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自IIIA族的硼到VIIA的砹连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从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 ) A.耐高温材料 B.新型农药材料 C.半导体材料 D.新型催化剂材料
|
2. 难度:简单 | |
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与Ar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序数比Y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大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HI B. NaOH C. Br2 D. NaCl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F<Mg<K B.稳定性:PH3>H2S>NH3 C.酸性:H3PO4<H2SO4<HClO4 D.碱性:Al(OH)3<Mg(OH)2<KOH
|
6. 难度:简单 | |
把少量的溴水注入KI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 A、液体分成两层,下层呈紫色 B、液体分成两层,上层呈紫色 C、混合液不分层,且无色透明 D、混合液不分层,且呈褐色
|
7. 难度:简单 | |
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是( ) A.液化气 B.煤油 C.煤饼 D.木炭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
9. 难度:简单 |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
10. 难度:简单 | |
甲、乙两容器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2mol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要 ( ) A. 快 B. 慢 C. 相等 D. 无法判断
|
11. 难度:简单 | |
右图是可逆反应X+ 3Y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B.t2时,反应到达限度 C.t2时,X、Y、Z物质的浓度之比为1:3:2 D.t2- t3,反应不再发生
|
12. 难度:简单 | |
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 + O2 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10℃ 20mL 3mol/L的X溶液 B.20℃ 30mL 2molL的X溶液 C.20℃ 10mL 4mol/L的X溶液 D.10℃ 10mL 2mol/L的X溶液
|
14. 难度:简单 | |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A. 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有导线将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 正极发生了氧化反应,而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D. 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
|
15. 难度:简单 | |
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 ==4H2O O2+2H2O+4e-==4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通入正极,氧气通入负极 B.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C.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 ==== 2H2O D.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
16. 难度:简单 | |
质量相同的氢气,分别与足量的氧气点燃充分反应,在:(1)生成液态水,(2)生成水蒸气两种情况下( ) A.反应(1)放出的热量多 B.反应(2)放出的热量多 C.(1)、(2)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比较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
|
17. 难度:简单 | |
(8分)(1)某化学反应,设反应物总能量为E1,生成物总能量为E2。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热反应,该反应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和反应都是______热反应,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难度:简单 | |
(10分)元素A的原子的L层比M层多6个电子,元素B的L层比K层多5个电子,则A的元素符号为 ,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A和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 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
19. 难度:简单 | |
(16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 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高温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下列元素的名称: A B C D (2)写出AB2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 C2D 的形成过程 。
|
20. 难度:简单 | |||||||||||||
(10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①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 ,原因是 。 ②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 ,原因是 。 ③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 A 蒸馏水、 B NaCl溶液、 C NaNO3溶液、 D CuSO4溶液、 E Na2CO3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
21. 难度:简单 | |
(8分)卤族元素的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a、b、c、d分别表示卤族中某一元素的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d为_____(写化学式) ,红热的铜丝在b单质中燃烧的现象为 . b与H2反应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 . (2)由该能量变化示意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 .
|
22. 难度:简单 | |
一种比黄金贵百倍的18O2气体,不久前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成功。1mol这种18O2气体中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10mol B.16mol C.20mol D.36mol
|
23. 难度:简单 | |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
24. 难度:简单 | |
在高温下,用CO还原m g氧化铁得n g铁,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25. 难度:简单 | |
在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X气体和1molY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X(气)+Y(气) A.c(Z)=0.45mol/L B.c(Z)=1.20mol/L C.c(W)=1.00mol/L D.c(W)=0.80mol/L
|
26. 难度:简单 | |
某温度下,C和H2O(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C(固)+H2O(气) A.0.1mol/L B.0.9mol/L C.1.8mol/L D.1.9mol/L
|
27. 难度:简单 | |
锌电池可望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Zn+O2=2ZnO。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锌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解质溶液是酸性溶液 C.电池工作时,氧气与锌直接化合,生成氧化锌 D.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2e-+H2O=ZnO+2H+
|
28. 难度:简单 | |||||||
(10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XW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W和Y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色温效应,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29. 难度:简单 | ||||||||||||||
(8分)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用C与B相连作电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B溶解。根据实验现象填表:
|
30. 难度:简单 | |
(8分)往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内通入40molN2和120molH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经2s后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c(N2)为2mol/L。 (1)用H2的浓度变化表示2s内的平均速率为 。 (2) 氮气的转化率是 。 (3) 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是 。 (4) 容器内反应前后压强比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