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非高考)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动,是由下列因素中的哪些决定的(   )

①性别构成 ②年龄构成 

③人口迁移 ④自然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③时期人口总数更大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③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

A.尼日利亚 B.中国

C.日本 D.菲律宾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读世界某时期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所示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低-低模式 D.低-低-低模式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符合当前多数非洲国家现状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我国人口增加7390万人,比1990—2000年减少了约5600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低—高—低”模式

2.图中反映出,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

①人口增长势头过快 ②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③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④人口性别比失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人口合理容量

A.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B.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C.与环境承载力相同 D.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   )

A.资源丰富程度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均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5000、6000、85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

A.8000 B.5000

C.6000 D.8500

2.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制约图示四地环境人口容量关键性因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气候寒冷,生态脆弱

B.乙地区的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C.丙地区的土壤贫瘠

D.丁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2.甲、乙、丙、丁四地区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小明的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是长沙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小明都随妈妈去上海度假;2012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上海市某中学任教,小明随妈妈去上海上中学,2018年小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小明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青藏高原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小学去上海度假 B.到上海上中学

C.到复旦上大学 D.去青藏考察

2.上述小明经历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外来人口居多。统计数据显示,深圳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400万,但户籍人口却只有200多万,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比例呈现严重“倒挂”的局面。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

A.桂、湘、赣、闽 B.云、贵、湘、赣

C.闽、赣、湘、贵 D.桂、闽、湘、吉

2.大规模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是(   )

A.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缩小了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C.缓解了就业压力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为“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寿命的延长 B. 人口出生率降低

C. 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 D. 省际人口的迁移

2.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农村        ②城镇        ③经济欠发达省份        ④经济发达省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针对“早婚早育”“早生贵子”等传统生育观对我国现代人口发展的不利影响,《婚姻法》规定了结婚的法定年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代中国早婚早育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农业社会劳动力需求大 B.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C.崇尚早生贵子 D.风俗习惯

2.我国《婚姻法》对初婚年龄的规定,意义在于(   )

A.稳定婚姻关系 B.延长生育时间

C.缩短代际更替周期 D.加大亲子年龄差距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丁克是英文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音译,意思是双收入却主动不要孩子。近年来,丁克家庭在我国城市青年尤其是白领夫妇中的比例有逐渐增加之势。丁克家庭不要孩子的主要理由是不愿意一辈子为子女操劳、奉献一切,想尽情地享受二人世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丁克家庭的出现反映的现象有(  )

①家庭观念的转变 

②生活态度的转变 

③社会文明的退化 

④生育观念的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丁克家庭的出现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人口文化素质降低 B.人口身体素质降低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D.社会财富积累增加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聚落即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②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③聚落是一种地表上的人文景观,不受地理环境影响 ④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的活动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某地理研究小组对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进行了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考察发现该地传统聚落的特征为“多为双坡屋顶,临水而建,临水面为街面和水巷,水巷两边是优美的石拱桥相连”,该聚落为(  )

A.晋陕豫黄土聚落

B.青藏高原典型佛教文化聚落

C.江浙水乡聚落

D.黑吉辽林海雪原聚落

2.该传统聚落“临水而建”的原因不包括(  )

A.河流提供用水

B.利用河流发展交通

C.自然条件适宜农业发展

D.便于排水,减少洪涝灾害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意指古代的四川交通落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地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铁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上图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的是

A. B. C. D.

2.一般来说,影响现代铁路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 C.气候因素 D.经济因素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2.图中①~②时段(  )

A.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小

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在上升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一张北极冰盖融化时的照片,它酷似“哭泣的人脸”。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照片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海洋环境污染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臭氧层破坏 D.全球气候变暖

2.针对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人类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开发新能源 

④减少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黄海的鱼种 ③华北树枝提前发芽 ④灾害性天气更频繁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石崩现象加剧 

③青藏高原地震增多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A. B. C. D.

2.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3.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A. B. C. D.煤变油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进退的快慢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时间的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大多是(   )

A.人口稀少地区 B.经济落后地区 C.平原地区 D.高原地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