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①漏斗;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⑨坩埚。 ( ) A.①③⑦ B.②⑥⑨⑦ C.①④⑧ D.④⑤⑥⑧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处 C.用酒精萃取碘水溶液中的碘 D.称量时将称量物放在称量纸或烧杯中,置于托盘天平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中
|
3. 难度:简单 | |
在容量瓶上不需要标记的是 ( ) A.刻度线 B.温度 C.浓度 D.容积
|
4. 难度:简单 |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SO3的体积约为22.4L B.100mL0.10 mol·L-1AlCl3溶液中,Cl-的数目为0.03NA C.18g水中,电子的数目为10NA D.3molCu与稀硝酸完全反应,被还原的NO3-数目为2NA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溶液中的c (Cl -)与50mL 1mol·L-1 氯化铝溶液中的c (Cl -)相等的是 ( ) A.150mL1mol·L-1 氯化钠溶液 B.75mL2mol·L-1 氯化铵溶液 C. 150mL3mol·L-1 氯化钾溶液 D.75mL2mol·L-1 氯化钡溶液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直径介于 1nm ~ 100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7. 难度:简单 | |
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在该反应中NaH ( ) A.是氧化剂 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 ) A. C5H10 B. CH4 C. C2H4O2 D. C2H4Cl2
|
9. 难度:简单 | |
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都能水解为还原性的糖。 B.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C.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D.天然油脂有的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 Ca2+ OH- CO32- B.Al3+ H+ Cl- SO42- C.Fe2+ H+ NO3- SO42- D.Na+ H+ SO32- ClO-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CO2↑+H2O 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D. 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Cu2++SO42-+2OH-+Ba2+=BaSO4↓+Cu(OH)2↓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作氧化剂 C.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D.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
|
14. 难度:简单 | |
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B.①中KCl是氧化产物,KBr发生还原反应 C.③中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D.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
15. 难度:简单 | |
已知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下列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金属钠 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
16. 难度:简单 | |
只需用一种试剂即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四氯化碳、己烯、甲苯五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该试剂是 ( ) A.FeCl3溶液 B.溴水 C.KMnO4溶液 D.金属钠
|
17. 难度:简单 | |
导电薄膜属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片断为…CH=CH―CH=CH―CH=CH―CH=CH…由此判断合成导电薄膜的单体为 ( ) A.乙炔 B.乙烷 C.乙烯 D. 1,3-丁二烯
|
18. 难度:简单 | |
能够鉴定氯乙烷中氯元素存在的操作是 ( ) A.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
|
19. 难度:简单 | |
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
20. 难度:简单 | |
燃烧等物质的量有机物A和乙醇,消耗等量的氧气。此时乙醇反应后生成的H2O是A的1.5倍,而有机物A反应后生成的CO2是乙醇的1.5倍。则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 A、C2H4O B、C2H6O C、C3H4O2 D、C3H6O2
|
21. 难度:简单 | |
(每空2分,共12分)实验室欲配制220mL 0.2 mol·L-1的碳酸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可供选择的仪器:①量筒 ②胶头滴管 ③托盘天平 ④药匙 ⑤烧瓶 ⑥烧杯 (1)通过计算可知,应用托盘天平称取 g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2)配制过程需要的仪器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 (3)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2CO3固体的质量,放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_____;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
|
22. 难度:简单 | |
(每空2分,共12分)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NH4+、K+、Mg2+、Ba2+、Al3+、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 ②将步骤①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不变蓝。 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回答: (1)上述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 ,为确认是否含有该离子,应做 实验。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
23. 难度:简单 | |
23.(每空2分,14分)具有水果香味的中性物质A可以发生下列变化: (1) 推断下述物质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NaOH→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难度:简单 | |
(每空2分,共12分)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 B的结构简式是 (2)①的反应类型是 。③的反应类型是 。 ④的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