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反应的热量变化方式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B.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 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冷水反应
|
2. 难度:简单 | |
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 Q(g)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明矾可作净水剂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
4. 难度:简单 | |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 2CO2(g)+4H2O(l); ΔH=+890kJ·mol-1 B.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kJ·mol-1 C.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kJ·mol-1 D.1/2CH4(g)+ O2(g)== 1/2CO2(g)+ H2O(g);ΔH=-445kJ·mol-1
|
5. 难度:简单 | |
2012年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十二五”期间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 A.更新采煤、采油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 B.控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 落实资源的“3R”发展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 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
6. 难度:简单 | |
在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3 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 Na+、 NO3-、 Cl- B.Ba2+、Na+、 NO3-、Cl- C.SO42-、C6H5O-、NH4+、Na+ D.Mg2+、Na+、Br -、AlO2-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
8. 难度:简单 | |
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D.打开啤酒瓶盖,瓶口冒出大量气泡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 B.金属铜导电,故金属铜是电解质 C.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
11.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4>2>1>3 B.2>1>3>4 C.4>2>3>1 D.3>2>4>1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 c(Cl—)>c(NH4+)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碱等体积混合:c(OH—)=c(H+) C.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 c(NH4+)> c(SO42—)> c(H+) 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 c(H2S)
|
13. 难度:简单 | |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该反应的熵变△S<0 C.Z的体积分数减小 D.X的转化率下降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OO—
+ H2O C.S2—+ 2H2O
|
15. 难度:简单 | |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A.T1<T2,p1>p2,m+n>p,△H>0 B.T1>T2,p1<p2,m+n>p,△H>0 C.T1>T2,p1<p2,m+n<p,△H<0 D.T1>T2,p1>p2,m+n>p,△H<0
|
16. 难度:简单 | |
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0.5 mol·L-1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B. 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 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D. 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
17.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B极是正极 B.(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 : 2 : 2 C.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Ag,电镀液是AgNO3溶液 D.装置(丁)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负电荷
|
18. 难度:简单 | |
有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和b(如图所示),a容器体积恒定,b容器压强恒定。在同温同压和等体积条件下,向a和b两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NO2,发生反应: 2NO2 A.反应起始时两容器的反应速率va和vb的关系:va<vb B.反应过程中两容器内的反应速率va和vb的关系:va<vb C.反应达到平衡时,两容器内压强相同 D.反应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NO2的转化率相同
|
19. 难度:简单 | |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情况会使测得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 酸式滴定管用水润洗后,直接注入标准浓度的盐酸 B. 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有少量漏液 C. 滴定前读数准确,滴定完毕俯视读数 D. 锥形瓶用水润洗后,再用待测的氢氧化钠润洗
|
20. 难度:简单 | |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
2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一甲醇(CH3OH)燃料电池的化学原理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负极 B.电极B表面上发生还原反应 C.工作一段时间溶液pH保持不变 D.燃料电池工作时不会出现火焰
|
22.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3. 难度:简单 | |
已知:25°C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C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C.25°C时,Mg(OH)2固体在20ml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 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
24. 难度:简单 | |
(8分)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①盐酸、②醋酸两种溶液,pH:①________②(填“>”、“<”或“=”,下同);与完全相同的镁条发生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率:①______ ②;中和等量NaOH时消耗的体积:①________②;与足量的Zn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① ________②。
|
25. 难度:简单 | |
(14分) (1)在甲图中,锌极为________极(填“正”或 (2)在乙图中,a和b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极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则电源的M极为______极,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如电路中有4 mol电子通过,a电极理论上析出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L(标准状况)。
|
26. 难度:简单 | |
(6分)(1)在一定条件下N2与H2反应生成NH3,请回答: ①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且E1 >E2,则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C(s,石墨)+O2(g)=CO2(g) △H1=Q1kJ·mol-1 2CO2(g)+H2 (g)=C2H2(g)+2O2(g) △H2=Q2kJ·mol-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此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mol C2H2(g)反应的焓变为 kJ·mol-1(用含有Q1和Q2的式子表示)。
|
27. 难度:简单 | |
(10分)25℃时,如果取0.1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选填“>”、“<”、或“=”) (3)求出混合液的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值): c(Na+)-c(A-)= mol·L-1; (4)已知NH4A溶液是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入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 (NH4)2CO3溶液的pH 7 (选填“>”、“<”或“=”); (5)将相同温度下浓度相同的四种盐溶液:A.NH4HCO3、B.NH4A 、C.(NH4)2SO4、D.NH4Cl,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填序号)。
|
28. 难度:简单 | |
(8分)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填具体数值);该温度 常温(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该温度下0.01 mol/L NaOH溶液的pH为 。 (3)除了用pH外,科学家还建议用酸度(AG)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
29. 难度:简单 | |
(8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mol·(L·min)—1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的浓度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达到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