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广东省罗定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质检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是(  )

A.氢            B.碳           C.氧             D.氯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钠是活泼的非金属      B.钠与水反应放出氧气

C.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D.钠不能保存在易燃品煤油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元素属于卤族元素的是(  )

A.F        B.P      C  He      D.Li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Al<Na        B.金属性:Na>Al

C.原子序数:Na>C1        D.原子半径:Cl>Na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6ec8aac122bd4f6e-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6ec8aac122bd4f6e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与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互为同位素

B.表示碳元素的一种核素

C.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中子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H2       B.NaOH     C.MgCl2      D.HCl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铅蓄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 氢氧燃料电池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H2SO4+BaCl2==2HCl+BaSO4

B.2CH3CH2OH+3O2说明: 6ec8aac122bd4f6e2CO2+4H2O

C.4Fe(OH)2+2H2O+O2==4Fe(OH)3

D.3Cu+8HNO3==3Cu(NO3)2+2NO↑+4H2O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对于VII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形成-l价离子            B.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一定是  (       )

A.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大

B.断开旧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新键所放出的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B.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成光能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D.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变成热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s内的v (H2)=0.3mol/(L•s),则3s末NH3的浓度为(   )

 A.0.4mol/L      B.0.6mol/L    C.0.9mol/L    D1.2mol/L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对于可逆H2(g)+I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HI(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气体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时

B.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时

C.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时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 mol I2,同时有2 mol HI生成时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

A.生石灰           B.固体NaOH          C.无水乙醇          D.固体硝酸铵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砹是有色气体                     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据报道,N5是破坏力极强的炸药之一,18O2是比黄金还贵重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O2中含18个中子      B.18O与16O中子数不同

C.N5和N2互为同位素     D.2 N5=5 N2是化学变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发生反应:A(g)+2B(g)6ec8aac122bd4f6e2C(g),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A、B、C的浓度之比为1∶2∶2

B.单位时间消耗0.1 mol·L1 A,同时消耗0.2 mol·L1 B

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容器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0分)已知A、B、C、D、E是短周期的5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E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以两两反应;A与C同主族;B与E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

(1)请写出B、D元素的名称:B               ,D              

(2)画出C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3)写出D的单质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5)B、C、D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4分)

I、人们常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人类服务。

(1)煤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在点燃条件下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其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与如图所示中的        (填字母代号)最相符。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晶体与硝酸铵晶体密封于一塑料袋中,用线绳绑住塑料袋中间部分,使两种晶体隔开,做成“冰袋”。使用时将线绳解下,用手使袋内两种固体粉末充分混合,便立即产生低温,这种“冰袋”可用于短时间保鲜食物。则碳酸钠与硝酸铵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反应后生成产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仅仅表现为热能的变化,有时还可以表现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变化。比如,停电时,人们一般点蜡烛来照明,这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人们普遍使用的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II、某同学在超市看到一种电池外壳的纸层包装印有如获至宝图的文字,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电池的种类是__ ___(填序号)。

①干电池  ②蓄电池  ③燃料电池

(2)该电池含有的金属元素中毒性最大的是_ __    __     (写元素符号)。

(3)该电池的使用和性能,说法正确的是__ ___

A.该电池可应用于闹钟、收音机、照相机等

B.该电池可充电后反复使用

C.该电池使用后不能投入火中,应埋入地下以防污染环境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0分)某同学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帮他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电极材料: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

(2)写出正极反应式:                            。

(3)请画出该原电池装置图:

实验现象:负极不断溶解,正极上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2分)Ⅰ试写出中学阶段常见的两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Ⅱ.实验室中通常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已知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可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过程: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 mL 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解离出Fe3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        同学的猜想,理由是                            

(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记录如下,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

向盛有5 mL 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的 HCl,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无明显现象

               

              

向盛有5 mL 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的Fe2(SO4)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