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食用菜油混有了自来水,你将选择下列何种最简便的方法分离它们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铜与浓硝酸反应是自发过程 C.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D.电解池的反应均属于自发反应
|
3. 难度:简单 | |
把下列四种Na2S2O3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硫酸的锥形瓶中,并加水稀释到50 mL,其中出现浑浊最快的是 ( ) A.20℃,20mL、3mol/L的Na2S2O3溶液 B.10℃,10mL、4mol/L的Na2S2O3溶液 C.10℃,30mL、2mol/L的Na2S2O3溶液 D.20℃,10mL、4mol/L的Na2S2O3溶液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B.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C.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D.镀银的铁质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更易被腐蚀。
|
5. 难度:简单 | |
在2A + B A.υ(A) = 0.5mol•L-1•s-1 B.υ(B) = 0.2mol•L-1•s-1 C.υ(C) = 0.9mol•L-1•s-1 D.υ(D)= 1 mol•L-1• s-1
|
6. 难度:简单 | |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
|
7. 难度:简单 | |
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2SO2(g)+O2(g)
A.降低体系温度 B.增大体系容积 C.移去SO3 D.通入O2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H值为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B.金属材料电镀时,通常以待镀金属制品为阳极,以镀层金属为阴极。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D.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溶液,溶质的浓度和导电能力均相同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W随溶液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 C.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 D.一般情况下,一元弱酸HA的Ka 越大,表明该酸的酸性越弱
|
10. 难度:简单 | |
常温时,在同体积pH=3的HCl、HNO3、CH3COOH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Cl和HNO3放出H2一样多 B.醋酸中放出H2最多 C.HCl中放出H2最多 D.HNO3比醋酸放出H2多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中滤纸所吸附的水作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Na2CO3溶液呈碱性: CO32- + 2H2O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 +2NH3•H2O==2NH4+ +Mg(OH)2↓ D.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 +Cl-+ +ClO-
|
13. 难度:简单 | |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可能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 A.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
D.滴定前,滴定管中的溶液液面最低点未定在“0”点
|
14. 难度:简单 | |
在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 、AlO2-、Cl-、Na+ B.K+、Fe2+、Cl-、NO3- C.Na+、SO 42-、Cl-、NH4+ 、 D. Na+、NO3- 、K+、SO42-
|
15. 难度:简单 | |
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产生BaSO4沉淀,若以Ksp表示BaSO4的溶度积,则平衡后溶液中( ) A.C(Ba2+)·C(SO42-)≠ Ksp C(Ba2+)<C(SO42-) B.C(Ba2+)·C(SO42-)> Ksp C(Ba2+) = C(SO42-) C.C(Ba2+)=C(SO42-)= Ksp ½ D.C(Ba2+)·C(SO42-)=Ksp C(Ba2+)>C(SO42-)
|
16. 难度:简单 | |
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
A.若正反应方向
C.A不一定为气体 D.B一定为气体
|
17. 难度:简单 | |
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X2(g)
+ 3Y2(g) A. X2为0.4mol•L—1,Y2为1.2mol•L—1 B. Y2为1.0mol•L—1 C. X2为0.3mol•L—1,Z为0.2mol•L—1 D. Z为0.6mol•L—1
|
18. 难度:简单 | |
对于0.1mol•L-1 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CO32―)+ c(HCO3―)+ c(H2CO3) C.c(Na+)+c(H+)=2 c(CO32―)+ 2c(HCO3―)+ 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CO32―)与c(Na+)均增大
|
19. 难度:简单 | |
(9分)在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中: 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CH3COONH4 ③0.1mol/L NH4HSO4 ④0.2mol/L NH3·H2O和0.2mol/L 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 (1)溶液①呈 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上述四种溶液中NH4+的浓度大小 (填序号) (3)常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则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NH4+的水解程度,CH3COO--与NH4+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 c(NH4+)。 (4)在溶液④中, 离子的浓度为0.1mol/L;NH3·H2O和NH4+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为 mol/L。
|
20. 难度:简单 | |||||||||
(13分)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 CO(g) + 2H2(g) 反应II: CO2(g) + 3H2(g) ① 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填“I”或“Ⅱ”)。 ②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 0 (填“>”、“=”或“<”)。 ③ 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H3OH)= 0.8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 ④恒温、恒容时,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I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
c、υ(CO)消耗==1/2υ(H2)生成 d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2)25℃、101kPa时,燃烧16g液体甲醇生成CO2和H2O(l),放出的热量为363.26kJ,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电解Na2SO4溶液(图如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通入甲醇蒸气的电极应为 极(填写“正”或“负”), 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填字母代号)。 a.2CH3OH —12 e- +3O2 === 2CO2 + 4 H2O b.CH3 OH—6 e- + 8 OH- === CO32- + 6H2O c.O2 + 2H2O + 4 e- === 4OH- d.O2— 4 e- + 4H+ === 2H2O ②写出电极A的名称 。写出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③当酸性甲醇燃料电池消耗3.36 L 氧气时(折合为标准状况),理论上电解Na2SO4溶液生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
|
21. 难度:简单 | |
(8分)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是制备钡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但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这给转化为其他钡盐带来了困难,工业上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BaSO4沉淀,待达到平衡后,移走上层清夜,重复多次操作,将其转化为易溶于酸的BaCO3,再由BaCO3制备其它钡盐。 Ksp(BaSO4)=1.0×10-10 Ksp(BaCO3)=5.0×10-10 (1)写出沉淀转化的方程式: ,此反应平衡常数K 的值为 。 (2)要实现该转化C(CO32-)不低于 mol/L (3)必须更换Na2CO3溶液的原因是什么?
|
22. 难度:简单 | |
(6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 (1)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 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 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 (选填下列序号字母),作出正确的判断的理由为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了催化剂 (3)若△H的数值为200KJ/mol,则x值应为 _
__KJ/mol.此反应在A反应历程中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_____KJ/mol,
|
23. 难度:简单 | |||||||||||||||||||||||||||||||||
(10)按要求完成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实验:
(1)把上述各步骤中的内容补充完整:a: b: (2)写出步骤③趁热过滤的目的 ,步骤⑥的操作名称 ,步骤⑦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⑥的抽滤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 ,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 抽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抽滤时,应先 ,然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