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山东省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                        B.化合物、电解质

C.溶液、胶体                                D.溶液、分散系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区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用品红溶液                                   D.根据有无毒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浓硫酸与铜片反应

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D.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0mL 0.1mol·L-1的稀硫酸中含有H个数为0.1NA

 B.1mol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

 C.27g金属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D.常温常压下,11.2 L NO2 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5 NA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H4HCO3 ②Al2O3 ③ Al(OH)3 ④Al ⑤FeO

A.只③④         B.只②③④            C.只①②③④     D.全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浓硫酸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Cu+H2SO4(浓)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Fe2O3+H2SO4(浓)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C+H2SO4(浓)                       D.NaOH+H2SO4(浓)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6ec8aac122bd4f6e        B.6ec8aac122bd4f6e         C.6ec8aac122bd4f6e        D.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3C、15N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常温下,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A.SO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不小心将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能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D.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①活性炭 ②过氧化钠 ③氯水 ④二氧化硫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氯化溴是由两种卤素互相结合而成的卤素互化物。其化学性质与Cl2相似,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能与水反应:BrCl+H2O    HCl+HBrO,下列有关BrCl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BrC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BrO两种盐

B.BrCl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C.能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D.BrCl与水反应中,Br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一定量的铁与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得到硝酸铁溶液和NO2 、N2O4 、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3.36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铁溶液中加入2 mol·L-1 的NaOH 溶液至Fe3+恰好沉淀,则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

A.300 mL           B.150 mL        C. 120 mL    D.90 mL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4mol/L 的硫酸和2mol/L的硝酸混合溶液10mL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   )

A.89.6mL             B.112mL             C.168mL    D.224mL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B>A;C和D两种元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A.B<A<C<D<E                                            B.A<E<B<C<D

C.E<B<A<C<D                                            D.B<A<D<C<E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X、Y、Z是短周期中的三种相邻的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总和是17,核内质子数总和是31,则X、Y、Z三种元素是下列各组中的

A.N、O、S      B.O、S、P      C.O、F、Cl       D.C、Si、P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中,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分子数和质量数均不相同

B.含有相同的质子和中子

C.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D.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ClO>I2>SO42-

B.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ClO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

C.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D.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褪色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已知钍(232  90Th)的原子可发生下列放射性变化:232  90Th→228  88X+4 2He 对元素X的推测错误的是

A.X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   B.X的碳酸盐难溶于水

C.X的最高正价为+2价        D.X的氢氧化物为强碱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将盛有N2和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 的体积比是

A  1:1           B  1:2        C  1:3       D  3:1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硝酸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易分解

C.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稀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盐酸具有挥发性       D.气体的溶解度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元素R的质量数为A,Rn-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 g Rn-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A-x+n)mol  B.(A-x-n)mol  C.(A-x+n)w/Amol  D.(A-x-n)w/Amol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将充满20mLNO的试管倒置于盛有蒸镏水的烧杯中,然后向试管里通入纯氧气,当试管内液面稳定在试管容积的4/5时,则通入O2

①12 mL   ②3 mL   ③19 mL   ④31 mL

A.①④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4分)某校高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将造成我省某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四种:

A.燃烧农作物秸秆   B.燃烧含硫煤    C.粉尘污染     D.机动车尾气污染

并就造成该市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了该市100名市民和100位环保部门人士。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市民认为造成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    ,环保人士认为造成该市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    

(2)调查结果说明市民对造成空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认识不足。该最主要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成分是        ,空气中该成分含量较高时,在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酸雾,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下列措施能够减少空气中该成分排放量的是               

①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  ② 改进燃烧技术,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 工厂生产时将燃煤锅炉的烟囱造得更高   ④ 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后使用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1分).

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实验时,先向注射器内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迅速将带有铜丝的橡皮帽盖上,一段时间后,注射器内有无色气体产生。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证明无色气体是NO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 ℃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每有10mol N2生成,被还原的氧化剂为_______mol。

(3)若将上述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其生成的气体为                              ,将此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0分)为了验证Cu和 浓H2SO4反应的产物中有SO2和H2O,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 B中有无水硫酸铜、C中有品红、D中有氢氧化钠溶液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a接         

                       

(2) 仪器B、C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SO2和H2O?B中   ,C中      

(3)D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4)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5分)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是能使红色湿润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A + H2O → B + C    ② C + F → D   ③ D + NaOH 说明: 6ec8aac122bd4f6eF + E + H2O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 D          

                        E            、F              

 (2)写出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反应①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比。

    ①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           

                                                           

                                                         

(3)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有如下一步反应,即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