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

A 过渡元素的化合物        B第ⅡA族元素的化合物

C 第ⅢA族元素的化合物    D第ⅣA族元素的化合物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不能推出该元素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核电荷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3Na与23Na+比较,相同的是

A.微粒半径        B.化学性质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变化过程中表示的能量转化关系错误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光能→生物质能

 B.电灯发光:电能→化学能

C.木柴煮饭:生物质能→热能

D.太阳能热水器:光能→热能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张清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原子量为114.818,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原子量表中的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原子量值。已知In的原子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In为长周期元素

B.In为过渡元素

C.In易导电导热

D.In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稳定性:HCl>H2S>PH3

       C.碱性:Ba(OH)2>Ca(OH)2>Mg(OH)2                                                                

D.还原性:F> Cl -> Br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X、Y、Z是三种主族元素,如果Xm与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n半径大于Yn半径,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Z>X>Y        B、X>Y>Z            C、Z>Y>X        D、X>Z>Y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可以充分说明可逆反应A(g)+3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3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反应器内A、B、C、D物质的量比为1:3:3:1

C、生成A的速率和生成的D的速率相等

D、生成 1mol A同时有3 mol C被消耗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H2O       B. CaCl2        C. KOH     D. Na2O2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数和为8的分子

B.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

 C.CO2的电子式为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1 mol 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 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同价态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物质的量为

  A.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质,,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  ,负极反应为:H2 + 4OH- —4e- =4H2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

 B、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已知25 ℃、101 kPa下,下列反应

C(石墨) + O2(g) === CO2(g) ,燃烧1 mol C(石墨)放热393.51 kJ。

C(金刚石) + O2(g) === CO2(g),燃烧1 mol C(金刚石)放热395.41 kJ。

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金刚石转变为石墨是物理变化 

   B.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位素

      C.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D.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设C+CO2说明: 6ec8aac122bd4f6e2CO(正反应吸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1;N2+3H2说明: 6ec8aac122bd4f6e2NH3(正反应放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 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减小                                 B.同时增大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v(NH3)=0.010mol/(L·s)      B.v(O2)=0.0010mol/(L·s)

C.v(NO)=0.0010mol/(L·s)      D.v(H2O)=0.0045mol/(L·s)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X,Y,Z都是金属,在X与稀H2SO4反应中,加入少量Z的硫酸盐溶液时能使反应加快;X与Y组成原电池时,Y电极质量减少,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           C.Y>X>Z       D.Y>Z>X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在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 和一定量的O2 ,发生反应2SO2(g)+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SO3(g),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0.4mol,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容器中n(SO2)为

A.1.6mol                           B.1.2mol

 C.大于1.6mol                      D.小于1.2mol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VA=VB+VC,则金属C元素所在的主族是

A.ⅠA          B.ⅡA            C.ⅢA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9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

 

 

4

 

 

 

 

 

 

(1)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填写分子化学式)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8分)

(1)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微粒,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如果A、B是10电子离子,C、D是10电子分子,A、B、C、D均含有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两种元素.请写出A、B、C、D四种不同微粒的化学式

A             、B              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国内最大的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C             、D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 + HCl = NaCl + H2O(B)Zn + CuCl2 = ZnCl2+ Cu

①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A)               (B)                

②如果能,实验结束后,称得两极质量差为12.9g,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③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2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mol/L、2mol/L、18.4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硫酸于试管中;

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反应快慢:

Mg>Fe>Cu

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1)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_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氯化锰          D、水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9分)将等物质的量A、B气体,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反应进行到8s末,达到该反应的限度,测得A的物质的量减少0.6mol,B的物质的量减少0.2mol,C的物质的量增加0.4mol,此时n(A):n(B):n(C)=1:2:1。

则: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生成物C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为:                       ;

(3)反应前A、B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