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①漏斗、②试管、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
2. 难度:简单 | |
现有三组液态混合物: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四氯化碳的苯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
3. 难度:简单 | |
工业上冶炼金属铁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结晶法 D.电解法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铝跟盐酸反应 B.Ba(OH)2 ·8H2O晶体与NH4CI晶体的反应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酒精的燃烧
|
5. 难度:简单 | |
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 ) A.电子的运动轨迹图像 B.原子的吸收光谱 C.电子体积大小的图像 D.原子的发射光谱
|
6. 难度:简单 | |
构造原理揭示的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E(nl)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以下各式中正确的是( ) A.E(5s)>E(4f)>E(4s)>E(3d) B.E(3d)>E(4s)>E(3p)>E(3s) C.E(4s)<E(3s)<E(2s)<E(1s) D.E(5s)>E(4s)>E(4f)>E(3d)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
8. 难度:简单 | |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 A.Fe B.Mg C.P D.Zn
|
9. 难度:简单 | |
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构型3d84s2,其应在( ) A、第四周期ⅡA族 B、第四周期ⅡB族 C、第四周期Ⅷ族 D、第四周期ⅦB族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Cl2可用于制造漂白粉 ②Si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③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都正确
|
11. 难度:简单 | |
第四周期元素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
12. 难度:简单 | |
某元素质量数51,中子数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 A、0 B、1 C、 2 D、3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 A.1s22s22p4 B.1s22s22p63s23p3 C.1s22s22p63s23p2 D.1s22s22p63s23p64s2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 ) A.S能级 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
|
15. 难度:简单 | |
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标准大气压,20℃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4℃时9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
16. 难度:简单 | |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 、MnO4-、Na+、Cl- B.K+、Na+、NO3-、CO32- C.Na+、H+、NO3-、SO42- D.Fe3+、Na+、Cl-、SO42-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Δ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
18. 难度:简单 | |
关于由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片质量逐渐减少,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由锌片流向铜片 C.锌片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
19. 难度:简单 | |
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 B.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C.溶于水后加氯化钡溶液,看有无沉淀 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
|
20. 难度:简单 | |
质量相同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氢气体积比为 A.1:2 B.1:3 C.3:2 D.1:1
|
21. 难度:简单 | |
X、Y、Z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强碱,Z的原子半径最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第ⅠA元素,Z是第ⅦA元素 B.X、Y、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X、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22. 难度:简单 | |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中不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A.纯碱 B.浓硝酸 C.烧碱溶液 D.氢氟酸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NH4Cl B.MgO C.C2H6 D.CO2
|
24.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用塑料塞的玻璃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C.氯水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 D.硅酸钠密封保存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
25. 难度:简单 | |
可逆反应N2+3H2 A.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加氢气 B.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分离出部分氨气 C.降低温度、减小压强、增加氮气 D.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加氨气
|
26. 难度:简单 | |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Cl-)>C(NH4+)>C(H+)>C(OH-) B.C(Cl-)>C(NH4+)>C(OH-)>C(H+) C.C(Cl-)=C(NH4+)>C(H+)=C(OH-) D.C(NH4+)=C(Cl-)>C(H+)>C(OH-)
|
27.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 、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
|
28. 难度:简单 | |
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 B.7种 C. 8种 D.9种
|
29. 难度:简单 | |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和稀硫酸反应 2Fe + 6H+ == 2Fe3+ + 3H2↑ B.过量的溴化亚铁溶液加入少量氯水到中 2Fe2++ Cl2 == 2Fe3+ + 2Cl― C.碳酸钙溶于稀盐酸 CO32― + 2H+ == H2O + CO2↑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Ba2+ + HCO3― + OH-== BaCO3↓+H2O
|
30. 难度:简单 | |
在KClO3+6HCl=KCl+3Cl2+3H2O反应中,当生成0.5molCl2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6:1 B.1:6 C.1:3 D.1:5
|
31. 难度:简单 | |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Fe2+的电子排布式为 ②基态铜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③Se价电子排布图为 ④第二周期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次序为 ⑤铬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2. 难度:简单 | |
已知A、B、C、D、E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①A常温下为黄绿色的气体单质。 ②B为一种常见变价金属单质,在冷的浓硫酸中会被钝化。 ③C的水溶液是一种无氧酸,且C的组成中含有与A相同的元素。 请回答:(1) A的化学式为 ,构成非金属单质A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 ,C的名称为 。 (2)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与E反应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在E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
|
33. 难度:简单 | |
有A、B、C、D同周期的四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质子数均小于18。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元素阳离子与N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元素原子核外各轨道上均无成单电子;C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1;D-的核外电子构型与Ar相同。 (1)写出A、C、D的元素名称: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B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_____ ___。
|
34. 难度:简单 | |
Ⅰ.(8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氯化铵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mL1mol/L的NH4Cl溶液。该同学应用托盘天平称量NH4Cl固体的质量为 g。 有以下仪器: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等玻璃仪器。 ①还缺少的仪器有 ; ②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2)该同学又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了有关氨气的性质实验。 ①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B中盛放的是碱石灰其作用是 ;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在氨水中滴加酚酞现象是 ; ④检验氨气的方法是 。 Ⅱ.(6分)在稀硝酸中放入足量的铜片: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L(标 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