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0.1 mol·L-1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只存在一种分子的是 A.HNO3 B.NH4Cl C.HClO D.NaF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④
|
3. 难度:简单 | |
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溶液中:Fe2+、K+、 NO3-、Cl—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a2+、HCO3- C.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 NO3-、Na+、Cl-、Al3+ D.在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26的溶液中:K+、Na+、Cl—、SO42-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
6. 难度:简单 | |
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C(s) + 1/2O2(g)=CO(g);△H1=-110.5kJ/mol ②稀溶液中,H+(aq) + OH-(aq)=H2O(1);△H2=-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 B.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值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离子①R- ②R+ ③ R3+ ④RH4+ ⑤ RH-(R表示不同的元素)都有10个电子,其中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有 A.①②③ B.仅有② C.②③④ D.①②⑤
|
8. 难度:简单 | |
分别放置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都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慢的是
|
9. 难度:简单 | |
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镍(Ni)镉(Cd)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碱性电池,至今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镉是致癌物质,故镍镉电池有逐渐被其它可充电电池取代的趋势。镍镉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工作原理为: Cd(s)
+ 2 NiOOH(s)+2 H2O(l) 下列关于镍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是:Cd(s) - 2e-+2OH-(aq)=Cd(OH)2(s) B.充电时的阳极反应是:Ni(OH)2(s) - e-+OH-(aq)=NiOOH(s)+H2O(l) C.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正极有1 mol NiOOH被还原 D.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正极区pH减小,但整个电池的pH基本保持不变
|
10.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11. 难度:简单 | |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CuSO4(Cu(OH)2) B.NaOH(NaOH) C.NaCl(H2O) D.CuCl2(CuCl2)
|
12. 难度:简单 | |
夏天,鸡没有汗腺只能依赖“喘息”调节体温。鸡过度的呼出CO2,使下列平衡向左移动导致蛋壳变薄,使农场主和超市经营者蒙受经济损失。CO2(g)
A.淡盐水 B.碳酸水 C.碳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
13. 难度:简单 | |
用惰性电极电解2L饱和氯化钠溶液,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电解液的pH上升至13 (Kw=10-14),则电解过程中两极上共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A.2.24L B.4.48L C.1.12L D.11.2L
|
14. 难度:简单 |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M(气) A.平衡正向移动 B.物质M的转化率增大 C.n > m D.物质N的质量分数减少
|
15. 难度:简单 | |
在一个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LA(g)和1L
B(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3A(g)十B(g) A.1 B.2 C.3 D.4
|
16. 难度:简单 | |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 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A.①⑤,③ B.②⑤,④ C.③⑤,② D.③⑤,④
|
17. 难度:简单 | |
可逆反应mA(g) A.m>n,Q>0 B.m>n+p,Q>0 C.m>n,Q<0 D.m<n+p,Q<0
|
18. 难度:简单 | |
用0.01 mol/L H2SO4滴定0.01mol/L 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1滴H2SO4;②少加1滴H2SO4;(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c(H+)的比值是 A. 10 B. 50 C. 5×103 D. 104
|
19. 难度:简单 | |
在-50 ℃时液氨中有2NH3(液) A.电离平衡常数是1×10-15 B.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c(NH2—) C.降低温度,其电离平衡常数数值增加 D.此液氨中放入NH4Cl,其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增加
|
20. 难度:简单 | |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4的盐酸和pH=1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2的盐酸和pH=13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C.pH=5的醋酸和pH=9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
21. 难度:简单 | |
某溶液中仅含Na+、H+、OH-、CH3COO-四种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四种粒子之间可能满足:c(Na+)>c(OH-)>c(CH3COO-)>c(H+) B.若溶液中部分粒子间满足:c(CH3COO-)=c(Na+)则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C.若溶液中溶质仅为CH3COONa,则粒子间一定满足: c(Na+)>c(CH3COO-)>c(OH-)>c(H+) D.若溶液中的溶质为CH3COONa和CH3COOH,则溶液中粒子间一定满足: c(CH3COO-)>c(Na+)>c(H+)>c(OH-)
|
22. 难度:简单 | |
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反应:3A(g)+B(g) A. 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①②
|
23. 难度:简单 | |
蒸干氯化铁溶液后再加强热,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是 A.Fe2O3 B.FeCl3 C.FeCl3·H2O D.Fe(OH)3
|
24.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坩埚灼烧MgCl2·6H2O的反应式 MgCl2·6H2O B.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有c(HCO3-)>c(ClO-)>c(OH-) C.常温下将pH=2的稀硫酸稀释10倍,其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都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D.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溶度积Ksp=c(Ba2+)·c(SO42-)。则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 点变到c 点
|
25. 难度:简单 | |
可逆反应:aA(g) + bB(g) ① 压强 P1比P2 填(大或小) ② (a +b)比(c +d) 填(大或小) ③ 温度t1℃比t2℃ (高或低) ④ Q值为 填(正或负)(正值表示正反应吸热,负值表示正反应放热)
|
26. 难度:简单 | |
(1)0.1mol/L Na2CO3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氢氧燃料电池是利用氢能的一种重要方式。请写出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3)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该温度下0.01 mol/L NaOH溶液的pH为 。 (4)如图装置,已知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a极:Cu2++2e-= Cu b极:Fe-2e-= Fe2+ 该装置中原电解质溶液一定含有 ;(填序号) A. Cu2+ B.Na+ C.Fe2+ D. Ag+ (5)硫酸钡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
|
27. 难度:简单 | |
某一元弱酸(用H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A (1)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A固体,以上平衡将向 (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 。 (2)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溶液,以上平衡将向 (填“正”、“逆”、“不移动”)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A-)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溶液中c(OH-)将 。
|
28. 难度:简单 | |
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等,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1)A为0.1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 (2)B为0.1 mol•L-1NaHCO3溶液,在NaHCO3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平衡体系为(分别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测得NaHCO3溶液的pH>7,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 (3)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入 ,目的是 ;将B和C溶液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9.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实验中,A、B中的电极为多孔铂电极,c、d为夹在经Na2SO4溶液浸湿的滤纸条上的铂夹,a、b为电源的两极。将A、B中充满KOH溶液后倒立于盛有KOH溶液的水槽中,断开开关K1,闭合K2、K3,通以直流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为直流电源 极。 (2) 滤纸上(实验开始时中央滴有KMnO4液滴)的明显现象为 ; (3) 写出电极反应式:A极: ;C极: 。 (4) 若经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中均有气体包围电极,此时切断K2、K3,闭合K1,则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说明你的理由 。
|
30.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CH2)6N4H+与1mol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 称取样品1.500g。 步骤Ⅱ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的判断是 。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
|
31. 难度:简单 | |
某状态下将1molO2、2molSO2和1molSO3的混合气体压入装有V2O5的密闭容器中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28.5。 求:①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②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③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写出原混合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求反应的转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