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准确量取25.0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 A.50mL量筒 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碱式滴定管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除去N2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除去Fe(OH)3胶体中的NaCl ——(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 ——(加入CuO,过滤) D. 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溶解,蒸发,过滤)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B.凡是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S>0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润洗后方可使用 D.Ksp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温度、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等因素有关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 ) A.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 B.抽滤时,滤纸要小于布氏漏斗 C.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
5. 难度:简单 | |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
6. 难度:简单 | |
已知4种无机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g/100g溶剂)为: 由此溶解度可知在水溶液中上述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为:2AgNO3+BaCl2=2AgCl↓+Ba(NO3)2,那么上述几种化合物在液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2AgNO3+BaCl2=2AgCl↓+Ba(NO3)2 B.2AgNO3+BaCl2=2AgCl+Ba(NO3)2↓ C.2AgCl+Ba(NO3)2=2AgNO3↓+BaCl2 D.2AgCl+Ba(NO3)2=2AgNO3+BaCl2↓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c(NO3-)= 1mol.L-1的溶液中:NH4+、Ba2+、Fe2+ 、Br- B.水电离出c(OH-)= 10-10mol.L-1的溶液: HCO3-、K+、Na+、Cl- C.在pH=2的溶液中:NH4+、K+、ClO-、Cl- D.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
8. 难度:简单 |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mA(s)+nB(g) A.化学计量数:m+n>p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转化率减小了 D.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
9. 难度:简单 | |
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 A.α1、α2均减小 B.α1、α2均增大 C.α1减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
|
10. 难度:简单 | |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2+(aq)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D.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饱和食盐水,阴极区附近溶液先变红 B.镀锌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 C.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在电解片刻后溶液中加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 D.配置FeCl3溶液时,可先将其溶解在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
|
12. 难度:简单 | |
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 ①1.0×10-7mol.L-1 ②1.0×10-6mol.L-1 ③1.0×10-2mol.L-1 ④1.0×10-12mol.L-1 A.③ B.③④ C.①③ D.④
|
13. 难度:简单 | |
25℃ 时,在25mL 0.1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 HA酸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仔细观察下图,判断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A酸是弱酸 B.当滴定过程中溶液pH=7时,c(Na+)=c(A-)>c(OH-)=c(H+) C.在C点:c(Na+)>c(A-)>c(H+)>c(OH-) D.在D点:c(A-)+c(HA)=2c(Na+)
|
14. 难度:简单 | |
在某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A.均减半 B.均加倍 C.A,C个增加1 mol,B不变 D.均减少1mol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食醋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通常变化缓慢,当接近完全反应时(即滴定终点),PH出现突变,称为滴定突跃。 B. 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晾干后将其末端浸入展开剂中约0.5cm。 C. 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2NH3·H2O==Cu(OH)2↓+2NH4+ D. 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未出现结晶时,可以用玻棒充分磨擦器皿壁促使晶体析出。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反应A2(g)+3B2(g)
|
17. 难度:简单 | ||||||||||
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2g铝粉和3g碘粉小心混合均匀,分为质量相等的3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记录如下,根据表中实验事实作出推断,错误的是
A.水能增大铝与碘反应速率 B.第一份实验中铝和碘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AlI3 C.第一份和第二份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紫色的烟 D.第三份实验中是因为铝和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
|
18. 难度:简单 | ||||||||||||||||
向紫色Cr2(SO4)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析出蓝灰色沉淀,此时,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3+(紫色) +3OH-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不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 ①NH3+H2O ③HCO3-+H2O ⑤A1O2-+HCO3-+H2O=Al(OH)3↓+CO32- ⑥NH4++2H2O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①③
|
20. 难度:简单 | |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Cl-、NH4+四种离子,其离子浓度可能有如下关系: ① c(Cl—)>c(NH4+)>c(H+)>c(OH—) ② c(Cl—)>c(NH4+)>c(OH—)>c(H+) ③ c(NH4+)>c(Cl—)>c(OH—)>c(H+) ④ c(NH4+) =c(Cl—)>c(OH—)=c(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①正确,则溶液中溶质一定为NH4Cl B.若③正确,则溶液中c(NH3·H2O) + c(NH4+)>c(Cl—) C.若④正确,且盐酸和氨水体积相等,则盐酸中c(H+)等于氨水中c(OH—) D.溶质不同时,上述四种关系式均可能成立
|
21. 难度:简单 | |
将铝片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出现下列现象:铝片表面立刻有紫红色物质沉积,同时产生较多气泡,继而产生蓝色沉淀,混合物温度升高甚至发烫,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铝片上下翻滚,溶液中出现黑色物质……。对以上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片表面的紫红色沉积物为Cu ,离子方程式为2Al+3Cu2+=3Cu+2Al3+ B.生成的气体是H2,生成的蓝色沉淀为Cu(OH)2, 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6H2O+2Al=3Cu(OH)2↓+3H2↑+2Al3+ C.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一定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D.溶液中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
|
22. 难度:简单 | ||||||||||||||||
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坩埚灼烧MgCl2·6H2O的反应式:MgCl2·6H2O B.KSCN和FeCl3混合液着存在平衡:3KSCN+FeCl3 C.常温下,将pH=2的稀硫酸稀释10倍,其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都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D.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溶度积常数(Ksp=c(Ba2+)·c(SO42-)。则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 点变到c 点。
|
24. 难度:简单 | ||||||||||||||||
现有常温下的四种溶液(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V1L④与V2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则V1:V2=9:11 B.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NH4+)>c(Cl-)>c(OH-)>c(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③>④ D.在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①的pH减小,②的pH不变
|
25. 难度:简单 | |
已知:N2(g)+3H2(g) A.平衡时甲容器中NH3(g)的体积分数比乙容器中的小 B.平衡时甲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压强的3/4 C.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25% D.Q1=Q
|
26.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25℃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B.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5 :9,此时溶液pH=5 C.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l2=HCO-3+Cl-+HClO D.向浓度均为1×10-3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L-1的AgNO3溶液,CrO42-先形成沉淀
|
27. 难度:简单 | |
(10分)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 (3)灼烧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下图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任二处)① ② 。
|
28. 难度:简单 | |
(12分)完成下列各题: (1)在T1℃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甲中加入1molN2、3molH2及少量固体催化剂,发生反应N2(g)+3H2(g) ①该反应在0~10min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可以判断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V正(N2)=2V逆(NH3) C.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D.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E.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③在T1℃时,若起始时在容器甲中加入0.5molN2、1.5 molH2、1 molNH3,则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 ;(填选项字母) A.大于0.4mol B.等于0.4mol C.小于0.4mol D.不能确定 ④下图是在T1℃时密闭容器甲中H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T2℃(T2>T1)时的H2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2)已知:Al3 +与HCO3–、CO32–、HS-、S2-等能发生彻底的双水解,生活中通常利用Al3 +与HCO3–的反应来制作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的简易构造如下图,a为玻璃瓶,b为铁筒,请思考: ①参与反应的液体分别为Al2(SO4)3和NaHCO3,请问a瓶中盛放的液体为: 。 ②已知苯酚是比碳酸更弱的酸,请问,苯酚钠和硫酸铝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彻底的双水解?如能,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
29. 难度:简单 | |
(12分)食醋分为酿造醋和配制醋两种。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总酸含量不得低于3.5g/100mL。 (1)某研究小组利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某品牌食醋中醋酸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NaOH溶液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b.食醋试样需稀释一定倍数后再进行滴定 c.用NaOH溶液滴定食醋,可使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 d.若测得该品牌食醋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1,则该食醋的总酸量为4.5g/100mL。 (2)研究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了该品牌食醋的标签,发现其中还含有苯甲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他想用资料法验证醋酸与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C6H5COONa)不会发生离子互换反应,需查找在一定温度下的醋酸与苯甲酸的 (填选项字母)。 a.pH b.电离度 c.电离常数 d.溶解度 (3)常温下,用0.100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0 mol·L-1HCl溶液和20.00mL 0.1000 mol·L-1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3 图4 ①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线是 (填“图l”或“图2”);滴定曲线中a= mL (4)现欲粗略测定一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的电离度,应做的实验和所需的试剂(试纸)是 。 a.电解,NaOH溶液 b.蒸馏,Na2CO3溶液 c.酯化反应,石蕊试液 d.中和滴定,pH试纸图2 (5)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酸式滴定管读数时,若先俯后仰,则结果会 。
|
30. 难度:简单 | ||||||||||||||||||||||||||
14分)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 、FeCO3 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1) 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 。 (2) 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H)2+□____+□_____==□Fe(OH)3 +□Cl- (3)针铁矿(Goethite)是以德国诗人歌德(Goethe)名字命名的,组成元素是Fe、O和H,化学相对分子质量为89,化学式是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调节“滤液2”的pH时,理论上可选用的最大区间为______。
(5)“滤液4”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6)抽滤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抽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抽滤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ZnCO3 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