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焓变和熵变的数据可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

   B.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

   D.利用原子(或离子)半径的数据可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说明: 6ec8aac122bd4f6e。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说明: 6ec8aac122bd4f6e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a变小

C.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的pH

D.已知:Fe2O3(s)+3C(石墨)说明: 6ec8aac122bd4f6e2Fe(s)+3CO(g),H=+489.0 kJ/mol。

CO(g)+说明: 6ec8aac122bd4f6e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CO2(g),H=-283.0 kJ/mol。

C(石墨)+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CO2(g),H=-393.5 kJ/mol。

则4Fe(s)+3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Fe2O3(s),H=-1641.0 kJ/mol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已知NO2与N2O4可相互转化:2NO2(g)⇌N2O4(g);ΔH=-24.2 kJ/mol,在恒温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g)的混合气体充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其中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推理分析合理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反应进行到10 min时,体系吸收的热量为9.68 kJ

B. 前10 min内,用v(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 mol/(L·min)

C.a、b、c、d四点中vv均相等   

D.25 min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温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变化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①NH3+H2O说明: 6ec8aac122bd4f6eNH4+OH-                       ②HCO3+H2O说明: 6ec8aac122bd4f6eH2CO3+OH

③NH4+2H2O说明: 6ec8aac122bd4f6eNH3·H2O+H3O+              ④Al3++3HCO3=Al(OH)3↓+3CO2

⑤AlO2+HCO3+H2O=Al(OH)3↓+CO32   ⑥HCO3+H2O说明: 6ec8aac122bd4f6eH3O+CO32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与金属铝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NH4+、NO3-、CO32-、Na+

B.无色澄清溶液:K+、NO3-、SO42、Fe3+

C.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NH4、Na、SO42、Fe3+

D.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的溶液:HCO3、NH4+、Cl、Ca2+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 X、Y的转化率相等

C.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c1的取值范围为0< c1<0.14 mol·L-1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通人体积为1.0 说明: 6ec8aac122bd4f6e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的说明: 6ec8aac122bd4f6e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5%                   B.17%             C.25%             D.33%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A、B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达到化学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说明: 6ec8aac122bd4f6e;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并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说明: 6ec8aac122bd4f6e。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向右移动                     B.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B的转化率提高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30 min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

B.  0~8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min-1

C.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  54 min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40 min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0.1 mol/L CH3COOH溶液的pH>1:CH3COOH⇌CH3COO+H

B.“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ΔH<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O===3Fe2+2NO↑+4H2O

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H2O⇌HCO+OH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中c(OH)大于c(HCO)

B.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若溶液中c2(OH)=KW,溶液pH可能小于7

C.1 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可能增大

D在CH3COOH溶液中加入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固体物质,平衡一定向电离方向移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醋酸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c(H)+c(CH3COOH)

B.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CH3COO)>c(Na)>c(H)>c(OH)

C.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7 mol/L

D.由水电离出的c(OH):②>③>①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常温下,强酸溶液A和强碱溶液B的pH之和为15,当它们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时,溶液的pH恰好等于7,则A与B的体积比是(    )

  A  1︰10          B 10︰1        C 1︰100          D 100︰1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向三份0.1 mol·L-1的NH4Cl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Mg、NaOH、SO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NH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小、增大、减小               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                D.减小、减小、增大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今有室温下的四种溶液:①pH=2的醋酸;②pH=a的Na2CO3溶液,体积为V L;③pH=2的硫酸;④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②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体积扩大10倍,所得溶液pH变为(a-1)

B.V1L③溶液和V2L④溶液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3,则V1:V2=11:9

C.①与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7

D.①与③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6ec8aac122bd4f6e数目为0.2NA

②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 NA

③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05 NA

④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物质的量为1mol;

⑤7.8g过氧化钠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3 NA

⑥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 NA

⑦200mL1mol/LFe2 (SO4) 3溶液中,Fe3+和SO42离子数的总和是NA

⑧1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能生成NA个胶粒

⑨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5 NA

⑩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A.①③⑤⑥   B.③⑤⑥⑩       C.②④⑥⑦       D.③④⑤⑨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2分) 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由图中信息可知HA为________酸(填“强”或“弱”),理由是____________(2分)

(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MA稀溶液的pH=a,则a____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4分)

(3)请写出K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  (2分)

(4)K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________2c(A)(填“>”、“<”或“=”);若此时溶液中,pH=10,则c(MOH)+c(OH)=________mol·L-1。(4分)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8分) 已知某反应A(g)+B(g)⇌C(g)+D(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1分)

(2)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使逆反应速率增大,则E1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________。(2分)

(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A(g)+B(g)C(g)+D(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A

B

C

D

a mol

a mol

0

0

2a mol

a mol

0

0

a mol

a mol

a mol

a mol

a mol

0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C(D)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2分)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4)若上述反应达到平衡,为了提高A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下列情况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2分) 

A.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B.  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C.  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D.  消耗A的速率等于消耗D的速率

E.  各组分浓度之比为1:1:1:1      F. C生成的速率等于B消耗的速率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4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1)下图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已知:  

N2(g)+O2(g)=2 NO(g)   △H=+180 kJ·mol-1

2NO(g)+2 CO(g)=N2(g)+2 CO2(g)△H=-746 kJ·mol-1

则反应CO(g)+1/2O2(g)=CO2(g)的△H=       kJ·mol-1   (2分)

(3)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人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NH3(g)△H<0,若第5分钟时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前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v(N2)为         ,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6分)

(4)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1.0×103kPa时,反应N2(g)+3H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NH3(g)  △H<0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平衡常数K

51

K1

K2

则K1                K2(填写“>”、“=”或“<”)(2分)

(5)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合成氨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2分)

a. 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 NH3的浓度保持不变

c.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从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的部分内容破损。由于试剂瓶口密封签已破损,他们怀疑该硫酸的质量分数与标签不符,决定开展研究。部分破损标签内容为硫酸:化学纯(CP)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质量分数:98%  密度:1.98 g/cm3

 甲同学认为,可以用一种精密仪器测量该溶液的c(H),若c(H)=36.8 mol·L-1,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8%。

 乙同学认为,即使有精密的仪器,甲同学的方案也不行,建议用重量分析法来测定。具体设想:取一定体积的该硫酸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

 丙同学则建议用中和滴定法进行测定,设想如下:①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硫酸,用适量的水稀释;②往稀释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指示剂;③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直到出现滴定终点为止;④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同学推测甲同学的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1分)

(2)乙同学的方案的关键操作有两点:①确保SO完全沉淀;②洗涤沉淀,确保沉淀不含杂质。在实际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简单实验检验SO是否完全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在丙同学的方案中步骤②用到的指示剂是________;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丙同学的方案中,下列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无法确定的是________。(2分)

①在滴定前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仍有气泡,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④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仍仰视读数,⑤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5)丙同学在实验中,分别取等体积原硫酸,用NaOH溶液滴定三次,终点时,得到的NaOH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硫酸体积

NaOH溶液体积

NaOH溶液浓度

5.00 mL

35.65 mL

5.00 mol·L-1

5.00 mL

39.65 mL

5.00 mol·L-1

5.00 mL

35.55 mL

5.00mol·L-1

通过计算,确认该浓硫酸质量分数与标签是否相符?________(填“相符”或“不相符”),理由(计算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6分)、向50ml0.018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0.02mol/L的盐酸,生成了沉淀。如果溶液中C(Ag+)和C(Cl-)的乘积是一个常数,C(Ag+)· C(Cl-)=1.0×10-10,当溶液中C(Ag+)· C(Cl-)>常数,则有沉淀产生,反之沉淀溶解,求

(1)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Ag+)是多少?(3分)

(2)如果向沉淀生成后的溶液中再加入50mL0.001mol/L的盐酸,是否产生沉淀,为什么?(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