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山东临清三中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测试化学(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

    A. NH3·H2O       B. CH3COOH       C. 盐酸        D. H2O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的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增加浓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过程中△H大于零的是  (    )

A. 乙醇燃烧                  B. 酸碱中和反应 

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       D. 实验室制备氢气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最小的是

A.2A (l) + B (l) = 2C (g)△H1     B.2A (g) + B (g) = 2C (g)△H2

C.2A (g) + B (g) = 2C (l)△H3     D.2A (l) + B (l) = 2C (l)△H4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对于反应3A==2B,根据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一定有能量转化成了化学能

C.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D.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含NaOH 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6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OH(aq)+HCl(aq) = NaCl(aq)+H2O(1)      DH=+28.6kJ/mol

B. NaOH(aq)+HCL(aq) = NaCl(aq)+H2O(1)      DH=-28.6kJ/mol

C. NaOH(aq)+HCl(aq) = NaCl(aq)+H2O(1)      DH=+57.2kJ/mol

D. NaOH(aq)+HCl(aq) = NaCl(aq)+H2O(1)     DH=-57.2kJ/mol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  ②改用30mL6mol/L盐酸  

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铝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的铝粉                     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D.加入浓度较大的盐酸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反应A(g)+3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2SO2(g)+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SO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

说明: 封面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对于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是(    )

A.增加A的物质的量                    B.升高体系的温度

说明: 封面C.减少B的物质的量                    D.增加体系的压强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已知:H2(g)+Cl2(g)==== 2HCl(g)  ΔH=-183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说明: 封面A.2L氯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氯气,吸收183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氯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183kJ

说明: 封面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氯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氯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放出183kJ热量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    )

A.C6H12O6(s)+6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6CO2(g)+6H2O(g);ΔH=-akJ·mol-1

说明: 封面B.CH3CH2OH(l)+6ec8aac122bd4f6e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CH3CHO(l)+H2O(l);ΔH=-bkJ·mol-1

C.CO(g)+ 6ec8aac122bd4f6e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O2(g);ΔH=-c kJ·mol-1

说明: 封面D. 2H2(g)+O2(g)=2H2O(l);ΔH=-d kJ·mol-1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已知:(1)Zn(s)+1/2O2(g) = ZnO(s) △H =-348.3 kJ/mol说明: logo1

(2)  2Ag(s)+1/2O2(g) = Ag2O(s) △H =-31.0 kJ/mol

说明: 封面则Zn(s)+Ag2O(s) = ZnO(s)+2Ag(s)的△H等于(    )

A. -317.3 kJ/mol     B. -379.3 kJ/mol 

 C. -332.8 kJ/mol     D. 317.3 kJ/mol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将4 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C(g)。若经2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0.6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说明: 封面①用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说明: 封面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说明: 封面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对于可逆反应:2A(g)+B(g)6ec8aac122bd4f6e2C(g) △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B                  C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1/2 O2(g)=CO(g)                     △H= ―393.5 kJ/mol

B.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           △H= ―890.3 kJ/mol

D.C6H12O6(s) +6O2(g)=6CO2(g)+6H2O(l)      △H= ―2800 kJ/mol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已知(1)H2O(g) == H2O(l)   ΔH1=-Q1 kJ·mol-1

(2)CH3OH(g) == CH3OH(l)   △H2=-Q2 kJ·mol-1

(3)2CH3OH(g) +3O2(g) == 2CO2(g)+4H2O(g)   △H3=-Q3 kJ·mol-1

(Q1、Q2、Q3均大于0)若要使32g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    )

A. Q1+Q2+Q3    B. 0.5 Q3-Q2+2Q1    C. 0.5 Q3+ Q2-2Q1    D. 0.5(Q1+Q2+Q3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 = -57.3 kJ· 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O2(g)==2H2O(l) ΔH = +285.8 kJ· mol—1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5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6分)(1)在25℃、101kPa下, 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55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2Zn(s)+O2(g)=2ZnO(s)  ΔH1 = —702 kJ/mol

   2Hg(l)+O2(g)=2HgO(s)  ΔH2 = —182 kJ/mol

由此可知ZnO(s)+Hg(l)= Zn(s)+HgO(s)  △H3=          

(3)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下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0分)830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CO(g)+H2O(g)6ec8aac122bd4f6eCO2(g)+H2(g) △H<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c(CO)=2 mol·L-1c(H2O)=3 mol·L-1,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在相同温度下,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c(H2O)=2mol·L-1 c(CO)=c(CO2)=1 mol·L-1 c(H2)=1.5 mol·L-1 ,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选填“是”与“否”),此时v    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平衡时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平衡       移动(选填“正向”、“逆向”或“不”)。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8分)化学学科中的平衡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等四种。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2B(g) 6ec8aac122bd4f6e4C(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H >0  达到平衡时,c(A)=2mol/L, c(B)=7mol/L, c(C)=4mol/L。试确定B的起始浓度c(B)的取值范围是                   ;若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C的体积分数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   ②加  压     ③升 温     ④使用催化剂

(2)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 如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         (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 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m2。则m1      m 2(选填“<”、“=”、“>”)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0分)(1)25℃,柠檬水的pH是3,其中c(OH-)==            

(2)下列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① 0.1mol/L HCl 溶液   ② 0.1mol/L H2SO4 溶液 

③ 0.1mol/L NaOH溶液  ④0.1mol/L CH3COOH溶液

(3)在25℃时,1mol· L-1的①(NH4)2SO4  ②CH3COONH4  ③(NH4)2Fe(SO4)2  ④NH4Cl的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pH=3盐酸和pH=11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性(选填“酸”、“中”或“碱”),溶液中c(NH4)        c(Cl)(选填“ >”“=”“<” )。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4分)25℃时,如果取0.5mol/LHA溶液与0.5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pH=10。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0.1mol/L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

(2)用方程式解释为什么混合后溶液的pH﹥7                            

(3)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A-)+c(HA)=            mol/L; c(OH-)-c(HA)=                mol/L。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④重复以上过程2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应将NaOH溶液注入下图中的    (选填“左”或“右”)中。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是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下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该滴定操作中③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           ,如何确定终点?                  

(5)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0.00

0.52

25.42

第二次

20.00

4.07

29.17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