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四川省高二下学期2月学业检测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④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

    ⑤气态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再生成气体

A.全部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⑤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若以w1w2分别表示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1c2 mol·L1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已知2 w1w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硫酸的密度比纯水的大) (    )

A.2c1c2            B.2c2c1          C.c2>2c1         D.c1<c2<2c1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苯                          C.乙烯                      D.甲苯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又已知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Br>Fe2+>Cl(氧化性Cl2>Fe3+>Br2>I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叙述不成立的是 (    )

A.Br2+2HI = I2+2HBr

B.2FeCl2+Cl2=2FeCl3

C.2FeCl2+2HCl+I2=2FeCl3+2HI

D.Cl2通入到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Cl2优先氧化I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甲烷分子(CH4)失去一个H+,形成甲基阴离子(CH3-),在这个过程中,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    )

A.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稳定性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 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 m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已知A2核内有x个中子,A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总物质的量是(    )

A.6ec8aac122bd4f6e                                            B.6ec8aac122bd4f6e

C.6ec8aac122bd4f6e                                           D.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Al3+ + 4OH- = AlO2- + 2H2O

正确

B.

向碳酸钙上滴加稀盐酸:

2H+ + CO32- = CO2↑+ H2O

错误,碳酸钙不应该写成CO32- 形式

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a2+ + SO42- == BaSO4

正确

D.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

2Fe+ 6H+ == 2Fe3+ + 3H2

错误, H+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铁单质氧化为Fe2+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某溶液中含有HCO3-、Na+、Ba2+、NO3-等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A.HCO3-                              B.Na+                                         C.Ba2+                                       D.NO3-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HF中含有的HF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 + 4NH3·H2O =AlO2 + 4NH4++ 2H2O

B. 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CO2↑+H2O

C. 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D. 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Cu2++SO42—+2OH+Ba2+==BaSO4↓+Cu(OH)2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2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l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瓦尔斯力都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结合力的是  (     )

①Na2O2     ②SiO   ③石墨    ④金刚石     ⑤NaCl     ⑥白磷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氯化铯晶体中,每1个Cs+与其他8个Cs+等距离紧邻

B.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构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4个碳原子

C.金属晶体的四种堆积模型中,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

D.PCl3和了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是从ns1 过渡到ns2np6

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1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1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C.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

D.手性催化剂只催化或者主要催化一种手性分子的合成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

A.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

B.CO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C.C2H6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C3H8也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

D.NH4+ 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 PH4+ 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下列反应中气体反应物只能作还原剂的是 (    )

A.CO2气体通入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B.SO2气体通入氢硫酸溶液:SO2+2H2S===3S↓+2H2O

C.CO气体通入盛有灼燃CuO的试管中: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将氨气通入硝酸中:NH3+HNO3===NH4NO3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4种无色稀溶液:乙醇、苯酚、AgNO3溶液、KOH溶液一一区分的是 (    )

A.自来水               B.FeCl3溶液    C.BaCl2溶液     D.稀硫酸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源(chemical power source))是锌锰电池,即大家所熟悉的干电池(dry cell),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尽管这种电池的历史悠久,但对它的电化学过程尚未完全了解。一般认为,放电时,电池中的反应如下:

E极:2MnO2+2H2O+2e === 2MnO(OH)+2OH

F极:Zn+2NH4Cl === Zn(NH3)2Cl2+2H+2e

总反应式:2MnO2+Zn+2NH4Cl === 2MnO(OH)+Zn(NH3)2Cl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极是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B.F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C.从结构上分析,锌锰电池应属于可充电电池

D.锌锰电池内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能跟NaOH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④           B.只有⑥                     C.只有⑤         D.④⑥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某学生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他的操作如下:取少量纯蔗糖加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在水浴中加热。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      )

A.蔗糖尚未水解        B.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C.加热时间不够         D.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以中和作催化剂的酸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35.2g FeS与1000  mL 1.3mol/L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氧化产物为Fe2(SO4)3和Fe(NO3)3,则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     

A.N2                       B.N2O            C.NO            D.NO2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8分)(1)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X位于体心,Y位于6面心,Z位于顶点,该晶体中 X、Y、Z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  _  __

(2)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 ,已知两种配合物的分子式分别为[Co(NH3)5Br] SO4 和[Co (SO4) (NH3)5] Br, 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 溶液时, 现象是                     ;如果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现象是                  ,若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加入 AgNO3溶液时,现象是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4分)A、B、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A与X均可形成10个电子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B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Y2X2的电子式为            ;它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氢键

(3)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单质与X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80年我国首次制成一辆燃氢汽车,乘员12人,以50 km/h行驶了40 km。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低经济的制氢方法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电解水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            ③光解海水

其次,制得纯氢气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的一个)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2分)某温度下,在2 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 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反应在t1 min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⑴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t1 min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__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__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2︰3

C.生成3 mol Y的同时生成1 mol Z

D.生成1 mol Z的同时生成2 mol X 

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⑵ ①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且已知1 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 kJ的热量,则至t1 min时,该反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在此t1 min时间内,用H2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H2)= __________。

②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同学。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2分)某烃类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的结构简式为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          (填“是”或者“不是”);

(3)在下图中,D1 、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 、E2互为同分异构体。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的名称为            

E2的结构简式是                           

④、⑥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4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其中A与B 、A与D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A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两个元素都大,C原子在同周期原子中半径最大(稀有气体除外);E与C位于不同周期,E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C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B、C、D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2)C形成的晶体中,其微粒堆积方式为           ;

(3)D单质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但会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其腐蚀的离子方程式为:                                      ;D的氧化物在通讯方面有重要用途,90克D的氧化物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             

(4)E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此化合物中各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