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不可用铁制容器贮存 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 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
|
2. 难度:简单 | |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2电子式 C.CO2的结构式为:O=C=O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为
|
3. 难度:简单 | |
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D.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
4. 难度:简单 | |
在2A(g)+ B(s)=3C(g)+ 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 A.υA = 0.6mol/(L·s) B.υB = 0.3mol/(L·s) C.υC = 0.8mol/(L·s) D.υD = 1.0mol/(L·s)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O2和H2 C.NaCl和HCl D.CCl4和KCl
|
6. 难度:简单 | |
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 D.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凡金属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8. 难度:简单 | |
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而硫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 B.向硫化氢的水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得到淡黄色的硫 C.氯气能与水反应而硫不能 D.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而硫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
9. 难度:简单 | |
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l)+12.5O2(g)== 8CO2(g) + 9H2O(g) ΔH= —48.40KJ/mol B.C8H18(l)+12.5O2(g)== 8CO2(g) + 9H2O(l) ΔH= —5518KJ/mol C.C8H18(l)+12.5O2(g)== 8CO2(g) + 9H2O(l) ΔH= +5518KJ/mol D.C8H18(l)+12.5O2(g)== 8CO2(g) + 9H2O(l) ΔH= —48.40KJ/mol
|
10. 难度:简单 | |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肯定是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NaCl溶于水 D.HI气体受热分解
|
12. 难度:简单 | |
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非金属活泼性:Y<X<Z C.原子半径:X>Y>Z 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
|
13. 难度:简单 | |
元素A的阳离子与元素B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半径:A<B ②原子序数:A>B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A.②③④ B.①② C.④⑤ D.②⑤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FeCl3、KMnO4溶液褪色 B.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CO2和SO2 C.S在O2中燃烧可生成SO3 D.SO2通入BaCl2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
15. 难度:简单 | |
浓硝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其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 A.Cu B.C C.Fe2O3 D.Na2CO3
|
16. 难度:简单 | |
Cu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Cu粉质量减少,而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是 A.氯化物 B.硫酸盐 C.硝酸盐 D.碳酸盐
|
17. 难度:简单 | |
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H2SO4的实际体积 A.等于50mL B.大于50mL C.等于100mL D.大于100ml
|
18. 难度:简单 | ||||||||||||||||
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
19. 难度:简单 | |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
20. 难度:简单 | |
已知镁和稀硝酸反应时,每有1mol HNO3反应,就有0.8mol电子转移,此时硝酸的还原产物可能是 A.NO2 B.N2O C.N2O4 D.NO
|
21. 难度:简单 | |
(13分)⑴完成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KOH ; H2S ; CS2 ; NH4Cl ; ⑵下列微粒之间,属于同位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固体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正丁烷与异丁烷 B.红磷与白磷 C.氕与氚 D.氯化钠与干冰 E.金刚石与水晶 F.氧气和臭氧 G. 13C和14C H.CH3OCH3和CH3CH2OH ⑶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Na2SO3+ KIO3+ H2SO4—— Na2SO4+ K2SO4+ I2+ H2O (a)配平上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将系数填入方框中。 (b)其中氧化剂是 ,若反应中有5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是 mol。
|
22. 难度:简单 | |
(6分)已知A、B、C、D为气体(其中A为黄绿色),E是常见的氮肥,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 ⑴ D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⑵ D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难度:简单 | |
(11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与C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写元素符号:A为 ,B为 ,C为 。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是 。 (2)写出A、B形成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E属 (“离子”或“共价”)化合物。E中含 键。 (4)D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______族。
|
24. 难度:简单 | |
(8分)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3种气态物质 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⑴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t1min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__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__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生成1molZ的同时生成2molX ⑵ ①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且已知1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同学。
|
25.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和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式为: NaNO2 + NH4Cl == NaCl + N2↑+2H2O↑,该反应过程中放热。实验如下图,试回答: (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2)B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 a. 冷凝 b. 冷却氮气 c.缓冲氮气流 (3)加热前必须进行一个操作步骤是: ;加热片刻后,即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因是: 。 (4)收集N2最适宜的方法是________ a.用排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b.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c.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
26. 难度:简单 | |
使一定质量的Zn与100mL18.5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Zn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A为33.6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L。求气体A中各组分的体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