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广东省山一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已知:C(s)+C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CO(g) △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对于反应A(g)+3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2mol/(L•s)               B.v(B)=0.2 mol/(L•s)

C.v(B)=0.3mol/(L•s)               D.v(C)=12mol/(L•min)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已知:① C (s) + 6ec8aac122bd4f6eO2 (g)     CO (g)  △H = – 110.5 kJ · mol – 1

② C (s) + O2 (g)     CO2 (g)   △H = – 393.51 kJ · mol – 1

则反应:C (s) + CO2 (g)     2CO (g) 的△H为(    )

A.– 283.01 kJ · mol – 1           B.+ 172.51 kJ · mol –1

C.+ 283.01 kJ · mol – 1           D.+ 504.00 kJ · mol – 1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条件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   )A(s)+2B(g) 6ec8aac122bd4f6e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现象是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的同时消耗2n molB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参照反应Br+H2 6ec8aac122bd4f6e 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变大

C. 反应物总键能高于生成物总键能

D. 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定量的稀盐酸跟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C.加入少量Na2SO4固体           D.加入少量Na2CO3浓溶液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

3X(g)+Y(g)说明: 6ec8aac122bd4f6enZ(g)+2W(g)。5min末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 L· min),则n的值为  (      )

A.1                              B.2                       C.3                          D.4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可逆反应mA(g)+nB(g)说明: 6ec8aac122bd4f6e pC(g)在不同温度(T)、压强(p)下,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x(C)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正反应热效应及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放热反应,mnp      B.吸热反应,mnp

C.放热反应,mnp      D.吸热反应,mn=p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说明: 6ec8aac122bd4f6eN2(g)+2CO2(g),△H=-746.8kJ·mol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平衡常数K

B.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CO的转化率

C.当X表示N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NO的转化率

D.当X表示NO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平衡常数K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的CO和1mol H2O(g)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CO2为0.4mol。此时抽出CO和H2O(g)各0.5mol,达到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 

A.小于0.4mol大于0.2mol           B.等于0.2mol

C.小于0.2mol                      D.大于0.4mol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

B.对2HI(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H2(g) + I2(g),增大平衡体系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为提高NH3的产率,采取高压的条件

D.溴水中有Br2 + H2O说明: 6ec8aac122bd4f6eHBr + 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将l mol X和1 mol Y进行如下反应:

 2X(g)+Y(g) 6ec8aac122bd4f6e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的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1 mol·L-1·s-1

B.将容器的容积变为20 L,Z的新平衡浓度将等于原平衡浓度的1/2

C.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往容器内增加1 mol X,Y的转化率将增大

D.若升高温度,X的质量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H>0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反应: N2(g)+3H2(g) 6ec8aac122bd4f6e2NH3(g)  △H=-92.4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 kJ

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 mol氦气,平衡不移动

C.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80%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

B.1mol碳和2mol碳的燃烧热不相同

C.在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  △H=-285.8kJ/mol

D.在稀溶液中,H+ (aq) + OH- (aq) = H2O (l)   △H=-57.3kJ/mol,若将0.5 mol 浓硫酸与1mol 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

2A(g) + 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3C(g),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百分含量为a%,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方案作为反应物,达到新平衡后,C的体积百分含量仍然为a%的是(    )

A.4 mol A + 2 mol B            B.3 mol C + 2 molA + 2 mol B

C.1 mol C                    D.1.6 mol A+1.6 mol B+0.6 mol C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5分)氮是一种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1)下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 自1913年工业合成氨投产以来,合成氨工业不断发展,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在工业上可进行连续生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N2(g)+O2(g)=2NO(g)         △H1= +180.5kJ/mol

②N2(g)+3H2(g)6ec8aac122bd4f6e2NH3(g)     △H2=-92.4kJ/mol

③2H2(g)+O2(g)=2H2O(g)        △H3=-483.6kJ/mol

写出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3分)(1)对于下列反应:2SO2 + O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SO3 , 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说明: 6ec8aac122bd4f6e2SO3  △H<0  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②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③若加入催化剂,请将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3)请用化学平衡移动知识解释久置的氯水(尤其是长期放置在见光环境),最后浅黄绿色消失,溶液变成稀盐酸: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9分)现有反应:mA(g) + n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S_____0  (填“>”、“=”或“<”),由此判断,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_______。

A 一定自发     B一定不自发    C高温自发,低温不自发   D低温自发,高温不自发

(2) 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 若加入B (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

(4) 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C(B) :C(C) 将______ ___。

(5) 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   ___。

(6) 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 (体积不变)后混合物颜色______ 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下同)

(7)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后,混合物颜色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2分)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H2(g)6ec8aac122bd4f6eCO(g)+H2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700

800

850

1000

1200

平衡常数K

2.6

1.7

1

0.9

0.6

(1)该反应的△H      0。(填“>”、“=”或“<”)。若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则CO2的转化率将     ,正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50℃时发生上述反应,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时,请在下图中画出700℃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注明必要的标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3)在850℃时发生上述反应,以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方向移动的组是     (填代号),平衡后与C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等的组有__________(填代号 )

 

A

B

C

D

E

n(CO2)[

3

1

0

1

1

n(H2)

2

1

0

1

2

n(CO)

1

2

3

0.5

3

n(H2O)

5

2

3

0.5

1

(4) 850℃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的CO2和H2,计算反应到达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9分)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mol·L-1

H2O2

Fe2+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298

3

6.0

0.30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

10

6.0

0.30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①②③分别代表以上三组实验测得的数据曲线。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请根据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p—CP)=                     mol·L-1·s-1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该降解反应速率_____。 (增大或减小)但其他文献表明,温度过高时(如接近100℃)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                            __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