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在2A+B==3C+4D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 B.v (B)=0.4 mol·L-1·s-1 C.v (C)=0.9 mol·L-1·s-1 D.v (D)=1.0 mol·L-1·s-1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NaOH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
4. 难度:中等 | |
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X2)=0.4 mol/L,c(Y2)=0.8 mol/L,c(Z)=0.4 mol/L,则反应式可表示为( ) A.X2+2Y2 C.3X2+Y2
|
5. 难度:中等 | |
在N2+3H2 A.1 s B.2 s C.0.44 s D.1.33 s
|
6. 难度:中等 | |
已知:CH3CH2CH2CH3(g)+6.5O2(g) (CH3)2CHCH3(g)+6.5O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
7. 难度:中等 | |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C.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D.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
8. 难度:中等 | |
现有浓度为1 mol/L的五种溶液:①HCI,②H2SO4,③CH3COOH,④NaOH,由水电离出的C(H+)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
9.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a、b、c均为石墨电极,d为碳钢电极,通电进行电解。假设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甲烧杯中a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C.当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两溶液混合,一定会产生蓝色沉淀 D.当b极增重3.2g时,d极产生的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
|
10. 难度:简单 | |
可逆反应2NO2(g) ①单位时问内生成n mo1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g)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11. 难度:中等 | |
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的混合液的玻璃皿中(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
C.Ⅱ和Ⅲ附近 D.Ⅱ和Ⅳ附近
|
12. 难度:中等 | |
在RNH2+H2O
|
13. 难度:中等 | |
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 CO和1 mol H2O(g)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反应:CO(g)+H2O(g) A.等于0.6mol B.1mol C.大于1mol D.0.8mol
|
14. 难度:中等 | |
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4 kJ·mol-1,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 D.已知2C(s)+2O2(g)=2CO2(g);△H1 2C(s)+ O2(g)=2CO (g);△H2 则△H1>△H2
|
16. 难度:中等 | |
在容积相同的A、B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使它们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
A.25% B.﹥25% C.﹤25% D.12.5%
|
17. 难度:中等 | |
A.x值为2 B. M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8mol·L—1·min—1 C.N的转化率为20% D. 平衡时N的浓度为0.3 mol/L
|
18. 难度:中等 | |
Fe(NO3)2溶液呈浅绿色,其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Fe2++2H2O A.溶液由浅绿色变深 B.溶液的浅绿色不变 C.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D.溶液由浅绿色变浅
|
19. 难度:中等 | |
常温下,0.1mol / L氨水在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 A. OH-的物质的量浓度
B. c(H+)·c(OH-)
C.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图中能表示A(g)+B(g)
|
21. 难度:中等 | |
某温度下,C和水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C(s)+H2O(g) A.0.1mol/L B.0.9mol/L C.1.8mol/L D.1.9mol/L
|
22. 难度:中等 | |
某无色透明溶液,在pH=0和pH=14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存在的是( ) A.Fe2+、K+、SO42-、NO3- B.Mg2+、NH4+、SO42-、Cl- C.Na+、K+、SO42-、NO3- D.Ba2+、Na+、MnO4-、SO42-
|
23. 难度:中等 | |
酸雨是因为过度燃烧煤和石油,生成的硫及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硫酸和硝酸的缘故。某次雨水的部分分析数据如下:c( A. 6 B. 3 C. 5 D. 4
|
24. 难度:中等 | |
已知下列两个反应,前者比后者更易发生(1) NH3+H+= A. H2SO4 B. HNO3 C. HCl D. NaOH
|
25. 难度:中等 | |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0.1mol的Cu(OH)2,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与电解前相同,则电解时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
|
26. 难度:中等 | |
某温度T℃时,纯水中的c(H+)=4×10—7 mol/L,此时c(OH—)= ,T 25℃(填<、>或=),原因 ;保持温度T不变,滴入几滴盐酸,使溶液中的c(H+)= 1.6×10—6 mol/L,此时c(OH—)= ,溶液为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27. 难度:中等 | |||||||||||
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溶解并不断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与加入水的体积有如下变化关系:试回答: ⑴“0”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⑵a、b、c三点对应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⑶a、b、c三点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电离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 。 ⑷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pH值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
|
28. 难度:中等 | |
如图装置实验a为铁电极,b、c、d为石墨电极,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g10%NaOH和足量3 L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P极为 极; b电极和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2)B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测得A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2.7g(不考虑水的蒸发、烧杯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电解后a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B烧杯中溶液的pH 。 (3)若装置中用铅蓄电池作电源,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Pb+SO42-=PbSO4+2e-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假设在a极制得气体0.050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
|
29. 难度:困难 | |||||||||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研究。
△H=—92.4kJ·mol—1。 ① 673K,30MPa下,上述合成氨反应中n(NH3)和n(H2)随 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和点 e处的n(N2)相同 D.773K,30MPa下,反应至t2时刻达到平衡,则n(NH3)比图中e点的值大 ② 在容积为2.0 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80 mol N2(g)和1.60 mol H2(g),反应在673K、30MPa下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0%。该条件下反应N2(g) + 3H2(g)
A.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B.NH3的产量一定越大 C.正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的 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 解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3)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 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N2(g)
+ 3H2O(1)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此合成反应的a 0;ΔS 0(填“>”、“<”或“=”);该反应属于 A.一定自发 B.一定不自发 C.高温自发 D.低温自发 ②已知:N2(g)
+ 3H2(g) 2H2(g) + O2(g) = 2H2O(l) = -571.6kJ·mol—1 则N2(g)
+ 3H2O(1) = 2NH3(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