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B.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C.变化时释放或吸收能量 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少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因为K比Na容易失去电子,所以K比Na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弱
|
4. 难度:简单 | |
在下列反应中,其离子方程式可以用H+ + OH-= H2O表示的是( ) A.Mg(OH)2溶液与稀盐酸 B.Cu(OH)2与HNO3 C.NaOH溶液与HNO3溶液 D.Ba(OH)2溶液与稀H2SO4
|
5. 难度:简单 | |
科研人员最近发现放射性同位素钬 A.99 B.67 C.166 D.233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可以由两种单质经化合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 A.CuS B.Fe2S3 C.FeCl2 D.Al2S3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 A.Na和Na+ B.N2和 CO2 C.NH4+ 和 H2O D.H2S 和 H2O
|
8. 难度:简单 | |
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OH-、Na+ B.K+、NO3-、Mg2+ C.Ba2+、SO42-、Na+ D.Ca2+、CO32-、Na+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某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弱,则其得到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互为同位素的是( ) A.2H、3H B.O2、O3 C.D2O、T2O D.NO、NO2
|
11. 难度:简单 | |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A> B> D> C B.原子序数 d > c> b> a C.离子半径 C> D> B> A D.单质的还原性 A> B> D> C
|
12. 难度:简单 | |
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只放出气体 B.先有白色沉淀产生,最后沉淀全部溶解 C.只产生白色沉淀 D.既产生白色沉淀,又放出无色气体
|
13. 难度:简单 | |
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的浓度在5s内从2.0 mol·L-1变成0.5 mol·L-1,则在这5s内B的平均速率为 ( ) A. 0.3 B. 0.3 mol·L-1·s-1 C. 0.4 mol·L-1·s-1 D. 0.04 mol·L-1
|
14. 难度:简单 | |
某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下列关于此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单质的氧化性比Cl2强 B.其氢化物的稳定性比HCl强 C.其原子半径比氯的原子半径大 D.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比Cl-弱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
|
16. 难度:简单 | |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反应是放热的,则不需要加热反应就会发生 B.合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能使原来不能发生的反应变成可发生的反应 C.反应2NO2 D.对于反应2SO2 + O2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溶液能用铝槽车来运送的(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 A.NaF B.NaCl C.MgI2 D.KBr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 B.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石灰石是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 D.Si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同时也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份
|
22. 难度:简单 |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表述合理的是 ( ) A.Q1-Q2>Q3 B. Q1+ Q2>2Q3 C.Q1+Q2<Q3 D.Q1+ Q2<2Q3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 A.PH3 B.NH3 C.H2O D.H2S
|
24. 难度:简单 | |||||||||||||||||||||
某核素的质量数为37,下列对该核素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
25. 难度:简单 | |
(12分)请用化学(或离子)方程式解释以下事实或原理: (1)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铝Al(OH)3是一种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药物,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 。 (3)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物)而对铝起保护作用,但这层氧化膜(氧化物)遇到强酸或强碱都会溶解,请写出: 该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焦炭高温还原二氧化硅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色金属铜置于潮湿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固体表面由红色变为绿色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难度:简单 | |||||||
(8分)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A、B、C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第____族; (3)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4)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
27. 难度:简单 | |
(12分)A、B、C、D、E、F均为元素周期表前20号主族元素,其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B同周期,B、D同主族且相邻,A、B、D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0。C、E同周期,可形成1:1型的离子化合物。F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1。请回答: (1)A、B、C、D、E、F六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用化学式表示A、D、E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 (3)用化学式表示D、E氢化物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 (4)请写出C、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28. 难度:简单 | ||||||||||||||||
(10分)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1)请写出铝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写出铝热反应的一种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 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要溶解该熔融物,下列试剂中可以选用_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
29. 难度:简单 | |
(10分)铝镁合金现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现有一块铝镁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分别称取c克样品,并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 甲:铝镁合金 乙:铝镁合金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a克; 丙:铝镁合金 (1)写出甲方案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该方案能否测定出镁的质量分数? (填“能”或“不能”)。 (2)乙方案所加入的试剂是 ,测定出镁的质量分数为 。 (3)丙方案测得沉淀的质量为b克,加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 (填一种分离方法)、洗涤、烘干沉淀。若c=40,b=2.9,则测得镁的质量分数为 。如果未洗涤沉淀,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