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届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①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②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相同;③原子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请依据原子核外电子填充规律,分析氢原子的3d和4s能级的能量高低是

A.无3d、4s轨道,无所谓能量高低       B.3d>4s       C.3d=4s       D.3d<4s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总称价键轨道,是分子结构的价键理论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关于该理论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σ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σ键与s-pσ键的对称性相同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人们把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2s电子比1s电子能量高且电子云比1s更扩散

B.p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哑铃形的,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它们相互垂直能量不同

C.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D.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方向相反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ls22s22p63s1                       B.1s22s22p3

C.1s22s22p2                         D.1s22s22p63s23p4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比较与周期数(n)和主族数(A)有如下经验公式:K=6ec8aac122bd4f6e(K为A与n的比值)。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当A一定时,K值越小,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B.当K=0,则该元素系同一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C.当n一定时,随着K值增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强

D.当K=l时,则该元素系过渡元素,当K<1时,则该元素系金属元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2p63s23p64s24p1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甲醛,分子式CH2O,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下列关于其结构及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A.C原子采取sp3杂化,O原子采取sp杂化

B.甲醛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含有一对孤电子对,是三角锥形结构

C.甲醛分子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甲醛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D.甲醛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kJ·mol1):

H-H

Br-Br

I-I

Cl-Cl

H-Cl

H-I[

H-Br

键能

436

193

151

247

431

299

356

  分析上表中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把1mol Cl2分解为气态原子时,需要放出247 kJ能量

B.由表中所列化学键形成的单质分子中,最稳定的是H2 ,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最不稳定的是HI

C.在一定条件下,1mol H2 与足量的Cl2 、Br2 、I2 分别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是I2 > Br2 > Cl2

D.预测1mol H2 在足量F2 中燃烧比在Cl2中放热少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以下微粒含配位键的是:

①N2H5+ ②CH4 ③OH- ④NH4+ ⑤NH3 ⑥Fe(SCN)3 ⑦H3O+ ⑧Ag(NH3)2OH

A.①②④⑦⑧     B ①④⑥⑦⑧      C.③④⑤⑥⑦     D.全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笑气”(N2O)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依据等电子原理N2O与Si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电子式)

6ec8aac122bd4f6eB.已知N2O分子中氧原子只与一个氮原子相连,则N2O的电子式可表示

C.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因此不含非极性键。

 D.N2O为 角形分子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按电负性减小顺序排列的是

A. N、O、F      B. N、P、As    C. K、Na、Li          D. Cl、O、H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CO32 + H2O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HCO3+ OH   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B.Al3+  + 3H2O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l(OH)3 +3H+   明矾净水

C.TiCl+(x+2)H2O(过量)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TiO2·x H2O↓ + 4HCl   用TiCl4制备TiO2

D.SnCl2 + H2O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Sn(OH)Cl↓ + 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pH

11

11

3

3

A.在①、②中分别加入氯化铵晶体,两溶液的pH均减小

B.分别将等体积的③和④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相同,加入水的体积:③<④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1-)>c(NH4+)>c(OH-)>c(H+)

D.②③两溶液混合,若所得溶液的pH=7,则c(CH3COO-)>c(Na+)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 盐酸和20. 00 mL 0.100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1

B.达到B、E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C(A-)

C.达到B、D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当0 mL< V(NaOH) <20. 00 mL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   c(A) >c(Na+)> c(H+) > c(OH)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现在所见的燃料电池主要有如下的四种,下面是这四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的反应产物为水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CrO3和K2Cr2O7均易溶于水,这是工业上造成铬污染的主要原因。净化处理方法之一是将含+6价Cr的废水放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加入适量的NaCl进行电【解析】
阳极区生成的Fe2+和Cr2O72-发生反应,生成的Fe3+和Cr3+在阴极区与OH-结合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除去(已知Ksp Fe(OH)3=4.0×10-38Ksp Cr(OH)3=6.0×10-31)。已知电解后的溶液中c(Fe3+)为4×10-14 mol·L1,此时溶液的pH(室温下测得)和溶液中c(Cr3+)分别为

A.  6;  6×10-7 mol·L1                    B.   7; 1×10-5 mol·L1

   C.  7 ;  4×10-8 mol·L1                   D.   6; 1× 10-5 mol·L1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8分)

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2×10-2,Ka2=6.3×10-3,H2CO3的电离常数Ka1=4.4×10-7,Ka2=4.7×10-1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            

请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仪器自选。

供选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 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7分)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S),发明于1889年。现有一个碳酸盐燃料电池,以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熔融混合物为电解质,操作温度为650℃,在此温度下以镍为催化剂,以煤气(CO、H2的体积比为1:1)直接作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极发生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电池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此电源电解足量的CuSO4溶液,阳极产生气体0.56 L(已换算为标况),则阴极产物的质量为        g。电解后溶液体积为1 L,溶液的pH约为       

(4)电池中的电解质碳酸钠形成的水溶液体系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8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           个。

(2)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分子间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         。邻羟基苯甲醛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      (填“低”或“高”),其原因为              

(3)H+可与H2O形成H3O+,H3O+原子采用           杂化。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原因为           

(4)CaO与NaCl的晶胞同为面心立方结构,已知CaO晶体密度为a g·cm-3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CaO晶胞体积为        cm3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2分)

为了比较温室效应气体对目前全球增温现象的影响,科学家通常引用“温室效应指数”,以二氧化碳为相对标准。表1有(A)至(I)共九种气体在大气中的体积百分比及其温室效应指数。

结合表中列出的九种气体,试参与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A.N2       B.O2        C.H2O        D.CO2             E.CH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O与CO2, CCl3F与CCl2F2互为等电子体

B.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其中碳原子采用sp2方式杂化

C.CCl2F2是目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H2O沸点是九种物质中最高的,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3)在半导体生产或灭火剂的使用中,会向空气逸散气体如:NF3、CHClFCF3、C3F8,它们虽是微量的,有些确是强温室气体,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确定NF3分子呈平面三角形

B.C3F8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

C.CHClFCF3存在手性异构

D.电负性:N<O<F

(4)甲烷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烷在常温下呈气态,说明甲烷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晶体中1个CH4分子有6个紧邻的甲烷分子

C.CH4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

D.可燃冰(8CH4·46H2O)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晶体

(5)水能与多种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已知某紫红色络合物的组成为CoCl3·5NH3·H2O。其水溶液显弱酸性,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腾有氨放出,同时产生Co2O3沉淀;加AgNO3于该化合物溶液中,有AgCl沉淀生成,过滤后再加AgNO3溶液于滤液中无变化,但加热至沸腾有AgCl沉淀生成,且其质量为第一次沉淀量的二分之一。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为                    。                                              

A.[ CoCl2(NH3)4 ]Cl·NH3·H2O            B.[ CoCl(NH3)5]Cl2·H2O

C.[ CoCl2(NH3)3(H2O)]Cl·2NH3            D.[ Co(NH3)5(H2O)]Cl3

(6)题(5)中钴离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1分)雷尼镍(RAney-Ni)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由镍-铝合金为原料制得。

(1)元素第一电离能:Al    Mg(选填:“>”、“<”、“=”)

(2)雷尼镍催化的一实例为: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化合物b中除苯环外的C原子、O原子、N原子进行的杂化的形式分别是:             

(3)一种铝镍合金的结构如下图,与其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是:     (选填序号:a.氯化钠  b. 金刚石  c.石英  d. 氯化铯)。其中心原子配位数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实验室检验Ni2+可用丁二酮肟与之作用生成腥红色配合物沉淀。

①Ni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②在配合物中用化学键和氢键标出未画出的作用力(镍的配位数为4)。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