ C.Fe2+、Na+、K+、NO
|
15. 难度:简单 | |
图中曲线表示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的原子序数(按递增顺序连续排列)及其常见最高化合价的关系,其中A点表示的元素是 A.Si B.Al C.O D.N
|
16. 难度:简单 |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A. 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B. 2s时的压强是起始时的1.1倍 C. 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D. 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
17. 难度:简单 | ||||||||||||||||||||||||||
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加热),下列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18. 难度:简单 | |
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H2SO4和HN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金属粉末有剩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不可能产生H2 B.剩余的金属粉末中一定有铜 C.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会变血红色 D.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一定会减少
|
19. 难度:简单 | |
(13分)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 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 (2)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4)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
|
20. 难度:简单 | |
(12分)为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选用下图中的仪器(含所盛物质)组装成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KMnO4能吸收SO2) (1)在实验进行中,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导管口的三处连接应该 是 接 , 接 , 接 。 (2)试管B,C中各有什么现象,才能表示已检验出二氧化碳? B中 ,C中 。 (3)试管D中能否用饱和NaHCO3溶液代替酸性KMnO4溶液? 说明理由: (4)试管E的作用是 (5)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 难度:简单 | |
(10分)下列框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乙、丙、丁是常见的气体单质。气体B与气体C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E,A是强碱,D是海水中浓度最高的盐(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水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与丙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甲和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检验E中阳离子时,取少量E于试管中 则证明E中有该阳离子。 (4)写出实验室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 (5)工业上用B作原料制备某酸,写出该酸的浓溶液在常温下与某金属反应,生成绿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22. 难度:简单 | |
(11分)A、B、C、D、E、F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是半径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D与A同主族;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A、B、D、F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D、E、F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两两皆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C、E元素的名称B 、C 、E 。 (2)写出C、D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3)可以验证C和F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结论是(填编号) ; ① 比较这两种元素常见单质的熔点 ②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③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4) A、C、D、F四种元素可以形成两种酸式盐(均由四种元素组成),这两种酸式盐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A、C、F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且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