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张家口一中、保定一中、唐山一中)推荐2019-2020学年高二联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e两地的距离是(   )

A.3330km B.6660km C.9990km D.19980km

2.b、d两地的区时相差(   )

A.4小时 B.4小时20分

C.5小时 D.5小时20分

3.一架飞机从c地起飞,沿最短航线飞往e地,其正确的飞行方向是(   )

A.一直向西北飞行 B.先向正北飞行,后向正南飞行

C.一直向东北飞行 D.先向正南飞行,后向正北飞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绘制错误的是(   )

A. B. C. D.

2.图示a.b.c、d四村落中,规模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3.若在P处筑坝修建水库,则需要搬迁的村落是(   )

A.a、c B.b、e C.c、d D.a、e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黑色区域示意某类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太阳活动类型及分布位置依次是

A.耀斑  色球层 B.黑子  光球层

C.日珥  日冕层 D.黑子  色球层

2.图中该类太阳活动

A.周期一定为11年 B.为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C.与耀斑活动同步 D.区域温度高于周围地区

3.在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地球

A.无线电短波通信畅通 B.低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山脉雪线明显下移 D.海上航行方向可能受到干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示意6月某日M.N两地太阳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地位于N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该日M、N两地(   )

A.M地先看到日出 B.同时看到日出

C.N地先看到日落 D.同时看到日落

3.由图可判断(   )

①M地位于南半球  ②N地位于北半球

③M地位于东半球  ④N地位于西半球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时刻甲、乙、丙、丁四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甲、丙、丁三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异是由地形地势的差异形成的,则三地中(   )

A.甲地海拔最高 B.乙地海拔最低

C.丙地海拔最低 D.丁地海拔最高

2.太阳光线经过大气的路程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①散射作用  ②屏蔽作用 

③反射作用  ④吸收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导致此时乙地太阳辐射强度低于丙地的原因可能是乙地(   )

A.天气晴朗 B.云层较厚

C.处于夜晚 D.发生日全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科研观测表明,夏季我国西北地区范围较大的绿洲农田、湖泊上,不同高度层的气温昼夜均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显著偏低,甚至可低30°C左右,蒸发量约小50%,湿度比周边沙漠戈壁地区大。这是由于绿洲、湖泊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特殊的气象效应被称为绿洲的“冷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我国西北绿洲及周边沙漠地区“冷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有(   )

①绿洲热容量大,升温慢 ②绿洲地表植物蒸腾量大

③沙漠热容量小,升温快 ④沙漠上空大气削弱作用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白天“冷岛效应”的形成有利于(   )

A.抑制绿洲地表水分蒸发 B.迅速降低沙漠地表温度

C.增加沙漠地区白天降水 D.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快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某年7月7日上午9时-11时,我国东部某区域冷暖气团相遇(如图),冷气流数度东移,暖湿气流被迫爬升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在短短数小时内降水超过100mm,导致河水暴涨,水库溃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锋面性质及其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冷锋,向东移动 B.冷锋,向西移动

C.暖锋,向东移动 D.暖锋,向西移动

2.P地此时(   )

A.为晴天,盛行偏东风 B.狂风暴雨,盛行偏东风

C.为晴天,盛行偏西风 D.狂风暴雨,盛行偏西风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季节③地(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温和湿润 D.炎热干燥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①地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   )

A.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B.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C.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D.南北纬40°-60°大陆东岸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花岗岩奇峰景观是指受地壳构造运动影响,山体抬升、沿节理或断裂的剥落崩塌、风化侵蚀形成的花岗岩峰地貌景观(如图一),图二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一中地貌景观的花岗岩属于图二中的(   )

A. B. C. D.

2.形成此种花岗岩地貌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活动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云贵高原地处我国亚热带南部,广泛分布着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

A.必须是高温多雨的气候 B.岩石必须是石灰岩

C.必须有植被茂盛的环境 D.岩石需具有可溶性

2.石林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

B.

C.

D.

3.图示的喀斯特地貌中,属于沉积地貌的是(   )

A.石林 B.钟乳石、石笋

C.峰林 D.干溶洞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b.c.d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向斜、背斜、断层

B.断层、向斜、背斜

C.背斜、断层、向斜

D.断层、背斜、向斜

2.我国的下列名山中,与图示a处成因相同的是(   )

A.泰山 B.太行山 C.嵩山 D.黄山

3.a、b.c、d四处向下钻探,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是(   )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中a聚落选址的合理性。

(2)图中四个聚落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__  _(填字母)聚落。

(3)图中区域拟在a、b两聚落之间建一条公路,在L1与L2两条规划线路中,试简述L1和L2两线路各自的优势。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为地球公转及二分二至日晨昏线示意图,图中a位置黑粗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c位置中,该日①地的昼长为___小时。地球公转由b→c→d期间,①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___

(2)d位置②地、a位置③地、b位置④地所在日日出时日影的朝向分别是___

(3)d位置图中P1、P2、P3、P4某点与c位置中P点的地方时相同,该点是___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为亚洲东南部及澳大利亚7月季风运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试指出a、c两地该月季风成因的不同。

(2)指出a、c两地1月的盛行风向。

(3)简述b地该月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